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中國法理學的探索
最新章節: 附錄2 朱景文教授指導的碩士學位論文、博士學位論文和博士后出站報告
《中國法理學的探索》是作者歷年作品的精選集,涵蓋了作者自1980年以來在法理學、比較法總論、法社會學和立法學領域的探索。改革開放以來,作者對中國法理學的探索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法學研究以“人治與法治”“法的階級性與社會性”“法的階級性與繼承性”為中心開展了大討論,對于沖破“左“的思想,特別是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的“左“的桎梏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當時情況下,特別是在“文革“和蘇東劇變以后確實面對著馬克思主義還剩什么,馬克思主義還靈不靈,它的基本原理是否還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問題。第二個階段是把西方理論運用到中國的場域,用它們來詮釋中國現實,進而證實或證偽西方理論。一方面它使新時期中國法學的發展能夠借鑒更廣泛的外來學術資源,使新時期中國法學走出封閉僵化,走向世界;另一方面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也個時期學界一部分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法學失去自信。第三個階段是2000年以后,經過前兩個階段的醞釀、準備和反思,不少中國學者都感到,現在是提出中國自己的理論的時候了。收集到《中國法理學的探索》中的文章很多都是這個新階段的作品,包括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的重新思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法治理論、法社會學研究、法治評估、比較法社會學的建構、法律與全球化以及建立在中國立法實踐基礎上的立法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