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患了子宮肌瘤可能會有的一些表現
月經改變
如何識別月經的正常與異常
月經正常與否,應從以下幾方面分辨:
1.月經周期:月經周期的長短雖因人而異,但每位婦女的月經周期應當相對恒定,有自己的規律性。如果周期長短相差很大,那就不正常。
2.月經持續時間:每次行經日數大多在3到5日,正常范圍為2到7日。倘若出血時間過長,當然異常。
3.經量:為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總失血量為30到50毫升左右。如果大于80毫升,為月經過多,屬病理狀態。
4.經血特征:經血不凝、呈液態居多,偶見細小顆粒。如果出現大凝血塊,肯定出血過多,有問題。
5.經期反應:無論是局部的還是全身的經期反應,都很輕微,要是癥狀嚴重,影響學習和工作,那就異常,必須就醫檢查。
子宮有肌瘤,月經就會改變嗎
月經改變是子宮肌瘤的最常見癥狀,也可能是子宮肌瘤發出的最早信號。不同類型的子宮肌瘤,其臨床表現不同。子宮有肌瘤,月經不一定改變。需知子宮肌瘤可發生于子宮的任何部位,肌瘤所在部位不同,對月經的影響有異。
子宮肌瘤為什么會導致月經改變
單純由子宮肌瘤引起的月經改變,主要表現為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子宮出血。在月經周期中,首先是在腺垂體卵泡刺激素的作用下,雙側卵巢內皆有成批原始卵泡生長發育并分泌雌激素使子宮內膜增生;繼而,一個優勢卵泡脫穎而出,在腺垂體卵泡刺激素及黃體生成素的協同作用下,成熟排卵,留下空殼變成黃體。黃體繼續分泌雌激素,主要產生孕激素,使增生的子宮內膜發生分泌變化,準備迎接可能駕臨的貴賓受精卵。如果排出的卵子,未遇精子,黃體分泌的雌、孕激素達到一定量,即反饋抑制下丘腦腺垂體的分泌活動。由于腺垂體分泌的黃體生成素迅速減少,黃體自行萎縮,不再產生雌、孕激素,已發生分泌變化的子宮內膜失去支持就全面崩潰,壞死、脫落、血管破裂出血而“月經”來潮。與此同時,下丘腦腺垂體因所受的抑制解除,重新活動,左右卵巢里又有原始卵泡開始發育并產生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重新生長,修復創面而流血停止。
下腹部腫塊
子宮肌瘤在哪些情況下會表現為“腹塊”
子宮肌瘤會不會以“下腹部腫塊”姿態出現,取決于肌瘤的大小及類型。子宮肌瘤絕大多數發生在子宮體部。子宮體前壁的肌壁間肌瘤,若向漿膜面發展,演變成漿膜下子宮肌瘤,越長越大、突出表面時,無論是單個還是多個“下腹部腫塊”,都可能是最早出現、甚至為唯一的征象,子宮體側壁的肌壁間肌瘤向闊韌帶內發展,子宮體與肌瘤兩者橫連,休積較大,亦易形成“下腹部腫塊”而被發現。
怎樣的下腹部腫塊提示子宮肌瘤
如果患者摸到下腹部正中有個小小的、扁扁的腫塊,有可能是被巨大宮頸肌瘤推出盆腔的子宮體,尤其還有膀胱、直腸壓迫癥狀者。
白帶異常
女性怎么會有白帶
所謂白帶,是女性陰道里流出來的液體,亦即陰道排液。正常情況下,陰道排液呈白色,時而具有黏性,能拖長如帶狀,故稱白帶。
白帶與月經有關嗎
白帶與月經,“一白一紅”都是女性特有的正常生理現象。女性一般在青春前期,當卵巢內開始有原始卵泡發育并分泌雌激素而促使內、外生殖器和乳房發育時,即有少量白帶。白帶的出現宣告青春期開始。女性先有白帶,后來月經,此時的白帶以陰道黏膜的滲出液及脫落的上皮細胞為主,呈白色、稀糊狀,無氣味。女性一旦進入青春中、晚期,卵巢逐漸發育成熟而有排卵,白帶的質與量即隨月經周期變化。其量的多少與雌激素水平及盆腔、子宮的充血程度有關。
白帶有何功能
雖說白帶與月經都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然而,白帶尚有月經所無的生理功能。成年女子陰道的長度和寬度增加,陰道黏膜出現很多橫行皺襞,構成陰道黏膜的細胞增生,層次增多,并且細胞內有較多的糖原積聚。糖原隨液體滲出,在陰道內正常寄生菌乳酸桿菌的作用下,酵解成乳酸,使陰道內環境呈酸性,從而能抑制由外界侵入的致病菌的生長。
白帶除了具有防御細菌入侵上生殖道的第一功能以外,附帶還有潤滑陰道,有利于性生活進行的第二功能。
什么叫白帶異常
如果白帶的色、質與量發生異常改變,稱為白帶異常。白帶異常可能僅僅表現為量的增多,更可能同時有性狀方面,即色、質或氣味的改變。不同疾患引起的白帶異常不同。
子宮有肌瘤,白帶為何會異常
子宮體肌壁間肌瘤長大,導致子宮內膜面積增加、腺體增多;壓迫子宮內膜靜脈,導致子宮內膜充血,均使內膜分泌物增多而白帶量增多。子宮體贅生黏膜下肌瘤時的情況相同,內膜面積增加、腺體增多而分泌物不斷,亦引起白帶量的增多。
壓迫癥狀
什么叫壓迫癥狀
一些子宮位于骨盆腔中央,介于膀胱與直腸之間,又“躲”在乙狀結腸下,彼此間關系密切。在這樣的處境下,如果子宮贅生肌瘤,長大到一定程度,能不擠壓鄰近臟器、周圍組織嗎?由此而引起的種種主觀感覺或客觀征象,稱為壓迫癥狀。
患者為何常有腰酸背痛、下腹墜脹
子宮肌瘤無論長在什么部位、屬何種類型,只要個兒小,大多無明顯癥狀。要是肌瘤持續生長,必然伴有子宮血流增加和盆腔充血,兩種變異均刺激骨盆神經叢;子宮因贅生肌瘤而體積增大、重量增加,尤其當肌瘤位置低,長在子宮體下部、子宮頸或在闊韌帶內時,子宮盡管有4對韌帶支持,必將從原位有所下移而壓迫骨盆神經叢,引起腰酸背痛及下腹墜脹感,并在久坐、久立、久行、勞累后加重。
不孕
何謂“不孕”
按國內標準,凡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共同生活2年之久而未受孕者,稱為“不孕”。
受孕過程有多復雜
受孕過程實在復雜,先從“巧遇在期中”說起。每個月僅有1次排卵,排出的卵子又如此短命,因此,準媽媽得以上任的關鍵在于掌握排卵日,讓卵子與精子能“巧遇在期中”。再講“獨占鰲頭”經過。精子與卵子相遇途中真是障礙重重,與卵子結合又需能耐。喜相逢的結果是獲能精子中的一個佼佼者,戰敗群可雄,獨占鰲頭,穿過卵子外面的透明帶進入卵子,一方面會自身尾部脫落,頭部核膜消失,留下一個光溜溜的細胞的核;一方面刺激卵子完成再次成熟分裂,細胞核變成卵原表核。兩性原核融合,所形成的那個新細胞,稱為“受精卵”或“孕卵”,一個新生命由此開始。兩性原核融合的過程,稱為“受精”。
怎樣的子宮肌瘤會造成不孕
胚泡侵入子宮內膜的過程,稱為受精卵“植入”或“著床”。這又是個極其復雜的過程,乃受孕的最后一道關口。試問如果子宮體肌瘤在肌壁間長大到使子宮體腔變形,或子宮體腔內有黏膜下肌瘤占位,能不妨礙受精卵著床嗎?受精卵不能植入子宮內膜,必然夭折,精子與卵子的巧遇,豈不枉然!
子宮肌瘤是怎樣導致不孕的
子宮肌瘤導致不孕可有以下幾種情況:
1.較大的子宮肌瘤可使宮腔變形,不利于精子通過,以及妨礙受精卵著床和胎兒發育。
2.生長在子宮角附近的肌瘤可壓迫輸卵管開口處,造成阻塞。
3.生長在闊韌帶內的肌瘤可使輸卵管拉長扭曲,管腔擠壓,影響其通暢,或使卵巢變位,卵巢與輸卵管間距離增寬,妨礙輸卵管傘端的拾卵功能。
4.生長在子宮頸部的子宮肌瘤可壓迫子宮頸管。阻礙通道或改變子宮頸口的朝向,使之遠離后穹隆部的精液池,不利于精子進入子宮頸口。
5.生長在子宮腔內的黏膜下子宮肌瘤,猶如宮腔內放置了一只球形的宮內節育器,妨礙生育。宮腔表面的內膜缺血、壞死、萎縮,也不利于受精卵著床。
6.子宮肌瘤可使子宮收縮的頻率、幅度及持續的時間高于正常基線,干擾受精卵著床或者著床后發生流產。
繼發性貧血
什么叫繼發性貧血
導致貧血的原因不外乎紅細胞生成少、紅細胞破壞多或損失多。紅細胞的壽命大約為120日。衰亡的紅細胞不斷被清除,而骨髓內制造的紅細胞則源源不斷地釋放至血液中進行補充。兩方面的數量大致可相當,血液中的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從而得以維持相會對穩定。鐵、葉酸等是紅細胞生成不可缺少的原料,當這些物質缺乏時,紅細胞生成發生障礙,必然造成貧血。最簡單的貧血原因是急性或慢性失血,以致紅細胞損失過多,由于急性、慢性失血過多造成的貧血,稱為繼發性貧血。
月經血臟不臟
每個月從子宮流出的血液從本質來說,它與鼻子、牙齦等身體任何部位流出的血沒有區別。只因為月經血是從“下身”流出來的血,才莫明其妙地被扣上了頂“齷齪”帽子,請想想在生理性閉經狀態下,如孕期、哺乳期、絕經期,在子宮內循環的血液上哪兒去了?還不是流入體循環了!再想想月經過多的人,怎么會臉色蒼白、心悸、脈搏細速、血壓降低,發生貧血甚至昏厥過去。所以,月經血絕對是干干凈凈的血,不是臟血。需知女性易于罹患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就在于月月要失血。
哪些類型的子宮肌瘤會造成貧血
大的肌壁間肌瘤使子宮腔擴張而子宮內膜面積增大、子宮收縮不良,導致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甚至子宮不規則出血。黏膜下肌瘤對月經的影響與肌壁間大肌瘤相同,一旦發生壞死、潰瘍、感染,則引起持續性或不規則出血、膿血性排液。漿膜下肌瘤、肌壁間小肌瘤常不影響月經。闊韌帶內肌瘤、宮頸肌瘤與月經無關。
子宮肌瘤的變性
肌瘤怎么會變性
絕經后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低落,子宮的血流量隨之減少,肌瘤的血供相應減少;漿膜下肌瘤如果蒂部狹小,處于慢性血供缺乏狀態,皆易發生肌瘤變性。
肌瘤可能發生哪些變性
子宮肌瘤由于血液供應發生障礙而營養不良,可發生各種各樣的變性:透明變性、水腫變性及囊性變、紅色、鈣化、脂肪變性、肉瘤變。
子宮肌瘤的并發癥
哪種子宮肌瘤會發生扭轉
肌壁間肌瘤向子宮漿膜面生長,與漿膜層接觸并向宮外突出,即形成漿膜下肌瘤。隨肌瘤的繼續發展,突出子宮表面的程度不同。有時,僅有一蒂與子宮肌層相連,成會為帶蒂漿膜下肌瘤,營養由蒂部血管供應。急性腹部劇痛而肌瘤因蒂內血管循環阻斷而發生急性缺血性梗死、表面血管破裂發生腹腔內出血。
哪些子宮肌瘤最易繼發感染
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間肌瘤如不影響受精卵植入,無論妊娠的結局是流產、早產或足月產,均可因并發流產后、早產后或足月產后子宮內膜炎而受累繼發感染。帶蒂漿膜下肌瘤,倘若蒂細而血供不足,易發生變性、壞死而與鄰近腸管粘連,以致受腸道內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