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夢之鄉,鄉之夢
2021年9月初,我告別了故鄉的山窩窩、水絡絡,向羊城打了聲招呼。
這就是大都市呵——曾經只能在電視上、電腦上看到的大都市呵——數不清有多少層的高樓,一棟棟、一排排;路上車水馬龍,遠觀車流,好似粘稠的膠水。我穿梭其間,仿佛置身峽谷,樓為兩岸的巖,人為谷底的河,我是河中的一滴水。
人們總喜歡登高,并期望以此打開心中的郁結。我登上一棟高樓,鳥瞰羊城。樓下人如螻蟻般渺小,車同蟲豸般卑微。不同于身處沂山之巔,我并無小天下之感。我想同往日一樣舒嘯,奈何樓內禁止大聲喧嘩。抬頭仰觀,黑夜在燈光的照射下,不見星辰銀河;我望向另一邊,猛地發現,那里竟然還有一棟高樓。它高過了我所在的這棟樓。那棟樓深邃地俯視著我,令我不寒而栗。
廣州除了人的身高,似乎什么東西都要比我的故鄉高一些,就連樹,都比故鄉的高了許多。層層遮擋下,我看不到地平線——家鄉被完全擋住了。如今廣州長夏未盡,想故鄉,大概已是秋去冬臨了罷。前幾天,我做了個夢,夢到我在老家。冬日,鵝毛般的大雪飄飄揚揚。我走出門,膝蓋以下都陷入了雪中。我剛要掬起一捧白雪,卻被一只蚊子打斷酣眠。望向窗外,依舊是那常綠的林木。
我更加迷戀在電影院里看電影,企圖在電影中找到家鄉的感覺。但當我走出影院時,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周遭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那時,我總會產生一種獨特的感受,可以說是郁郁不樂,也可以說是悵然若失。那天,我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當伍萬里一字一句地報出戰友張小山的家庭地址時,我的淚水也一股一股地涌了出來:“SD省——LY市——顧家村”。那片土地,生我養我。影片結束,我猛地發現觀眾們像看傻子般地望向我。我這才意識到自己在哭泣,自己在隨影片中的“雷叔”,唱著《沂蒙山小調》。
走出影廳,去到一家魯菜館,想溫習一下故鄉的味道。當我開口點餐時,服務員不知所措,并用蹩腳的普通話問我要買什么——我剛才竟然說了方言。一時間,我發現,店門上的“魯”字,分明是“粵”。
家長們常說,在哪里上大學,哪里就成了你的家,又何必要想家呢?然而,我并無大學如家之感。國慶前,我想,或許是因為開學不久罷。國慶期間,我去青藏高原旅游。我登上一座山,望著幾乎觸手可及的薄云和周遭的莽莽原野,放肆地呼喊著,不顧因缺氧而造成的頭痛。青稞似麥,肥羊似豚。那時,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沂蒙山小調。我竟把此地當作了家鄉。
我坐在車廂中,窗外的景色由自然變為“現代”,家鄉之感愈來愈淡。我終于明白了,帶給我家鄉之感的,是大自然。家鄉的感覺,是沒有壓抑的自由:人在大自然中,不會被異化,郁結也便消失不見了。在羊城,我卻總是被人的產品所束縛:生活在樓宇之間,尋不到大片的蔥郁;生活在人口密集區,無處釋放自己的天性。
罷了,東坡先生也曾道過“嶺南應不好”,但最終依舊“此心安處是吾鄉”。那便讓我的心,也盡量安定去罷。我登上教學樓十五層,躺在人工草坪上,仰望黑得不徹底的夜空,努力讓自己的心安定著,安定著。困意襲來,我的心安定了嗎?
我坐在飛機上,向下望去,珠江、長江向南奔逃去了,沂水將我攬入懷抱。看這時節,是暮春吧?這次,我要好好體會一下“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感覺。這是夢是真?大概是夢罷。我只希望多困一會兒,困到我躍入沂水,接觸到它清冽、甘甜的乳汁足矣。
如夢如醒,隱約聽得周遭有學生在朗誦,是《黃鶴樓》罷?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