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記
最新章節
- 第25章 如來佛祖傳真經 回歸東土成正果
- 第24章 元宵觀燈被妖擄 四星合捉犀牛怪
- 第23章 誤中分瓣梅花計 行者剿滅豹子精
- 第22章 唐僧身陷無底洞 托塔天王降鼠精
- 第21章 勇闖八百獅駝嶺 魔王肚里展神通
- 第20章 八戒被擒盤絲洞 繡花針破黃花觀
第1章 靈根孕育美猴王 參訪仙道得真傳
導讀
這一章主要交代了本書最有個性的主人公孫悟空的身世來歷。他是天地精華所生,得到菩提祖師的教誨,有了神奇的身手并且結下了深厚的佛緣。從這一章節中讀者可以看到孫悟空可愛好動的性格,他可親可愛,讓人心生喜歡。
遠古時候,天地相連,混沌一片。盤古開天辟地后,經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分為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
話說東勝神洲有一個傲來國,東臨大海。海中有座名山,喚作花果山,自創世之初即立于此地。該山奇花不凋謝,仙桃常結果,百川在此匯,四面景色新,真個好山!
山頂上有塊仙石,高三丈六尺五寸,周長二丈四尺,上有九竅八孔。這仙石接受日精月華,天長日久便有了靈性,內育仙胎。
一日,仙石迸裂,產出一個石卵,形似圓球,遇風化作一只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立時便會爬會走,向四方拜了幾拜。
這石猴抬頭望天,兩眼放出兩道金光,直沖天庭,驚動了玉皇大帝。玉帝命千里眼、順風耳打開南天門觀看,才知道是石猴問世。玉帝放下心來:“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怪。”
那猴在山中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與狼蟲結伴,與虎豹為群,夜宿石崖下,朝游峰洞中。
一日,天氣炎熱,群猴在松蔭下避暑。他們跳樹攀枝,采花覓果,拋彈子,玩沙窩,擠的擠,拉的拉,自在玩耍。玩了一陣,群猴去山澗中洗澡,見澗水奔流,似滾瓜涌濺。眾猴道:“不知這水從何而來。今日無事,循著源流,耍個痛快。”于是拖男挈女,呼兄喚弟,齊奔源頭,原來竟是一道飛瀑。那瀑布似一派白虹,又如千層雪浪,簾幕般瀉掛而下。
有猴道:“哪個有本事的,鉆進去尋出源頭,且不傷身體,我等就拜他為王。”連呼三遍,忽從群猴中跳出一個石猴,高聲應道:“我去!”
只見石猴閉眼蹲身,縱身一躍,跳入瀑布泉中。睜眼看時,里面無水無波,明明朗朗有座鐵板橋。他欠身上了橋頭,但見石床石凳,鍋臺爐灶,樣樣齊全,修竹梅花,搖曳生姿,渾然一處人家。橋中有一石碣,上刻:“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猴喜不自勝,急忙返身跳出水外,連呼:“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里面的情形。石猴一一道來,招呼大家:“真個是我們的安身之處。里面甚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等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的氣。”
眾猴個個歡喜道:“你帶我們進去!”石猴叫道:“都隨我進來。”又跳進水中。有膽大的猴子緊隨其后,膽小的抓耳撓腮一陣兒,也跳了進去。眾猴跳過橋頭,便搶盆奪碗、占灶爭床,鬧騰起來。
石猴端坐高處道:“列位,你們方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且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兩番進來出去,為各位尋得安身成家之處,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立刻按長幼順序列隊,拱身禮拜,高呼:“千歲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稱為“美猴王”。領著群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不入飛鳥之群,不歸走獸之類,自在逍遙。
一天,美猴王正與群猴快活地吃喝,忽然掉起眼淚來。眾猴忙問:“大王為何煩惱?”猴王道:“我等現在雖然不伏麒麟轄,不受鳳凰管,自由快活,但總有年老身衰之時,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豈不枉活一世?”眾猴聞聽此言,個個掩面悲啼。
忽然,一只通背猿猴跳出來,高聲叫道:“這世上只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管。那就是佛、仙、神圣。他們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
猴王一聽,滿心歡喜:“我明日就下山,云游天涯海角,一定要訪此三者,學一個長生不老。”
次日,眾猴采仙桃,摘異果,為猴王設宴送行。痛飲之后,猴王登上木筏,以竹竿為篙(gāo,撐船的竹竿),告別眾猴,漂進汪洋。
連日東南風將木筏送到南贍部洲地界。猴王棄筏登岸。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挖蛤、淘鹽,猴王走過去,做鬼臉,耍把戲,嚇得人們丟筐棄網,四散奔逃。他捉住一個跑不動的,剝下衣裳,穿在自己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行走市井,學人禮,講人話。朝餐夜宿,一心訪問佛仙神圣。
一晃八九年過去了,猴王參訪仙道,始終無緣遇到。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便自己做個木筏,漂洋過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
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林木幽深的高山。猴王在山中遇見一個砍柴的樵夫,便上前問詢哪里是神仙住處。樵夫答曰:“此山叫作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位神仙,名叫菩提祖師,門下徒弟不計其數。”
猴王辭別樵夫,前行七八里遠,果然望見一座洞府。門外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仙鶴鳴叫,鳳凰飛翔,真乃靈福之地。猴王見洞門緊閉,靜寂無人,不敢貿然敲門。于是跳上松樹枝頭,摘松子吃著玩。
過不多時,只聽得吱呀一聲,洞門打開,走出一個相貌清秀的仙童。猴王趕緊跳下樹來,上前躬身行禮。仙童笑道:“我師父叫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正是我。”童子道:“你跟我來。”
猴王整整衣服,隨童子走進洞天深處,直到瑤臺之下。菩提祖師正端坐臺上,兩邊侍立著三十個小仙。猴王倒身下拜,連呼“師父”。祖師問:“你是哪方人士?”猴王答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士。”祖師道:“東勝神洲與此處隔著兩重大海,你怎么能到這里?”猴王叩頭道:“弟子漂洋過海十數個年頭才訪得此處。”祖師又問:“那你姓什么?”猴王道:“我是石頭里長的,無父無母,沒有姓。”祖師便道:“看你相貌像個猢猻(hú sūn,一種猴子),取‘猻’字去掉獸旁,你就姓‘孫’罷。”
猴王滿心歡喜,朝上叩頭:“好!好!師父慈悲,再賜我個名字罷。”祖師道:“你是我第十輩徒弟,剛好排到‘悟’字輩,我就給你取個法名叫‘孫悟空’好嗎?”猴王笑道:“好!從今往后我就叫孫悟空了!”
自此,孫悟空每日與眾師兄一起講經論道,習字焚香,灑掃庭院,挑水擔柴,不覺過去六七年。
一日,祖師登壇講道,孫悟空聽得高興,忍不住抓耳撓腮、手舞足蹈。祖師問他:“為什么不好好聽講?”悟空答道:“請師父恕罪,只因弟子聽到妙處才得意忘形。”祖師問:“你來洞中多久了?”悟空道:“弟子只記得山后桃樹上的桃子已被我吃了七次了。”祖師道:“這么說來你已來此地七年了。如今你想跟我學什么道術呀?”悟空道:“但憑師父教誨。”
于是祖師將各類道術一一說來,悟空聽說這些道術不能讓他長生不老,就都答以“不學,不學”。祖師跳下高臺,手拿戒尺,指定悟空道:“你這猢猻,這也不學,那也不學,到底想怎樣?”說罷走上前,在悟空頭上打了三下,然后倒背雙手,撇下大伙兒走入里面,將中門關上了。眾人個個驚懼,紛紛責怪悟空。悟空一點不惱,只是滿臉賠笑。
當晚,悟空閉眼假睡。約到子時前后,他輕輕起身,走到后門。后門半開半掩,悟空進門走到祖師寢榻之下,見祖師朝里睡著,就跪在榻前。
過了一會兒,祖師醒來。悟空叫道:“師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時。”祖師披衣盤坐,喝道:“你這猢猻,不睡覺跑到我這里干什么?”悟空道:“師父今日在壇前打我三下,又背手走入里面,將中門關上,是暗示弟子三更時分在后門秘傳我法術。”祖師心里歡喜:“這廝果然聰明。”于是對悟空道:“你既有緣,識得我的暗謎,我便傳你長生妙道也。”
悟空叩頭謝了,洗耳恭聽祖師傳授口訣,用心記住。天色已白,悟空悄悄回到寢室,眾人還在睡呢,不知他已得了好事。
過了三年,祖師對悟空道:“每隔五百年,天將依次降雷災、火災、風災,你如果能躲得過這三災,才能壽與天齊。”
悟空一聽,毛骨悚然,叩頭禮拜道:“萬望師父垂憫,傳給我躲避三災之法。”祖師道:“也罷。我這里有三十六般變化和七十二般變化,你要學哪一般?”悟空道:“弟子愿學多的。”祖師道:“既如此,上前來,傳與你口訣。”于是祖師附耳低言。悟空當下學了口訣,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成了。
一日,祖師讓悟空試試飛舉騰云之術。悟空縱身一躍,跳離地有五六丈,踏云霞而去,往返三里遠近,落回地面。祖師笑道:“你這只能算爬云。將四海之外,一日都游遍,才算得上是騰云。”悟空聽了,叩頭道:“好人做到底,師父索性將騰云之法也傳給我罷。”祖師道:“那我就傳你個‘筋斗云’罷,一筋斗就有十萬八千里呢。”
這一夜,悟空運神煉法,學會了筋斗云。
春去夏來,一日,眾人問悟空:“師父傳與你的變化之法,你都會了嗎?演給我們看看。”悟空抖擻精神,賣弄手段道:“眾師兄請出題。”眾人說:“就變棵松樹罷。”悟空念動口訣,搖身一變,變作一棵松樹。眾人鼓掌大笑。
喧鬧聲驚動了祖師。祖師出門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修行之人!”待問明究竟后,祖師道:“悟空,這個功夫,怎可在人前賣弄?我也不罰你,你從哪兒來便回哪兒去罷。”悟空流淚請罪:“師父,我離家已二十年了,雖然想念兒孫,但尚未報答師父的厚恩,不敢離去。”祖師道:“哪有什么恩義?你不惹禍連累我就好了。”
悟空無可奈何,只得拜別師父。祖師道:“你以后無論怎么惹禍行兇,絕不許說是我的徒弟!如若說出半個字來,我便讓你萬劫不復!”悟空道:“我只說是我自己學會的就是了。”
悟空謝過師父,念個口訣,駕起筋斗云,不消一個時辰,便看見花果山水簾洞。悟空按下云頭,開口叫道:“孩兒們,我來了。”那花草樹木叢中跳出無數大小猴子,將他圍在中間叫道:“大王,你怎么撇下我們去了這么久?近日有個混世魔王要強占水簾洞,他搶了很多東西,還擄走了許多子侄!”
悟空大怒:“待我尋他報仇!”說罷,將身一縱,一路筋斗,直至混世魔王所居的水簾洞前。聽小妖報信后,魔王披掛出洞,迎戰悟空。那魔王身高三丈,手執利刀,十分兇猛。悟空赤手空拳斗他不過,于是拔一把毫毛,丟在口中嚼碎,朝空中噴去,叫一聲:“變!”隨即變出二三百只小猴,前踴后躍,把魔王圍繞,抱的抱,扯的扯,摳眼睛,挖鼻子,打成一團。悟空趁機奪了魔王的刀,分開小猴,照著魔王的腦門,一砍兩段。然后率眾殺進洞里,將大小妖精全部剿滅,救出被擄的眾猴們。
悟空身子一抖,把毫毛收回身上,然后念聲咒語,駕陣狂風,將眾猴帶回花果山。猴兒們個個歡喜,都奔進水簾洞,簇擁著向悟空行禮。
悟空講了自己拜師學成的經過,眾猴齊聲道賀。悟空笑道:“小的們,如今我姓孫,法名悟空。”眾猴鼓掌道:“大王是老孫,我們都是二孫、三孫、小孫——一家孫、一窩孫了!”于是舉杯歡慶,合家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