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至和三年
北宋仁宗朝至和三年(1056年)正月
趙禎臨朝受文武百官參拜時,突然手舞足蹈,口出涎水。
同日,遼朝使者正在紫宸殿拜見趙禎,趙禎語無倫次。
使者大驚失色詢問:“圣人安否?”
宰相文彥博硬著頭皮胡謅一句:“官家此乃飲酒過量所致。”
此后幾天,趙禎病情愈益加重,天天大呼“皇后與張茂則謀大逆”等荒唐的言語。
文彥博與另一位宰相富弼等人負責全權處理朝廷內外大事,并組織京城百官在一些大寺院、道觀進行祈禱活動。
.......
西北秦鳳路轄下治所秦州。
秦鳳路乃是西北軍政邊路,秦州城內更是權貴仕宦云集,經略安撫使司、轉運使司、提點刑獄司、成紀衙司這些實權衙門全部處在城南。
按道理講,普通武將家族應該是不敢在這些文官大佬跟前安家的,畢竟大宋武人地位低的令人發指。
偏偏楚家格外特殊,好巧不巧的坐落在四個衙門中間!
東南西北中,就這么被包圓了。
皇宋之前,五代十國時期,江陵地區有個小朝廷名叫:荊南國。
荊南國雖小,但不妨礙他存活的久啊,老而不死是為賊,故而屬于“十國”之一!
楚氏,便是前荊南國國姓,可惜當朝太祖趙匡胤平定天下的第一戰就給他滅了。
不過好在宋太祖仁慈,沒給楚氏滅族,只是下令楚氏族人‘遷西北,鎮邊州’,說白了就是幫他趙家抵御西夏外賊。
身處邊郡,年年戰亂,老少都是要上戰場的,這么些年下來就剩下孤寡老弱茍延殘喘;
但禍兮福所依,楚家在這西北也算是‘五把手’除了前頭一二三四個衙司外,再也沒有其他衙司能壓過。
秦州副都鈐轄,內藏庫使,朝散大夫。
這就是他楚家三代滿門男子掙下的功名。
十七年前,楚氏唯一的長子楚惟敬剛娶妻,洞房花燭夜才完事,還沒挨到雞鳴天亮就一命嗚呼翹辮子了。
留下寡母楚王氏,一年后楚家小郎出世,取名:楚舒。
是選自《禮記.玉藻》:君子之容舒遲。
也正因此,楚王氏在楚家母憑子貴;外人對此尊稱:“楚家大娘子!”
“兒啊,皇后和張茂則是不是真的要謀反?”
王氏今日在外面聽到傳聞,官家在紫宸殿上發了羊癲瘋,大呼皇后和張茂則要某逆!
恰巧,這件事自家兒子在近半個月前就告訴過她!
還以為自個兒子得了失心瘋滿口胡話,當時并沒有放在心上;沒想到半個月過去;東京的消息就已經傳到了秦州!
得到消息后,第一時間就回到楚家,直奔后院兒子的居所!
楚舒聽到母親詢問,看著對方一臉驚疑的表情,心底升起一波驕傲!
“瞎說的,就跟宰相文彥博說官家喝多了一樣,都是滿口胡謅!”
好歹自個前世也是文科生,猶記得當初高考可謂是廢寢忘食,考編進了省圖書館成為一名光榮的圖書管理員,雖然不是正兒八經歷史專業,但這種常識性的知識點還是記得的!
九年義務教育了解一下?
王氏湊近,低聲道:“曹皇后和大太監張茂則真的有奸情?”語氣里竟然有一絲絲的興奮?
“母親!”
楚舒抬手扶額,女人吃瓜的八卦之心,果然是古今通用。
他作為一名光榮的圖書管理員,某晚打游戲猝死在家,重生在這大宋,算起來也有十年了。
四舍五入也算是半個土著,和前世孤兒院身份不同,這一世他還有母親陪伴。
所以他便下定決心要在精彩的時代活出名堂,為自己,也為了守護身邊的親人!
“哎呀,為娘還不是好奇?兒啊,你娘今兒在對面漕司可是打聽到消息,秦州、鞏州、鳳翔府據說要關閉榷場啊!”
轉運使司,負責一路財賦、監察、漕運;簡稱漕司。
被四大衙門包圍著的楚家,對面是轉運使司衙門(漕司),后邊是安撫使司(帥司);兩旁則是成紀縣衙和(憲司)提點刑獄司。
“不可能關的,西北幾十萬將士要養活,各個衙門手都不干凈,吃喝拉撒睡都要錢;關了榷場,東西府的相公們愿意給錢?”
重生后才知道,他便宜老爹給他留下恩蔭官職:承信郎,武臣倒數第二階。
再加上他楚家面子大,在這西北也補了個闕,授秦鳳路安撫使司勾當公事的差遣。
負責帥司的雜務瑣事,根據前世的記憶,趙禎確實有關閉榷場,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偷偷走私貿易的從官到民,不知凡幾。
“再說了,咱家后邊的梁大參可是出入東府的人,他會眼巴巴放棄眼前即將到手的軍功?”
前有張昇修筑古渭堡寨,將秦州硬生生擴出三百里,由邊郡變成內地,后手梁適就自請來秦鳳路,好好的東府參政相公不做,還不就是為了撈功?
大軍出行,糧草先動,若是沒了錢糧,他怕是睡覺都得睜著眼!
楚舒身為重生者,他很清楚梁適和他背后梁氏的能力。
父子狀元,忠孝梁三兄弟,“滿堂笏,梁半朝”這些都足以說明東原梁氏家族的顯赫。
梁適的父兄子侄其族人居朝為官宦者達七十多人,相比三蘇(蘇洵蘇澈蘇軾),后者就是弟弟。
“那咱們家還能不能摻和?”王氏知曉兒子的能力,并且秦州至少有三分之一錢糧全靠他來打理,這也是他得差遣的資本。
“大頭估計不行,喝點湯還是可以,另外薛副使,他也是做生意的好手!”
“當真?”
俗話說得好:武將貪財,文官好色;這已經是官場上默認的‘潛規則’,這年頭沒個把柄露出來,都不好意思說自個是官人。
特別是武將!
所以楚舒一出生就注定了他日后定然不平凡的人生。
“兒子啥時候騙過您?”
端起一旁的茶盞,遞給旁邊的母親;故作高深的回答:“況且咱們家開國初便世代鎮守邊郡,若不貪財那才叫別人害怕,梁大參巴不得我們家多撈錢。”
一個武將不愛錢財,愛啥?
愛當皇帝嗎?
王氏聞言也覺得兒子雖然平常會說出一些自個聽不懂的話,但至少在“預知”這件事上,從無差錯!
比如這一次的“皇后與張茂則謀大逆”。
于是放下心,轉口追問:“兒啊,娘再問你一遍,你當真不打算去京都?要想好啊,開弓可沒有回頭箭!”
王氏對于自個兒子的仕途那叫一個上心,用張愛玲的話說就是:出名要趁早!
“娘,你就放心吧,兒子前些年布局就是為了今日,況且比起京都,眼下秦州更適合我!”
楚舒開口寬慰,他能理解母親的焦急顧慮,但他知道,目前京都是一片混亂,他去了就是送人頭。
更何況現在朝中對于趙禎子嗣格外上心,見天兒就催他趕緊接個宗室子侄立為皇儲。
從古至今,參與立儲的人,要么風光無限,要么死無葬身之地。
就憑他目前小小的九品武職,剛剛入流,變成后者的幾率有九成九。
他既然重生到這宋朝,那就說明是老天爺要他來好好風光的活一世,順帶拯救趙氏一族。
但身為九年義務教育背景下的祖國花朵,他的生死命運只能被自己掌握,其他任何人都不行!
諸葛武侯雖然匡扶漢室,生死卻仍由劉阿斗所掌握。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呵呵
他要做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
我命由我不由他!
天王老子也不行!
..................
非典型性軍事戰場官場權謀歷史小說(官場歷史權謀居多,軍事戰爭偏少)
覺得還算合胃口的話,可以收藏進書架哦!
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