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 第12章 主要參考文獻
- 第11章 吳國楨:叫板蔣二代食苦果
- 第10章 孫立人:軍事強人被軟禁之謎
- 第9章 錢大鈞:軍事高參的宦海沉浮
- 第8章 湯恩伯:“中原王”的黑白人生
- 第7章 薛岳:“百戰(zhàn)名將”輝煌不再
第1章 引子
1949年4月1日,以張治中為首席代表的國民政府代表團抵達北平,與以周恩來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團進行和平談判。
4月20日,談判破裂。
4月21日,毛澤東與朱德發(fā)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解放軍百萬雄師在東起江陰、西至九江的千里長江一線,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國民黨的長江防線很快土崩瓦解。
4月23日,國民政府首都南京解放;
5月20日,西安解放;
5月27日,上海解放;
8月26日,蘭州解放;
10月14日,國民政府臨時所在地廣州解放;
11月30日,國民政府臨時所在地重慶解放;
12月初,解放軍從東、南、北三面向成都進攻,取大包圍態(tài)勢,迅速逼近成都。剛剛在此安頓的國民黨逃亡政府驚魂未定,便于12月7日,由行政院長閻錫山帶領,倉皇飛往臺灣。
但此時,國民黨總裁蔣介石,尚坐鎮(zhèn)成都,下榻中央軍校。
此前,蔣介石企圖在成都組織川軍,及胡宗南的40萬中央軍,與解放軍展開殊死較量,保住大西南這塊立足之地。在將中央政府遷往臺灣的同時,將大本營設置于西昌,在成都設置防衛(wèi)總司令部。
然而,12月9日,云南省主席盧漢宣布起義,打亂了蔣介石的部署。尤令蔣介石震驚的是,10日,盧漢致電川軍首領劉文輝,要劉會同四川各將領,效仿張、楊西安事變之舉,抓捕蔣介石。
但蔣介石似乎很鎮(zhèn)定,10日上午,當長子蔣經(jīng)國告訴他今天必須走、車輛已在后門等候時,蔣介石問:
“為什么不在前面?”
“后面離機場近,比較安全。”
“那不行,我從大門進來,一定要從大門出去!”
午后,蔣介石從中央軍校前門登車,旋即離去。
下午2時,蔣介石一身戎裝,出現(xiàn)在成都鳳凰山機場。他面色陰沉,邁著沉重的步子,登上“美齡號”專機。進入機艙前,他在寒風中回首,默默與大陸道別。
與他同時登機的,有蔣經(jīng)國和侍衛(wèi)黨春明等人。
很快,飛機起飛,在成都上空盤旋兩周,即向東南方向的孤島飛去。
坐在飛機上,蔣介石的沉痛心情可想而知。想當初黃埔起家、北伐督軍,勢頭何等強勁!蔣家王朝的開張盛典,又是何等顯赫!想當年,抗戰(zhàn)領袖,民族英雄,行憲總統(tǒng),威震四方,而如今,兵敗如山倒,只能逃離大陸,出走孤島,偏居一隅,茍延殘喘。
令蔣介石倍感傷心的是,樹倒猢猻散,許多黨國要員、嫡系心腹,在動亂之中棄蔣而去,爭相逃往海外。
蔣介石的大舅哥、豪門權(quán)貴宋子文,早在蔣介石下野第三天便掛冠歸隱,攜夫人遠赴美國;蔣介石的連襟、中國頭號財閥孔祥熙,更是于蔣氏政權(quán)覆亡前的1948年,攜夫人宋靄齡赴美,一去不歸。
孫中山之子、前行政院長孫科,早已掛冠遠去;前行政院長翁文灝借赴歐洲考察之機滯留法國不歸;東北大員熊式輝滯留香港;數(shù)次逼宮最終取而代之的代總統(tǒng)李宗仁,早已經(jīng)香港遠走美國……
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也相繼走上不同的歸宿,除了陣亡的、被俘的,更有起義的、投誠的……
當然,更多的黨國要員、高級將領選擇了赴臺。盡管他們有的曾在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中建立功勛,但也因參加“剿共”、內(nèi)戰(zhàn),站到了共產(chǎn)黨的對立面。他們選擇赴臺,或出于自愿,或出于觀望,或出于被裹挾。
赴臺之后,蔣介石與他的國民黨政權(quán),以及所有赴臺高官,將怎樣在彈丸之地的臺島生存、發(fā)展?
追究丟失大陸的責任,是蔣介石赴臺之后首先要做的一件大事。蔣介石不會自己承擔此責任,那么必然要有人承擔;
穩(wěn)定臺灣局勢,需要美國的援助,親美派派上了用場;
傳位于子,需要掃清障礙,大陸時期的“重臣”只能靠邊站;
經(jīng)濟建設,需要起用少壯派新銳力量,大陸時期的“老臣”似乎也沒有了用武之地。
……
在赴臺后的國民黨改造中,所有赴臺高官都經(jīng)歷了命運的“滌蕩”。
有的為丟失大陸承擔責任,被迫出走;
有的在權(quán)力角逐中敗下陣去,身陷囹圄;
有的因原先的派系之爭,被監(jiān)視,被軟禁;
更多的,被納入“中央評議委員會”,頤養(yǎng)天年。
陳果夫、顧祝同、胡宗南、張群、劉峙、薛岳、湯恩伯、錢大鈞、孫立人、吳國楨……這些曾經(jīng)在南京國民政府的版圖上叱咤風云的人物,最終命運,將會怎樣?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隨著兩岸關(guān)系的發(fā)展,一批批文獻檔案被相繼公開。
面對這些塵封已久的、原始的歷史檔案,我們不禁扼腕嘆息:原來我們以往看到的,許多并非歷史真相……
由于《國民黨高官敗逃臺灣真相》(第一部)出版后,深受廣大讀者歡迎,而篇幅所限,該書僅收錄國民黨去臺高官8人,現(xiàn)應廣大讀者要求,精選在大陸時期地位最為顯赫,與蔣介石關(guān)系最親近,或最微妙,因此也最富爭議的赴臺高官10名,推出《國民黨高官敗逃臺灣真相》(第二部)。
本書力求通過最新、最原始史料,揭示他們在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于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親身經(jīng)歷、赴臺后的最后結(jié)局,以及在民國歷史中所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與是非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