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1.理想之光

對事物優劣的鑒別方式,不是橫向的,而是縱向的;不僅僅與自己的過去,而是跟自己的理想相參照。

想要娶一個富婆,想賺夠1萬塊錢,考上大學,想有一套躍式住房,都是生活的一些目標,但一定不是理想。真正的理想從來不會以極其現實的面目出現于環境里,如果有的話,那多半是混淆了生活目標與理想的界限,或者是偽理想。理想必須是來自靈魂的要求。

當前行者把理想視為自己跋涉之路前方、同步順延的陽光時,一種完善自我的強烈意愿,會像電流一樣在生命中爆發出火光,它會吸納理想的光與熱,在交相輝映中,照徹生命歷程的過去與未來!理想是極端個人化的事業。在一切重荷屈辱之下,理想的光芒賦予了理想者“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壯氣概。

理想是永難企及的,但你在無限接近。理想不可能被完全實現。

正因如此,理想才顯得格外痛苦與輝煌……

真正的理想從來不會以極其現實的面目出現。

理想必須是來自靈魂的要求。

2.稚拙的招數

真是應該好好感謝祖先,為我們創造了那么多詞匯和曲折幽深的說法,稍微予以裝修,就成為大眾尊嚴的庇護所了。

比如說到“藏拙”。

藏拙可以理解,這是為那種在大眾面前突然發現自己私處露了一個大洞的人而準備的褲子,讓他不至于丟盡臉面。誰不把自己心虛的一面藏起來呢?

但有的人就是不藏,還處處“以拙相見”,好像他把眾人為應急者暫時準備的那條褲子,當成了自己應該得到的禮物,天長日久,不但沒有磨破,反而穿成了一條刀槍不入的戎裝(盡管有點像“油臘片”),南征北戰,一見名流,恨不得與之促膝談心,并稱之為“拙勝”。名流很容易掉進這個陷阱,跌得發懵。這個世界真是他媽媽的,好像什么都可以揚名立萬。

以稚拙戰勝浮華虛偽固然勿庸置疑,但如果人們都以本性相見,或是在有關知識、經驗的辨證過程中,稚拙又如何能夠僅靠唯一的勇氣去戰勝對方呢?再說了,以稚拙都想勝人一籌,這種心理還叫“拙”嗎?

好像就近似拙劣了。

想以稚拙勝人,這種心理還叫拙嗎?

3.一錘定音,第二錘就砸到腳背

就一件事情來說,時間為我們提供的機會并不少,但每個人就只有一二次機緣才可能將它牢牢抓住??上У氖?,機會來臨之時往往大眾沒有任何準備,常常是手忙腳亂地目睹機會冉冉飛去而激動得發昏。所以說,上帝讓窮人發財的時機,就只有那么金貴的一二次。上帝主要忙于安慰絕大多數失去機會的人,讓其從失意走向忍耐與平和。

當你有好幾次與機遇失之交臂的事實,讓別人對你產生了定論,你再一次的沖鋒陷陣恐怕只會加深這樣的誤會了,甚至,機遇就像一個熱衷權勢的美女,討厭窮光蛋妄圖鐵棒磨成針式的糾纏。

比如,你做生意已經血本無歸,替人守大門的清冷時光里,你突然產生了獻身仕途或當大作家的驚人念頭。

在這個可怕念頭出現之前,你不妨閉上眼睛默想十分鐘——看看逃跑了的機遇是否有可能再轉身回來。

記住了,就是想想這個問題的機會也不會多,因為現在還值得去思考,你除了剩下正在漏氣的一副皮囊外,可以憑借的優勢太少。真到了勇氣漏盡、兩眼漆黑的時候,那就只好讓一些驚人的念頭做做精神體操啦!

機會來臨之時往往大眾沒有任何準備,常常是手忙腳亂地目睹機會冉冉飛去而激動得發昏。

4.永別

我們都有一些起碼的感情經驗,在面臨送別親朋摯友、情侶愛人的時候,那一份繾眷之情。有兩首非常著名的歌曲,一首是《送別》,一首是《驛動的心》,每當如影隨形的旋律回蕩在心中的時候,我們就希望,什么時候才能相逢,心里已經開始設計著重逢的場景了。

但是,生活里有些告別是不能夠說再見的,而是永別。

可怕的是,在告別的時刻,彼此都明白:今生不再見面!

惟有與朝夕相處或情感浸淫甚深的人分離時,我們方才驚詫于對方的可貴甚至可憎,都悄然轉化成難以消泯的傷痛,堵住自己的咽喉,顯示出一種至上的無可替代性。這樣的分別是不可能“讓它淡淡地來,讓它好好地去”的。它一點也不浪漫,它只會以重拙、粗礪的棱角切割開生命的肌膚,劃刻出難以愈合的痕跡。這就像一只強硬的手把某個器官從自己的身體內血淋淋地摘除一樣!

經歷過一次永別的人,大概真的才會成熟。

生活里有些告別是不能夠說再見的,而是永別。經歷過一次永別的人,大概真的才會成熟。

5.自戀

在衛生間的鏡子里,只要不是衰老得慘不忍睹,人們是不會放棄這一自我欣賞時段的,也許就一二分鐘,完全就可能從凸凹的肉身上演繹出輝煌的理想來。

文雅點說,比如一個男人開始欣賞自己健美的身軀。在鏡像中,松垮垮的脂肪是完全可以轉化成肌肉的。站在一大群男人中,才發現比自己孔武強壯的人太多了。但這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嘛!如果講打斗,那些人多半就不行,那要靠勇敢與技巧??墒且淮螏讉€癟三對自己的女友胡言亂語,自己不也像只呆鳥一樣嗎?這也沒有什么,這個年月講究的已不是冷兵器時代的野蠻了,而是講求才與財,自己好像并不太差。王朔這混蛋說得絕:“我是流氓我怕誰?”某個莫名其妙的人得了獎,不就是國內的嗎?是國外的?那他多半有點洋親戚。這個世界不認識自己也不打緊,自己的努力成果肯定是下個世紀的一道大菜。歷史上這種事并不少見,比如文森特·凡高,比如高更,比如卡夫卡,比如狄金森……

直到暮年,這個人可以沉浸于偉大的抱負中并且感染周圍的老少,他們會說:真是生不逢時??!

如果說自愛是人類必須珍視的品質,那么,自戀者恰恰最為缺乏。

如果說自愛是人類必須珍視的品質,那么,自戀者恰恰最為缺乏。

6.第三者

以前,老百姓一講到美好生活,就會用一句固定的句式來抒發情感——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哇!這淳樸的句型移于當下的大面積離婚現象,也是大體適用的。不僅如此,離婚狀況就像女人的高跟鞋一般以扶搖直上之勢,支撐起一片撩人的春光。“突出重圍”的婚姻并不意味著缺乏社會穩定的道德感,恰恰相反,它還真起到了消除不穩定因素的作用。但話又得說回來,有些問題的隱患應該引起“棋局中人”的重視。

比如,曾經是第三者關系,或者干脆就是因為“坐臺”而產生感情的癡男情女,經過一系列嘆為觀止的努力,濃得化不開了,有情人再成眷屬。但身份的正名化并不能讓原來的性質隨之改變。因為偷情的放縱與興奮在合法化的節日中卻仍然企望重溫往日的春夢,渴望肉體在歷險過程里的滑翔與飛馳。所以,他們不過是以偷情者的身份面對正常的愛情以及日常生活,以另類的方式,延續對情愛生涯的渴望罷了。他們恐怕永遠也找不回曾經擁有過的那種淳樸、干凈的婚姻感覺了。

這樣的婚姻多半存在一開始就出現的縫隙,稍不留神就讓另外的覬覦者鉆了進來,拔得頭籌。

他們不過是以偷情者的身份面對正常的愛情以及日常生活。

7.人之所以不如狗

不知人們是否留心過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只狗受傷后,主人很心痛,不停地拿上好的食物喂它,也不用讓狗在室外過夜了,狗在溫暖的客廳壁爐旁打盹。時間一長,狗仍然是一副傷勢未愈的樣子。狗從主人的態度轉化里明白了一件事:只要還處于病中,就能夠得到額外的照顧。讀過納塔莉·安吉爾《野獸之美》的人會知道,動物甚至植物也會撒謊。

有些人有意將過去的但經過精心修飾或者干脆是創作的“丑事”大肆渲染,在公眾面前痛心疾首,不外乎是想在獲得理解、同情之后,還可贏得尊敬與利潤。人們熟悉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自傳《懺悔錄》,很多女人讀后感動得裙帶亂抖,難以自持,但不一定知道其中有許多顛倒黑白甚至即興編造的情感歷史。

職狗的狡計一旦被主人識破,就會重復以前的苦日子;人之所以是萬物的靈長,卻很難分辨一些比狗更勝一籌的戲劇演出。這種人真比狗好嗎?

嚴重起來,這種人還可以進行“自傷”,跟戰場上為了提前光榮退下火線并且獲得榮譽的懦夫干出的勾當差不多。

自傷是一種極其狡黠、陰暗的聰明。敢于自傷的人,就敢于傷害一切。

自傷是一種極其狡黠、陰暗的聰明。敢于自傷的人,就敢于傷害一切。

8.大美不能言

在那些道德家之流還沒有大規模布道之前,自然中種種事物美的價值,是根本不需要繁復推論的。比如,盛開的花朵,一望無際的森林,奔馳的馬群,嚙齒動物眼中永駐的馴良,漂亮性感的男女,等等。隨著文化的積淀,遠離美麗的人在道德家的授柄下,開始爭奪回美麗的權利。他們用心靈美、修養高、氣質好之類條款與前者抗衡,并逐漸取得了大面積的勝利。以致漂亮的女人好像除了出入娛樂場所或者傍大款,別的領域已難有她們的容身之地。

說穿了,漂亮性感就是一種大美,就是讓欣賞者愉悅痛快,讓窺視者心嫉心癢,而那些附加得老厚老厚的層層說教,不過是些為求得心理平衡并企圖擊敗自然中長駐的美麗風景的伎倆罷了。

我們必須承認,正常人大概沒有不在美麗的面龐、奔馳的芳香襲擊下心驚肉跳的。《圣經·馬太福音》講得好:“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它們不辛苦工作,也不紡織,然而極其華麗的所羅門穿戴的還不如這一枝百合花呢!”

自然中種種事物美的價值,是根本不需要繁復推論的。

9.紅粉知已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墒菫槭裁慈藗兛偸窍敕皆O法去弄清楚別人的心思呢?說穿了是出于人類情感發展的一種本能愿望,尋求支持,希望有難同當。至于能否做到有富同享,的確是難明奧妙的事。

古人進一步總結道:求知己于朋友易,求知己于妻妾難。細細琢磨,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能夠視死如歸的友人已是難覓之極了,異性知己更是少得猶如針尖削鐵,可是男人們還在得隴望蜀,求得紅粉知己實在是酒后的狂想。

大家十分熟悉蘇東坡與少女朝云的故事,在蘇東坡處于發配時期的人生困厄當中,朝云以自己靚麗的青春與肉身寬慰了大詩人落寞的心身,讓他獲得了另一種解放;妓女小鳳仙出于愛情(?)的感動而舍身幫助困境里的蔡鍔,均成為紅粉知己的強力佐證。得出這個結論的立場是很不平等的,這些感嘆都是站在男人的權利發出的一串酒后的飽嗝!

實質上,男人在遭受打擊身處困境時,對自己肉體的釋放要求比需要女性的精神撫慰強烈得多!絕色的面龐、狂奔的體香以及懵頭懵腦地付出,就足以成為尋求紅粉知己的標簽。

男人們還在得隴望蜀,求得紅粉知己實在是酒后的狂想。

10.真實與偽裝

讓我們溫習一則童話——

一頭饑餓的小羊迷失于荒原。

一頭饑餓的老狼尋覓于荒原。

兩者相遇了。

童話告訴人們的善惡之別是如此簡單明了:殺死老狼,拯救小羊!想象力豐富一點的童話作者還可以續寫下篇,讓小羊變成美女,嫁給拯救了自己性命的英俊獵人。如此大團圓的結局的確寬慰著許多幼小的心靈,故事明白無誤地告誡孩子們,善良、正直的天意總是幫助弱者的,好心有好報。道德家們也看見了這樣的故事,終于放心地說:生活是多么地美好哇!

這類童話深遠的影響力足以誤導我們起碼的認知能力,因為生存競爭的法則與故事的結論恰恰相反。那是真理永遠站在大炮多的一方,那是狹路相逢勇者勝,那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我們不妨改寫一下這則童話:一頭披著羊皮的狼與一頭披著狼皮的羊,出現在獵人的視線中,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

所以說,偽惡比偽善更短暫。偽惡比偽善更可惡。

偽惡比偽善更短暫。偽惡比偽善更可惡。

11.精神的魅力

有人說過,人的一生即使只改變了其他人中某一個的命運,也是非常了不起的。這并不在于讀了某人的一部小說,或者與之朝夕相處,或者感動于他的言傳身教,而在于一個人的精神氣韻在另一個人周圍形成了一種極具感染性的氣氛,就像從田野飄來的嵐煙悄悄把你的身影淹沒一樣。而且,雙方都未必知道彼此的精神交匯點能夠在何時何地觸發。

我們很熟悉佛教里“釋迦拈花,伽葉微笑”的著名典故。釋迦牟尼在靈山上面對數百弟子不發一言,只是伸手摘下一朵花,停在手上。全場靜穆,誰都在想佛祖的意思??墒侵挥匈と~面含春風般的微笑。試想,大千世界已經凝聚在佛祖手中的花朵里了,一切喜怒哀樂、今生來世均已遁跡無形,除去最為自然的微笑,言行都很多余。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施加的影響力是極其深遠的。越是長久地浸淫其中,那些潛藏于內心深處的尚未萌動的品行,竟會悄悄匯聚起來,在自己的精神高地上破土而出,成長為一片樹林。而心靈傳遞的力量已化作拂過樹冠的季風和暴雨,使一個人的德性,達到自己的頂峰!

細細回憶,好像在我們的個人歷史中,都曾受過這樣一個人的影響。這難道不是精神的魅力嗎?

人的一生即使只改變了其他人中某一個的命運,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12.情感設計

作家張煒在一篇隨筆里寫道:我認為至真至愛是存在的。我不相信一個人的一生會對這些珍貴的東西視而不見。人之所以會有愉快和幸福,哪怕是瞬間的愉快和幸福,那也正是曾經擁有過它,或正在擁有著它……

可是麻煩也就出現了。

現在的人智商都不低,情商大概更出色。既然會去重視這些珍貴的感情,那么他就沒有理由不全面考慮這些感情的來路和去向。誰也不可能對一個曾經深愛過的人一說再見就嘎然而止;也不會對自己傷害過的人說一聲對不起,就徹底完事。你會去考慮一些方案,既可以保留過往珍貴的感情,甚至友好地延續下去,比如與分手的情人見見面,敘敘舊,向自己傷害過的人表達歉疚以求理解,又不希望這種交往波及目前的生活。這些做法可以理解,但結果卻與愿望大相徑庭。

第一,當下的生活已不需要溫情脈脈式的藕斷絲連,生活只講求結果;第二,誰也不想聽你的解釋,這只會加深誤會;第三,這類交往一定要危及到你目前的生活,最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件發自真誠的事情,既要顧全這里,又要顧全那里,這件事極可能走向真誠的反面。

一件發自真誠的事情,既要顧全這里,又要顧全那里,這件事極可能走向真誠的反面。

13.打洞者

一大溜人扎在售票窗口排成長龍,一個二桿子滿頭大汗沖了過來,左拍拍,右靠靠,就要“加塞兒”,立即招來一片呵斥;而一位靚妞則輕輕說聲“大哥,幫幫忙!”就渾身芳香地擠在了你的前面,你只好容忍啦。剛等靚妞買過,窗口甩出一塊牌子:票已售完!你氣得發昏,找不著北。這是女人鉆了你裝腔作勢的尊嚴與曖昧心理的空子。

小官僚可以利用職權鉆鉆單位管理、人事的空子,弄點錢來揮霍,一不小心成了貪污犯,他聲淚俱下痛說革命家史,最后“保外就醫”,過一年半載又氣定神閑地漫步于仕途的康莊大道。窮人們感嘆,這王八蛋又鉆法律的空子!實質上,這個王八蛋還將人們的道德、尊嚴、信念都鉆成了蜂窩眼。

古人說,君子不立危墻下。既然已是危墻,那就不妨開鑿出一個狗洞來。如同粉姐粉哥老癮發作一般,只要發現能夠填一填自己欲望的東西,什么石榴裙、褲襠都可以當成空子來鉆!可見,投機取巧加上無視游戲規則,就是打洞者們的生存模式,也成了那些聰明人的思維方法。

但話也說回來,不好說鉆空子的人太多。

而是太多的空子在那兒明擺著。

不好說鉆空子的人太多,而是太多的空子在那兒明擺著。

14.忍者情懷

西方人老是搞不懂,韓信能夠忍受無賴的胯下之辱,到底意味著什么。

但東方人懂。這是由“忍”演變成的“韌術”,發展到后來,簡直成了做人不可不知的大藝術。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祖宗的訓誡是如此實惠。誰都知道,忍字頭上一把刀,但這把刀以鈍刀割肉之勢,逐漸將很多人閹割了,伺弄出一幫混蛋。

按理說,擁有這等胸襟,足可中流擊水,成就一番驚世事業,至少能夠輕易地拯救自己。不幸的是后來者只是學會了一味的忍,不但可以從容地忍受奪妻之恨,還可以忍受摯友告密、兄弟相煎,結果不但成就不了任何事業,也難以自保,頂多只是讓自己忍氣吞聲地活下去。真是好死不如賴活著。

如果說忍耐是一種手段,那么,點燃積累的斗志甚至刻毒的怨恨就是最終的目的??膳碌氖?,這種令手段變成目的的狀態,由非正常逐漸成為了正常。你一較真,別人會說,你犯什么傻呀?

如果說忍耐是一種手段,那么,點燃積累的斗志甚至刻毒的怨恨就是最終的目的。

15.堅持到勝利

在生存壓力日益加劇的現在,好像每個人的沉浮榮辱都可以寫成一部血淚史。

但是,不相信眼淚的現實一再地告誡我們一個事實:既然沒有永遠的成功者,那就做一世的強者。過多回憶、述說自己的不幸,就有成為魯迅筆下的祥林嫂的可能。何況,不論你有如何驚天地泣鬼神的經歷,放之于人世的汪洋,那就不算什么了。誰也缺乏耐心聽你述說衷腸。你以為你是誰呀?!

做一個強者,就是那種遭受別人的誤解、中傷,無須解釋,仍然要干下去的人;就是那種輸得只剩一雙手,還要赤手空拳從頭再來的人;就是那種可以把痛苦、屈辱憋在心里,繼續拼命的人。記住,還要放松點,別讓人見了你就等于見了舊社會。

商業時代對一個人素質的要求,實質是——對意志的考驗多于對智力的考驗。

過多回憶、述說自己的不幸,就有成為魯迅筆下的祥林嫂的可能。

16.寬容

打從房龍的《寬容》在大陸翻譯出版以來,高喊“理解”、“寬容”的人已多如過江之鯽,以至這類詞匯從媚雅喊到了媚俗。生活在這些人眼中如同一杯軟性飲料,價廉并且實惠,哪里需要去較真呢?

高喊理解、寬容的人,實質上是一幫多吃多占的家伙。眾人準備讓他們退出不應該獲得的利益時,他才急中生智喊出寬容的口號,目的是讓人們罷手,然后他們又四處打著寬容的大旗,繼續沽名獲利的勾當。

他們這一招,自己占全了不說,還真把勞苦大眾喊懵了。不但可以寬容別人的得寸進尺、借米還糠,還寬容自己的不幸以及平庸無味的生活。比一比,看一看,還有頓頓吃素鐵鍋長銹的;還有身負巨債、亡命天涯的;還有“坐臺”坐成了梅毒晚期的。心里一陣涼快,自己夠意思啦!這樣的“寬容并發癥”,與“精神勝利法”不是一對活寶才怪!

在這個特別需要苛刻、嚴厲、血氣的年代里,泛濫的寬容很容易將逐漸正常化的競爭、奮斗環境煮成一鍋粥!我們應該記住魯迅先生在遺囑中的話,談到行色各一的文壇政客、走卒,他老人家說,我是“一個都不寬恕”!這句話,足以遺響千年。

高喊理解、寬容的人,實質上是一幫多吃多占的家伙。

17.仇恨

我懷疑不少人血管里流的不過是些酒色和飲料。他們鄙視古人因家族世仇或立場對立而造成的復仇情結,反復倡導化干戈為玉帛、一笑泯恩仇之類的和解方式。

如果說連上一代的血債與屈辱下一輩都不愿正視,那么作為一個家族,是注定要散架、滅絕的。他們連起碼的義務與道德也無力維護,誰能說他們不會遭受上一代同樣的命運?作為一個集體、社會而言,莫不如此。仇恨是一種比生命更為金貴的責任。

一部《春秋》就是一部復仇史。復仇也是魯迅先生熱愛的主題。其小說《眉間尺》中,那位代替眉間尺復仇的黑色人宴之敖,就是先生的精神自畫像。那些劍與火譜就的歌聲,在肉與骨頭的分離中得到了徹底的解放,以血償血連帶利息的反擊信念,乃是生命中最粗大的一根支柱!真正地恨著的人,才會明白愛的份量。愛不一定需要理由,而仇恨卻一定是冤有頭,債有主。

大師黃永玉說,恩仇是天大的事,豈能一笑泯之!

作家張煒說,不會仇恨的人談不上善良,更談不上寬容。一個人只有深深地恨著那些罪惡的淵藪,才會牢牢地、不知疲倦地牽掛那些大地上的勞動者。

仇恨是一種比生命更為金貴的責任。

18.一手交錢,一手交人

一個并不快樂的單身漢概括女人:“女人就是那種花光你的錢、搞亂你的神經、讓你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其中,錢財是問題的核心。

女人首先是詩人,然后是經濟學家。男人重視創造財富,女人注重怎么把財富花出去,分工不同而已。越是經濟進步的社會,可資用以計量感情的東西反而越少,不比以前,可以用英俊、健康、學習好、品德優秀來度量衡?,F在錢是最標準的砝碼,錢的付出過程肯定是感情濃度的準確體現過程。但女人討厭粗俗的款爺,認為亮出鋒利的紙錢就能割斷褲帶,她們的自尊心受不了。會罵臭男人,但不會像十年前那樣罵臭錢了。

無論多么詩意化、超塵絕俗的女性,除非她自辦著印鈔廠,那她就不忍心拒絕彬彬有禮、不會傷害自己脆薄自尊心的男人。講殘酷點,一個這樣的男人不能讓心儀已久或興奮一時的女人共度良宵,那一定是錢沒有給夠!

這不一定是感情衍變成交易的異化,而是感情趨于腳踏實地的常態。感情仍然很珍貴,如同你手里不嫌多的存款。

男人重視創造財富,女人注重怎么把財富花出去,分工不同而已。

19.人之初

渴望迅速致富的時代,在不斷解放人的創造力的同時,邪惡的品性也被解放出來。

一個成天唯唯諾諾的人,在單位、制度的壓力下接受折磨和教誨,他可能被打磨成油光水滑的鵝卵石,沒有棱角,也找不到受力點;但他更可能把鋒利的趾爪藏起來,一旦砸爛枷鎖走蛟龍,他的才華與邪惡都會亮出霍霍閃亮的鋒刃。

這種人的原創力與毀壞力是成正比的,甚至毀壞力造成的后果遠遠多于貢獻。就好比一個低效率的化工廠,它造成的污染與上繳的稅收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之于一毛。

這種六親不認的人滿街都是!他們不明白自由同放縱的區別,只知道要么得到,要么失敗。他甚至就在你身邊,與你親切握手。

在缺乏健全有序的競爭機制狀態下,當常規的努力山窮水盡、收效甚微時,這些人的邪惡會迅速膨脹,并鍛煉得更加強悍。這也是一個粗放性的經濟社會,在累積財富時付出的道德淪喪的代價。要修復失控的品性,就跟企圖恢復巴比侖的空中花園一樣成為輝煌的理想。

渴望迅速致富的時代,在不斷解放人的創造力的同時,邪惡的品性也被解放出來。

20.活著

哲學是研究死的學問。文學大師加繆更進一步,19歲時推出了《西西弗神話》。他劈頭就說,“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判斷生活是否值得經歷,這本身就在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

從1999年官方公布的數字看,大陸自殺者的人數首次超過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1多萬。我們隨便就能從現實里收集到一萬種自殺的理由,但所有理由中,核心都在于死亡者放棄了生活的自由權利。人在世上必須勞作、歷盡滄桑,猶如生為鳥兒必須飛翔。生存的自由就是從不自由的狀態中,體驗到生命之水在身體流過時那樣一種艱辛的感動!

沒有任何清醒的學問是贊同自殺的。美國曾有一個喪心病狂的教派,向世人分發“自殺者手冊”,還說是布施人道。在奔波勞頓中,我們應該無師自通地明白,個人與世界的關系,用水滴之于海洋來比喻就大錯特錯了。你無論如何微不足道,但你擁有一個誰也無權替代的全在生命,靈魂與世界溝通的唯一途徑,正在通過你的身體傳遞陽光和風情。

所以說,世界上最美麗的事情,就是體驗到自己——活著!

世界上最美麗的事情,就是體驗到自己——活著!

21.出賣自己

面對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特征,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總結道:“本身不是商品的東西,例如良心名譽等等,也可以被它們的所有者拿來交換貨幣,并通過它們的價格,取得商品的形態?!迸f有妓女賣身獲利,今有俊杰賣名經商,以及給人制造困難從中牟利等等,真是蝦有蝦路,蟹有蟹道,大江滾滾,百舸爭流。

稍一分析,就覺得這類賺錢方式并沒有什么另類,它們仍然是遵循了市場規律的。倒是一些猛烈批判這種交易的思想衛道士,其激烈的姿態讓人疑心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好處。

正常社會的正義與道德價值,從來就不會擺脫對經濟環境的依戀。而現在我們的道德價值,還處于與經濟的失戀狀態,甚至成了鰥寡孤獨之類的次品。認真地說,光靠批判“世風日下”是拯救不了道德價值的。還在于買方市場從這些交易里,逐漸覺得是偷雞不如倒蝕了一把米,抬頭四顧,虎目流淚,就會想起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話來。

如果一個人除了脫褲子外,連良心、名譽都賣不出去了,他還能干什么呢?比如,他并不知道糧票早已取消,還會像以往那樣問路人:“買不買糧票?”

如果一個人除了脫褲子外,連良心、名譽都賣不出去了,他還能干什么呢?

22.遺忘

世界上沒有什么比昨天更遙遠的了。

任何真理都得有一個時空界定,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例如講到歷史,講到恥辱記憶,忘記就意味著背叛,固然很正確。但我們學習遺忘,遠比領會銘記要欠缺得多。

無論經歷過什么??菔癄€、撕心裂肺的往事,或者有過手搏獅虎、響遏行云的壯烈,這些畢竟屬于昨天。也就是說,它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讓你體驗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或之重,使你日趨成熟。這就足夠了!人的記憶不該是一座塵封的檔案館,更不能是沼氣蓬勃的垃圾站,應該湮滅的東西,就要讓它分解于繁忙的世事之中。無論多么深的傷痕,時間都會助你一臂之力,時光之水將沖淡、麻木原初的創痛。某一天,透過忙碌的縫隙,偶爾回望那些傷口,你會驚訝不已:傷口愈合得比周圍的肌膚還要堅韌!

飛速發展的物質、情感世界,已讓我們忙亂得不可開交,在刺激與希望之中沉浮拼搏,不是比沉浸在回憶里要有趣得多嗎?我們說感謝生活,不如說感謝遺忘。盡管如此,我還是承認,有時,忘記一個人比愛上一個人要難得多!

人的記憶不該是一座塵封的檔案館,更不能是沼氣蓬勃的垃圾站。

23.挺胸和飛翔

一本暢銷的文化批判著作中講了一件趣事:警察抓住一個妓女,在她的皮包里搜出了口紅、衛生紙、避孕套和余秋雨的散文集。

這是國民素質正在提高的有力表現。上至大學教授,下至打工仔、坐臺小姐,除了錢之外,嘴里還能說出大俠金庸、處子詩人汪國真、電視學者余秋雨、巴蜀鬼才魏明倫,并不奇怪。能夠認識千把漢字、聽得懂中國話的人就無法耳目塞聽,這些人物超高頻率地在傳媒上左右開弓,教育我們什么是文化,還是挺有正面意義的。試想,一個坐臺小姐偶爾讀讀汪國真的詩——讓我們挺起胸,揚起生命的風采,等等,她就會覺得,真該高挺雙乳、揚起披肩長發,讓客人不能自持?;蛘咭粐烂C,思考命運和人類的未來,立馬回家繼續務農,最后成了聞名的養豬女狀元。

總之,文化對大眾的普及程度,總得由淺入深,不能操之過急。媚俗也好,媚雅也好,如果不是作者處處都在布施偉大教誨,那么讀書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勞累疲憊的心靈騰空飛翔!應該讓閱讀者愉快,忘記身邊的煩惱、屈辱,忘記口袋里只剩下5毛錢,而讓自己御風滑翔!哪怕就一會兒。

讀書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勞累疲憊的心靈騰空飛翔!

24.格調

講求格調的時代往往是沒有格調的。但能夠追求,就已露曙光。

有人買雙襪子也堅持要去大商場,有人堅持穿著名牌服裝,連內褲都是進口貨。出入豪華餐廳,閱讀大開本白領雜志,交往的不是名流就是官員、款爺、靚妞,時間一長,會產生幻覺,認為自己蠻有格調。

這種人已經具備了追求時尚的基礎,包括物質基礎和心理準備。但時尚不過是格調的組成部分,不能以偏概全。人首先是物質的動物,但既然長著一顆幻想的腦袋,就應該發展出一點形而上的精神素質。講求格調,還應有點平常心。一刻意,就顯得神兮兮的。

享受格調不是富人的專利。并不富裕的人完全可以憑著有限的財富調理出趣味盎然的生活來。一束玫瑰散發的芳香,一幅未名畫家的田園風景,一只木制的精美手鐲,不是也讓很多人舒心愉悅嗎?有品味的生活,不但能反映你的社會檔次,還會使你的心智自然地生發出光來,照亮你的環境。這也許是最主要的。

格調實質很中庸,它無法追求,而是不期然地在生活中形成的優良氣氛。格調主要是自我感覺,并非一柄放大鏡,拿給別人用來鑒別你是否是歪貨!

格調并非一柄放大鏡,拿給別人用來鑒別你是否是歪貨!

25.伸出你的手

各自打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懂事的時候,父母就在孩子耳邊有意無意地嘮叨這類人生指南,天長日久,你就會感到是至上箴言。尤其是,你在幫助了別人又被其反咬一口之后。嚴重一點,還會復習起農夫和蛇的寓言。

因為有過“創傷記憶”,常常使自己處境尷尬。看見一個人掉進陷阱,你不會落井下石,眼看他已經艱難地爬到井邊,力氣已盡,可你還是不會伸手拉他一把。他也許不是一個壞人,但拉他起來,說不定就多了個競爭對手,而惻隱之心又讓你不忍離去。能不尷尬嗎?

但不幫也未必省事。你能擔保自己就萬事不求人嗎?而且,從井口自己爬出來、解脫困境的人,早將你恨之入骨,你無形中又多了一個視你如寇仇的對手,你的麻煩事多著呢!

助人行善是正常人理應履行的義務,不可太計較個人得失了。在印度加爾各答兒童之家的墻上,有這樣的標語:“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說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但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毕襁@般充滿了底蘊的認識,才是使煩惱人生立于不敗的準則。

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說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但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

上架時間:2021-04-28 14:59:21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城市| 科技| 霞浦县| 成都市| 邵阳市| 安义县| 敖汉旗| 中宁县| 鄱阳县| 静乐县| 呈贡县| 云浮市| 常州市| 延庆县| 延津县| 达尔| 沁水县| 栖霞市| 永清县| 南丰县| 聂荣县| 西城区| 霞浦县| 鸡东县| 建始县| 涟源市| 三原县| 旬阳县| 定南县| 静海县| 巴彦淖尔市| 永康市| 凤凰县| 乌审旗| 互助| 湟中县| 辽源市| 得荣县| 栖霞市| 育儿|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