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初至武盟
武盟歷10030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武林八大世家之首的司馬世家家主司馬情天統領10000名地級武者,500名天級武者,50位齋天級,及包括司馬情天在內的5位強天級武者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盡滅排名武林八大世家之末的許家50000余口,從而打破了武盟大陸由武林八大世家司馬,南宮,西門,獨孤,李,趙,王,許統帥萬年的平衡局面,武盟大陸進入了戰亂紛爭的洗牌局面。
武盟大陸是一片無比廣闊的大陸,面積是地球總面積的10倍有余,人口100多億,八大世家司馬,南宮,西門,獨孤分座東南西北,李,趙,王,許則坐鎮東南,西南,西北及東北將最強盛的司馬,南宮,西門,獨孤分隔而開。而排名八大世家之末的許家就位于武盟大陸東北方,夾于司馬和獨孤之間,所轄人口五億余,僅相當于排名首位的司馬家的六分之一。其余世家:南宮,西門,獨孤各有二十億左右,李趙王各有十來億。但是由于武者的絕強力量,決定武盟大陸的勢力對比的因素并不僅僅考慮人口因素,更重要的是天級武者的力量對比。
武盟大陸上武者分為十級,一至五級為普通武者,以打通的經脈條數而論,通一條者為一級武者,通五條者為二級武者,通九條為三級武者,十三條為四級,十六條為五級。最后打通任督二脈全身十八條經脈俱通即跨入地級,從此內息在全身奔騰不息,無有窮盡,可活命300歲,比普通武者多活150多歲。如果能夠更進一步,感悟自然,溝通天地即可御風而翔,壽至1000,是為七級武者,又稱天級。在天級之后還有八級齋天,九級強天以及傳說中的滅天級,可以說滅天級的十級武者已經相當于大成期的修真者,只是由于沒有進一步的修煉法則而不能飛升仙界。只是要跨入十級非努力及時間就可以達到的,更重要的是機遇及悟性。而九級武者不過相當于元嬰期的修真者,可見這最后一步跨度之大之難。
除了武盟大陸上的武者,在武盟大陸的海外仙島上分布著一些修真者組成的門派,是為仙林,修真者的修煉分為開光,融合,心動,金丹,元嬰,出竅,分神,合體,渡劫,大成。
武者一般只相當于出竅期以前的修真者,修到九級也僅相當于元嬰期。除非邁出最后一步跨入十級方不遜色于任何修真者。但由于最后一步的艱難,所以武者的地位總的來說要低于修真者,而修真者在普通武者眼中已經是仙人一流了。而武林與仙林也幾乎成了兩個沒有交集的世界。
在城市的立交橋下,一個比較陰暗的角落里躺著一個人,準確的說是一個乞丐,看看他破爛的穿著,及一頭蓬松而臟兮兮的頭發就知道了,臉色慘白慘白之中又顯出一些蠟黃,一看就是重病纏身的樣子。不錯,他就是一個名叫馮多的乞丐,可在五年前他還是處在象牙塔中的天之驕子,是我們中國赫赫有名且首屈一指的BJ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高材生,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病改變了一切,他得了堪稱絕癥的白血病。
這對于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由于一個晴天霹靂,父母為了給他治病已經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可是病卻依然沒能治好,為了給他治病,他的父親甚至不遠千里跑上嵩山少林寺跪求三天三夜終于得到該寺的鎮寺寶典《易筋經》希望能夠通過內功的修煉來緩解病痛。
可是對于一個二十多歲的成年人來說,筋脈早已定型,為了緩解病痛的馮多勤修苦練卻連氣感都沒有修煉出來,隨著病痛的加深,馮多越來越絕望,看著父母日漸消瘦的臉龐和愁苦的神色,生性至孝的馮多實在是于心不忍,于是在一個普通的日子里,乘著父母親出去上班時,留下一封叫父母不要找他的信,馮多拿著僅剩的幾百塊錢坐火車南下了,這時他的身體已經快支撐不住了,最多也就一兩年好活的。但是馮多也越來越不甘心,為了活下去,他每天依然勤練《易筋經》不綴,他盼望著奇跡的發生。
可是老天依然沒有眷顧著這個過去的天才人物,生命力在他來到這個城市兩年后的今天也快耗盡了。馮多現在連轉頭的力氣都沒了,一頭枯黃而蓬松的頭發就這么耷拉著,看著來來往往的都市美女,和呼嘯而過的名牌轎車,馮多真的很不甘心,他不愿意就這么去了,他還沒有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他還沒有享受一個正常男人的權利,他的一生本應該是風風光光,他擁有別人沒有的聰明才智,本應有一個無比光明的前途,可是現在的一切都沒了,連生命都快失去,又何談其他呢?沒了,一切都沒了,馮多想著過去的人生,想著他可親的父母,慢慢的閉上眼睛,停止了呼吸。
當馮多再次恢復意識的時候,只覺得四周一片黑暗,可是卻無比溫暖,就像泡在溫泉中一樣,可是卻沒有呼吸困難得感覺。我死了嗎,難道這就是死了的感覺?馮多無比奇怪,他想睜開眼來,可是無論他怎么努力,眼睛始終是睜不開。想動一動,可是他無論怎么使勁,卻動都動不了,我怎么一點勁都沒有?失去力氣感覺實在是不好受,就像他臨死的時候一樣,那種感覺有一次都夠了,可死了之后,突然有了意識的馮多再一次體會了這種失力的感覺。不,我不甘心,馮多的心里嚎叫著。
慢慢的馮多冷靜了下來,可是他并沒有失去要動一動的渴望,只是冷靜了下來,想想辦法。馮多突然想了起來,想到了《易筋經》,盡管自己一直勤修苦練都沒有氣感,可是馮多并沒有對這個中華民族的武學瑰寶失去信心,是啊,能傳承少林一千多年的武學瑰寶怎么可能一點用都沒有呢。于是,為了擺脫這種失力的感覺,馮多又把希望寄托到了易筋經的上面,于是便按照易筋經上的行功口訣練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