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日本:生存的藝術
最新章節: 致謝
對經歷了地震、海嘯和核泄漏“三重打擊”的日本來說,2011年注定是無比艱難的一年,這暴露了日本人對地殼不穩定性、經濟脆弱性和政治改革必要性的長期擔憂。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前主編、《金融時報》東京分社的前社長戴維?皮林對日本社會的探索便始于此。作者將這些歷史事件作為這本書的開頭,以2019年日本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結尾,幫助我們探察和理解這個國家的過去。他在書中探討了日本的精神、社會、經濟及政治生活,從而細致展現了這個經常被誤解的島國及其人民。曾任駐日記者長達7年的他采訪了日本各個階層的群體——政界大人物、知名藝術家、實業家、年輕人、老年人、主婦等,深入日本人的文化矛盾、焦慮、野心以及生存策略,以敏銳的文化鑒賞力描繪出一個立體而多面的日本。這種獨特而復雜的文化曾讓日本民眾展現出驚人的韌性,帶領他們走出困局,令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之一,卻也暴露了其脆弱之處,讓一部分日本人滑向“迷失”。增長該不該成為壓倒一切的追求?衰退就意味著死亡嗎?就日本的情況,作者提出這樣的問題。面對生存和發展的問題,我們將從《日本:生存的藝術》這本書中獲得多重靈感和反思。
因版權原因待上架

品牌:中信出版社
譯者:張巖
上架時間:2020-01-03 15:36:4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