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生擾擾不見長安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楔子
大慶朝,建安三十二年六月初八。
時值盛夏,分明已至正午時分,天卻陰沉的厲害,長安城里吹起了風,不再是平常夏日清風的涼爽,反而讓人覺得刺骨,朱雀大街上,行人都不免裹緊身上的袍衫,加快了腳步。平常來往行人的主街道,今日卻出現了大批的金吾衛,朱雀街中最大的顧氏府邸此刻被金吾衛圍的水泄不通,有膽子大的人湊到了前面去看,似乎瞟到顧家門口的轎子下來了一個明黃色的身影。
顧府中絕大部分人都站在了院子里,偌大的院子在上百口顧家人的映襯下,顯得有些擁擠,為首站著的老者穿著一身玄色衣裳,衣服上還繡著云紋,在迎風吹拂下,顯得形銷骨立。
他正對著的主屋廊下,坐著的是當今的掌權者,衣服上的龍紋在陰暗處尤為明顯,奇怪的是坐著的人明明已經年逾花甲,看起來卻好似只有四十余歲,臉上還泛著不正常的紅暈。
等到金吾衛將顧府中所有人都帶到院子里,廊上的人開了口:“顧靈昱,你可知道我為何在這里?”到底是在宮中浸淫多年,話語中都帶著上位者的冷漠和威脅。
“老臣不知。”為首的老人不卑不亢的回話。而且他并沒有跪下,他身后的顧家人也沒有一人跪下。
“哦?你不知,那就給你說道說道,朕半月前親封的天師因何而死?”納蘭宸似乎絲毫不在意顧家人的不尊。
“圣上所謂的天師不過是個懂點歪門邪道的假道士,他蠱惑圣上,暗施邪術,本就是罪該萬死,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臣知道那道士所謂的長生不老術是以活人之血為藥引,妖術傷天害理,倒行逆施,本就不該存在于這世上。”
納蘭宸聽到這番話,眼里有些震驚的情緒,但很快就平復了下來,接著說:“就算此人真的如你所言,你也無權先斬后奏!”
顧靈昱聽完這話卻冷笑了兩聲“呵,圣上今日這番陣仗,莫不是真要拿這等事與我治罪不成?”
“顧靈昱,你在朝為官多年,也是個聰明人,朕不與你繞彎子,聽說你手下人前些日子發現了一種命名為火藥的武器,說是威力巨大,可挖山造渠,你將此物獻與朕,可免你知情不報的死罪,如若你能將顧氏的情報網交給朕,朕也可保你子孫無虞。”納蘭宸的話恩威并施。
“圣上既知其威力巨大,便要知道此物不可控,若用于戰場太容易傷及無辜,我是斷不能交出,至于顧氏的情報網,歷來都是顧氏家業,我若交出,那是愧對先祖,且先帝有令,我顧氏的東西由顧氏自己決定。”
納蘭宸用力地拍了椅子的扶手,臉上青筋暴起,“顧靈昱!如今在位的是我納蘭宸,不管先皇曾經給過你們顧氏什么許諾,今天在這你只有兩條路,要么交出火藥和情報網,要么,不日之后,你們顧氏就會以竊取情報出賣國家的名義株連九族。”
“呵,真是可笑,我顧氏一族效忠大慶多年,竟會死在賣國的名義下,納蘭宸,我知道你忌憚我顧氏已久,就算沒有火藥,你也會另尋借口,若不是先皇有托與我,要保大慶百年,我早就退隱...罷了,死我一門數百人,總比不計其數地傷及無辜要好,唯獨,就是對不起我顧家人。”顧靈昱背過身去,向身后的人們抬手一拜,說道:“是老夫對不住你們!”身后的所有的人其實已經知道了接下來必死的命運,卻沒有人哭喊,就連幾歲的稚子,也像明白了自己的立場,勇敢地挺直脊梁。
人群中不知是由誰帶頭喊了一聲:“為安天下而死”,接著所有的顧氏族人也都齊聲高喊:“為安天下而死!為安天下而死……”聲音響徹天空,經久不息,就是旁邊的金吾衛也都有所動容。
納蘭宸看著這番景象,說道:“朕給過你機會。”然后起身走到主屋,背過身去,將左手抬起說:“動手吧。”
無數的箭從四周飛涌而至,帶起了一汩汩鮮血,只是瞬息之間,就帶走了數百條鮮活的生命。這場屠殺的最后,是顧靈昱在鮮血成河尸橫遍野的顧府中大喊:“納蘭宸,大慶氣數將盡!”
天空愈加陰沉,滾滾的烏云像是突然聚集在長安城的上空,沒有任何征兆的就嘩嘩下起了暴雨,
“擺——駕——回——宮——”隨著老太監尖細的嗓音,也宣告著曾經輝煌的顧府徹底消亡。雨勢變得更大,沖刷著沾滿鮮血的人,像是訴說著數不盡的冤屈,鮮血染紅了每個人的衣衫,染紅了腳下的路。
是夜,御書房中。
“兒臣參見父皇。”
“起來吧,讓你辦的事情如何?”
“回父皇,兒臣已經照您的意思宣旨下去,說是經驃騎大將軍紀凌舒查實,顧氏一族竊取我朝情報予以外邦,處以株連九族之刑,紀凌舒在此事有功,封之以定遠侯爵位。”
屋子中坐著的人終于抬起頭來,說:“做得不錯。”
底下站著的人繼續弓著腰道:“兒臣有一事不明。”
納蘭宸招招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據兒臣所知,紀將軍與顧府長子交好,況且他也未參與此事,兒臣怕……”
“顧氏滅門這件事皇家必不能摻手,總要找個替朕出手的,朕手里握著上官玥,紀凌舒翻不出什么大浪。你不必擔憂,再者……就算朕不久于人世,你手里只要握著上官家,紀凌舒必然會永遠保守這個秘密。”
本來弓著身人聽到這話立刻跪了下來,“父皇身體康健,還要活百年千年,兒臣不敢有所逾越。”
納蘭宸起身走到窗邊,在月光下顯現出了六旬老人應有的佝僂姿態。“那顧靈昱倒是有一言未說錯,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我作為天子,更不應該幻想什么,如今看來,我沒多少時間了。”
“父皇……您”納蘭哲聲音有些顫抖。
“你不必多說,哲兒,我鏟除顧氏,是怕他日益權大,動搖你的地位,雖說顧靈昱還算忠心,但免不了其他人有想法,顧氏的情報網不可控,必會成為你今后的威脅。你日后就算沒有顧氏的能力,也要牢牢掌握住大慶,不要辜負為父一番苦心”。
納蘭哲向身前的人重重叩首,“兒臣明白,多謝父皇。”
“退下吧。”納蘭宸的聲音透露著疲倦。
身后的人退了出去。
納蘭宸看著桌上搖曳的燭火,仿佛看到了今日顧府的慘狀,腦海中不斷回響著顧靈昱說’大慶氣數將近’的話,他似乎感到了一絲后悔,卻又不愿否認自己的做法有何不對。
他口中喃喃念著:“若是放過顧家,我納蘭氏才會江山不保!”這話像是安慰了他自己,把他心里的愧疚也徹底驅散。
長夜仍舊靜謐,偶爾有幾聲蟬鳴,人人安睡的長安城中又有誰會去在乎,這些所謂的通敵叛國背后真實的故事。
建安三十二年七月十九,納蘭宸駕崩。儲君納蘭哲繼位,改年號為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