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章
【昆侖巍巍,疊山隱玉】
蜀山練氣弟子李昆侖,私練禁術,觸犯門規,遂被放逐煉妖塔,不想一人一劍,竟屠盡塔內三千妖邪。
蟄伏塔底半月,煉化千余妖丹服之,得金丹大成,破塔而出。
派中七長老聞訊趕來,設下伏天大陣,欲當場誅之。
不料李昆侖喚起引魂邪陣,攝出七人天魂,魂魄合七為一,化為天熾魂靈。
魂靈反噬其主,七長老一朝兵解,蜀山衰退百年。
是年,李昆侖遍訪仙山福地,尋盡仙家秘寶,凝結元嬰,修行有成。
后挑戰各大宗門,連戰連捷,繼而游走修習,百無禁忌,得名【昆侖劍魔】。
此后三大仙門之下,已無敵手,便四處尋訪上古秘陣,以求突破瓶頸。
三百余載一晃而過,終在赤水古地尋得一混天大陣,準備數年破陣而入。
搜盡仙丹法器,于堀室盡頭見一巨大銅門,損毀仙靈法器,試盡上古陣法,終得入門。
堀室滿目皆冰,冰原盡頭,一塊兩人高的巨冰映入眼簾。
冰內一裸體女子,人首狐耳,雙手抱胸,蜷臥于冰內。
狐尾則蓋在身上遮住私密。
李昆侖見此女身形柔美,五官清秀溫潤,面若凝脂,渾身皮膚透亮如玉,不似先前見過的狐妖般尖頭媚眼,一時竟凡心大動。
細想定是靈狐化身,不知怎得被封在這冰內。
奈何身上靈器盡毀,該女周身玄冰又絕非凡塵俗物,只得空手而返。
行至銅門時,忽覺背后有何物在召喚自己,轉頭又空無一人。
往復幾次,李昆侖料想定是靈狐所為,復回冰下,盯著冰中女子良久。
思量數天,竟召出元嬰,耗盡大半修為溶解玄冰。
以致境界跌落金丹,后得知,此女乃神農侍女山鬼豢養靈狐,喚作【櫻玉】,千年修練化成人型,后山鬼兵解隕落,靈狐便自行冰封于此陪伴。
數年之后,修仙界傳聞,昆侖劍魔改邪歸正,和其道侶游歷天下,盡行善舉。
人妖雙修,百載而過,又凝元嬰。
元嬰穩固,在櫻玉指點之下,尋得幾處仙家秘境,修行大有進境。
化神將至,突破途中,避雷幡盈能消解,李昆侖只得將天劫之雷借助上古秘寶化為靈力。
后借此靈力助櫻玉掩蓋妖力,人神難覺。
復三百載,化神功成,櫻、李二人踏上昆侖墟,入玉清宮得任長老,繼續修行。
千載之后,宮主飛升,李昆侖得當大位……
第一章 竹源小村
竹源縣桃溪村,坐落在大山腳下的偏遠山村,方圓十里群山環伺,因山腰一條魚貫而下的溪流得名。
靠山吃山,村里的三十多戶人家多以竹篾手藝和販果謀生。
村口的李老漢有兩間竹屋,是李老漢用多年販果攢下的錢找村南的老篾匠蓋的,住進新屋后不用再在矮小漏風的茅草屋里淋雨受凍,李老漢一家日子雖然清貧倒也愜意。
據說李家祖上是做生意的,后來家道中落不知怎的,竟留在了村里。
李老漢年輕時游手好閑,一門心思想著經商賺錢后來被行腳的商人騙光了家財,成了村里有名的破落戶,只得繼續種樹賣果維持生計。
村里原本也沒有哪家姑娘瞧得上他,后來村里遷回一位告老官員,老員外家里有一個久未出嫁的女兒,外出游玩時被油嘴滑舌的李老漢哄騙心生好感,一來二去竟決心要出嫁與他。
老員外得知后極力反對,奈何女兒心意已決,老員外一氣之下跟女兒斷絕了關系舉家搬出了村子。
女兒雖然難過但事已至此只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然而好不容易成家的李老漢夫婦卻一直沒有孩子,這件事成了兩個人心上的郁結。
直到李老漢四十七歲時,妻子才懷有身孕,懷孕期間一次夫婦兩上山砍柴,歇息間忽然金光大作有什么東西從妻子穿了過去,妻子一時被金光晃眼腳下一空竟從山腰滾了下去。
一旁的李老漢見狀嚇的失了魂,一征后發了瘋似的,連滾帶爬追下山去。
滿身刮傷的李老漢在山下找到了昏迷的妻子,趕緊背回村里找人醫治,聞訊趕來的郎中診過脈后,告訴李老漢,妻子除了身上幾處擦傷,脈象一切正常,腹中胎兒也完好無損。
李老漢一時不敢相信,從那么高的山上滾下來,孩子居然安然無恙,不過得知母子平安后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也沒再去細想這件事,只當是上天庇佑了。
半年后孩子出生,是個六斤二兩的大胖小子,可樂壞了老年得子的李老漢,孩子滿月時老漢拿出為數不多的積蓄在村里擺了三五桌簡單的菜席宴請村鄰,正巧一個路過的算命先生到了村里,被李老漢一同請了去。
算命先生看到孩子以后,忽的眉頭一緊,像是發現了什么似的細細瞧了好一會。
而后強作表情跟村民說了一通:孩子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是有福氣的面相,且五長俱全根骨不凡爾爾的話……
李老漢也聽不懂這些云里霧里的東西,只知道是說孩子有福氣,歡喜得不得了趁著機會請算命先生給孩子起個名字。
算命先生稍加思索后,用卦幡的棍腳在地上寫了兩個大字。“昆侖,就叫李昆侖吧”算命先生摸著胡須若有所思的說道。
“李昆侖,好名字聽著就很有氣勢”李老漢雖不識字但明顯對這個名字非常滿意抱著孩子不停念叨著新名字,怎么看孩子怎么順眼,歡喜得不得了。
席間的村民見狀也被感染了情緒,一時間席上充滿了愉悅的氛圍,沒人再顧得上旁邊的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盯著地上的兩個字,搖了搖頭輕聲的嘆了一句
“李昆侖……”
便不再理會村民,收起卦幡,頭也不回的出村去了……
李老漢一家在桃溪村的日子平淡又幸福的進行著,老來得子的李老漢夫婦,對這個獨子可謂是窮極所能,恨不得把能給的都給了他去。
轉眼間孩子已經8歲了,李夫人畢竟是官家小姐舍不得兒子和李老漢一樣在深山里一輩子務農種樹,費盡心思終于說服李老漢拿出所有積蓄,送兒子去了縣里的私塾讀書,為了能付得起學費,李老漢夫婦的苦日子更是沒個落停了……
又是五年過去了,好在兒子也沒有辜負老兩口的期望,雖說算不上飽讀詩書,但13歲的李昆侖已能自己讀書體悟,經常給父母講些自己讀到的經史典故,逢年過節甚至會有村鄰來找他求個簡單字畫掛起來招些喜慶。
在這個百十來號人的村子里,李昆侖在村民眼里儼然是個神童般的存在了。老兩口對此深感欣慰,自己無數個日夜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說不定將來兒子還能考取功名,得個一官半職光宗耀祖嘞。
一家人父慈子孝,其樂融融,日子倒也不覺的清苦了。
再過幾天就是父親李老漢的六十歲大壽了,李昆侖念著父母往日的疼愛,想給父親辦個像樣的壽誕,可家里本就清貧,加上父母這些年把日夜辛苦賺來的錢都供給自己讀書了,根本沒有余錢辦什么壽誕。李昆侖只得另行他法了。
鄰居張篾匠家有兩個兒子,張家大兒子長李昆侖幾歲雖然沒讀過什么書平時倒是對村里的孩子多有照顧,李昆侖也就熱切的叫聲張大哥。
前些天李昆侖從縣里私塾回村的時候在村口碰到了他,為人實誠的張大哥告訴李昆侖,自己昨天在山上采到了幾種罕見的草藥去集市上換了不少錢,李昆侖想起這事,也想去上山碰碰運氣,多采點藥材換來錢說不定能給父親送份拿得出手的賀禮。
心里定了主意,李昆侖吃過午飯便瞞著李老漢夫婦帶上篾刀和粗布包袱上山去了。
忙活了整整一下午,總還算有點收獲,太陽已經快下山了,幾座山的輪廓都被晚霞染的通紅,看起來亦真亦幻,李昆侖也顧不上看什么景色,用粗布包好藥材便準備下山去。
走到山腰時,突然覺得頭頂雷聲大作,天空忽然烏云密布,不一會就下起了潑盆大雨,頂上的云層不時傳出震耳的雷聲。
李昆侖有些害怕不覺加快了腳步想盡快回家去,還沒走出幾步,就見一道幾人粗的藍色閃電從云層里驚泄而出擊到了山腰的桃林方向,瞬時山搖地動,李昆侖一個踉蹌險些摔下山去。
站穩后定睛往云層里看去依舊是雷電交加,忽然云下閃過一團藍色的東西,出現的時間極短立刻就隱進烏云里不見了。
李昆侖有點懷疑自己的眼睛,那是一只從沒見過的奇特大鳥,通體淡藍色,雖然一閃而過但出現的那一刻半個天空都被它染藍了,更神奇的是這鳥被閃電擊中竟也能毫發無傷,李昆侖想起了自己看過的鬼怪雜談,莫不成讓自己碰上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
還沒等他想明白,山體又是一陣晃動,從剛才被雷擊到的地方又傳來巨大的聲響與適才一晃而過不同,這次的巨響如同千軍萬馬奔騰一般。
“這個聲音是……不好!!!”李昆侖大叫了出來,只見往日溫順的桃溪變成了暴虐的山洪朝著山下奔涌而去,桃溪明明不會流向那個方向的,莫不是剛才的雷擊讓洪水改了道。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山下剛剛還亮著幾朵亮光的村子已經被洪水整個吞沒了。李昆侖癱坐在地上,眼前突然發生的這一切,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那些往日里對他畢恭畢敬叫他小李先生的村民,鄰居家待人寬厚的張家大哥,早晨還跟自己嬉笑的父母,短短的半天里就跟著陪伴自己長大的村子一起全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