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標準題庫一分一練(套裝共3冊)
最新章節: 得分點16 承運人的義務、責任承擔和免責
一、這本書有什么用?——學習效果測試器。很多人都看通關經驗,關注聽課和看書,卻忘記了做題或做題很少。而事實上,做題能力才是考試通過與否的關鍵。在考試備考的各個階段,尤其是在初期,在考生看完書后依然茫然的情況下,檢測學習效果的方法就是做題。然而,真題有限,有的過于綜合,對于剛剛入門的考生來說,無疑是“自我打擊”;有的過于熟悉,對于“幾度春秋”的考生來說,看到題目就能猜出答案。于是,高質量的專業性模擬同步練習題就成為考生備考的首選。此外,“題海戰術”雖然遭到很多詬病,但對于復習階段比較長時間的考生來說,看書和聽課的疲勞需要用做題來提神,也是“記憶”中“憶”的要求。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把不成體系的知識性內容轉化為考試得分的能力,考生就只是一個知識容器而不是得分利器,這也解釋了“題海戰術”受人推崇的原因。于是,本書就“橫空出世”了!它采用“同步練習”的方式,實現“重要考點一練得一分”,把考生之前的知識轉化為考試得分能力。我們認為,具有強相似性的仿真題是考生查漏補缺的好方式!二、這本書要怎么用?——個性化糾錯本。本書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建議考生每天特別安排1小時左右時間,嚴格按照當天的復習進度和復習內容,努力排除一切干擾因素,滿打滿算地在休息前完成當天復習知識的回顧和鞏固,實現“學而時習之”。只要做到每周50題的量,考試就如囊中取物。本書認為,考生不應為測試而測試,終極目標是找到錯誤的原因,建立個性化的“糾錯本”。而一個題目出現錯誤,無非有以下幾種情形:第一,題目沒有看清楚,把選說法錯誤的選項看作選說法正確的選項。這個問題很好解決,解決方案如下:在題干中看到選說法錯誤的時候,就在“錯誤”兩個字上打一個“×”,然后,判斷各個選項,如果說法錯誤,在選項前也打“×”,如認為“A”項說法錯誤,就在“A”上標出“×”。無論是單選、多選還是不定項,凡是打“×”的都是要選的選項。這個是經過無數考生實踐過的簡易方法,我們也希望通過此方法能夠杜絕此類“低級錯誤”。第二,題目讀懂了,選項也看明白了,但是找不到兩者的聯系。也就是說,相關的知識點之前背誦過,但是到考試的時候遺忘了或者混淆了。在這種情況下,考生應當結合本書的參考答案及其解析,加強其知識點和法條的記憶。由于本書中的題目絕大部分是根據五年以上考試真題都考查過的考點來命制的,因此,考生必須對本書中自己還不夠熟悉的知識點進行強化記憶,為攻克2018年試題中相同的考點、類似的考查方式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三,看到題目后,發現這個題目的考點是知識的盲點,即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那么,這個考點很有可能是2018年的新增考點而考生卻沒有關注!根據“新增考點就是考點”的考試規律,如果考生對2018年的新增考點并不是很熟悉的話,就必須進行彌補。畢竟,每年新增考點在真題體現有100多分。為此,本書特別編制了大量以2018年新增考點為考查對象的試題[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法》《行政訴訟法解釋》《公司法解釋(四)》等],以應對考試中的新增考點。特別指出,本書所有解析,都是根據2018年新法規進行解析,包括近日公布的《憲法修正案(五)》以及一系列新通過的司法解釋等。三、這本書有什么特色?——解析詳盡,主觀題無憂。目前市面上練習模擬題絕大多數詬病是“解析不詳盡”,有的甚至沒有解析,讓考生白白浪費時間,本書2018年版突出的特色就是“解析詳盡化”,要求至少80%的試題的解析在200字以上,并且要求逐項解析,足見作者的誠意!本書試題編制嚴格按照當年新大綱對考試試題分布的要求,結合作者多年的授課經驗,直擊重點、突破難點和網羅新增點,讓考生從識記到精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從2014年版開始,根據考生的需求,除了客觀題的練習外,還把考試中得分不易、準備較難的主觀題單獨成卷。取名《主觀題考前必做50題》。50題的編排方式受到了廣泛的追捧,更是在2015年、2016年司法考試中連年命中試卷四的考點!每年主觀題的突破“瓶頸”大都在于時間不夠,考點偏難等,而真正的原因是“缺乏訓練”。很多考生在進入主觀題考場時連一道主觀題都沒有完整的書寫過,怎么可能得高分?在本次修訂中,作者選取了50道與真題難度相當、考點分布均勻、答案解析詳盡的主觀題作為本書的亮點內容。希望考生能在考前認真做完這50題,打破主觀題“瓶頸”。這里強調一下,一定要嚴格按照答題要求進行“書寫”,然后“逐字”與參考答案進行核對,發現自己在答題中的缺失。千萬不能在想象中做主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