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祖龍 副標外星人竟然是你和我
藍色的美麗星球在某天迎來一位落魄客人。
一顆小行星悄然劃破蒼穹,降落在地球表面。
行星內(nèi)有生命沉睡其中,一天,一個生命率先醒來。
尊名盤古
醒來后的盤古開始在行星周圍仔細觀察這片新天地,一日又一日再一日直到第九日,諸圣賢齊齊醒來。
初次登臨這顆星球?qū)@個星球的世界并沒有任何概念,就像一位位初生的嬰兒,不知道天何為天、地為何處、不分陰陽、天明黑夜。
所以盤古與眾賢講解這片天地:
太陽初升,清晨的霧氣徐徐上升,湛藍明亮的天空出現(xiàn),一切事物明亮無比
陽清為天(太陽升起,可以看清楚霧氣上揚的一面是天)。
太陽落下,月亮逐漸凝亮,薄幕的夜色逐漸下沉,他們可以看見的事物變少
陰濁為地(月亮出現(xiàn),可以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少,夜色逐漸吞噬一面是地)。
后世盛傳盤古開天辟地,定一日之陰陽與九日終。
此后盤古他們逐漸在這顆星球上繁衍生息。
不知道又過了多久一個奇特的部落探索到黃河邊。
奇特是這個部落是還未有圖騰,圖騰是一個部落的主要象征,通常以他們的主要食物(主要獵物)、喜愛的食物作為象征,或是部落馴服的生物。
這個奇特的部落部落首領為女媧氏。
注:當時的部落多為母系部落
黃河邊上有一片桑樹林,桑林多桑蠶,女媧氏部落的人發(fā)現(xiàn)蠶可以作為食物后決定在這里多逗留一段時間,并因此立蠶的形象為部落圖騰。
在茹毛飲血的時期,生食蠶相較起來有些味道,算美食之一。
命運是如此奇妙!
在女媧氏發(fā)現(xiàn)輕而易舉就可以得到食物后,又有人送來一只獵物。
一頭小牛被部落的人帶來,與小牛一起的還有一個迷路的“放牛郎”庖棲氏,也就是世人所熟知的伏羲。
伏羲跟隨燧人氏部落的人牧牛,因時辰模糊被遺留在附近,又恰巧所放牧的牛被女媧部落選為獵物,就此被一齊帶回。
作為女媧氏第一次俘獲的人,他帶來的牛被認為伏羲的圖騰,畢竟圖騰就是食物,或者是美味的食物。就這樣圖騰蠶的頭被更替為牛的頭,代表擊敗合并過牛圖騰的部落。
蒼龍圖騰就此誕生,伴隨文明的孕育!
伏羲為燧人氏部落的人,見到女媧部落依舊茹毛飲血,便將“火”獻給女媧部落的首領女媧氏,女媧見識到“火”的奇異后,便將這位部落外的人作為自己的配偶。
為了將“火”推廣給茹毛飲血的部落族人,女媧加深了配偶的概念誕生婚姻制度,使伏羲可以一樣行使部落首領的權利。
這就是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伏羲地位低微的放牛外族迎娶權力極高的女媧首領的故事!織女嘛!咱且往后說
在傳播以“火”試做食物的時候意外發(fā)現(xiàn)一種“谷”的植物,發(fā)現(xiàn)“谷”可以作為食物,且在周邊黃土生長極多,最終女媧首領決定將部落定居在這里。
在部落定居后出現(xiàn)與往常完全不同的問題!因為部落未定居前都是在哪里打獵,部落就在哪里的傳統(tǒng),部落的人出去打獵會因為時辰模糊不清而錯過白天回部落的時間,而在夜間迷路無法回部落,或因夜間活動被猛獸襲擊。
為此女媧尋來白、紅、黃、灰、黑五種顏色的石頭來補正一天之中的時辰,白為拂曉太陽初升、紅為正陽烈日當空、黃為黃昏漸落西山、灰既入夜天色漸晚、黑為夜晚。
女媧簡便且蘊藏大智慧的五色石告訴人們?nèi)绾斡^察天空的顏色區(qū)分時辰,并劃分何時會是夜晚來臨,從而有效阻止人們不知時辰回歸部落的問題。
//女媧以五色石補天
部落因為婚姻的概念人口增多,野生的“谷”再多也終有被吃光的一天,首領女媧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決定種植“谷”,以星辰標,開始記錄“谷”的生長,最終在年復一年的觀察中確立以四極象為四季更替。
分別是:
蒼龍部落圖騰代表部落青色代表春季
朱雀形狀代表飛天飛禽紅色代表夏季
白虎形狀代表陸地猛獸黃色代表秋季
玄武形狀代表水澤走獸白色代表冬季
從此農(nóng)耕文明開始出現(xiàn),當夜晚仰望星空,蒼龍的部落形象出現(xiàn),人們就會開始播種,朱雀當空會第二天有人專門在田野驅(qū)趕飛鳥,白虎出現(xiàn)人們會開始觀察“谷”是否成熟,玄武來臨人們也會意識到冬天來臨逐漸添積木材抵御寒冷。
/女媧立四象
女媧因為仍有人會在夜里迷失所以在天空尋找出天空中最清晰的星座,北斗九星(現(xiàn)北斗七星)作為夜晚人們指引人們方向的星座,與原本確立的玄武星象剛好可湊四足一體,原本玄武形象為三足。
后世人們?yōu)榱思o念女媧,將夜晚最亮的一顆星命名為織女星,寓意編織周天之女媧!
/女媧斷鰲足以立四極
女媧部落逐漸在女媧首領的帶領下種植“谷”,在黃土上創(chuàng)造出稀缺的食物養(yǎng)育世人,女媧的配偶伏羲也在女媧創(chuàng)立的四極基礎下創(chuàng)造出太極八卦,作為指引方向時本身的坐標,陽魚與陰魚代表白天黑夜,又以繩結(jié)記錄女媧所補齊的一天,打一結(jié)為一天,打一節(jié)為九天,打一串為一季,這就是最初的夏日歷。
//女媧黃土以造人伏羲創(chuàng)八卦
強盛的女媧部落因為有伏羲八卦指引方向,逐漸吞并周邊的部落,蒼龍圖騰的形狀也逐漸變成現(xiàn)代人所熟知蠶的身、豬的頭、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須、鳥的爪、魚的鱗,因為這些都是可以吃的食物。
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
這些是非常符合蠶的一些作息與動作,而蠶作為圖騰一些描述又十分貼合女媧部落的特點,既呼風喚雨,可想而知掌握歷法的女媧部落在古時是何等超然之仙神。
就此蠶繭化成龍!一飛沖天!
女媧部落也因為部落的向外擴張,原本的母系部落更替為父系部落,首領伏羲創(chuàng)立華夏國!
龍的傳人就此行走與九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