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前言

蕭紅(1911—1942),原名張迺瑩,黑龍江呼蘭(今哈爾濱市呼蘭區)人,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蕭紅出生于黑龍江省呼蘭河畔的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與父親也始終疏遠,唯與祖父親近,在祖父以古詩為主的啟蒙教育下,她從小打下較好的文學基礎。讀中學時,祖父去世,蕭紅十分悲痛,對家庭也沒有了感情和留戀。中學畢業后,她逃離了父親和家庭的牢籠,也從此開始了輾轉各地的顛沛流離與坎坷苦難。

流落哈爾濱時,蕭紅認識了青年作家蕭軍,互相愛慕,在蕭軍的影響下,蕭紅開始了文學創作,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了第一篇小說《棄兒》。1934年,蕭紅先后輾轉到上海,見到了她最為敬仰的魯迅,在魯迅的指導和幫助下,她創作和發表了許多小說、詩歌和散文。“七七事變”爆發后,蕭紅從上海輾轉到武漢,次年1月,她應李公樸之邀,到山西臨汾民族革命大學任教,2月下旬又隨丁玲的西北戰地服務團去了西安。1940年春,蕭紅來到香港,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創作,寫出了她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呼蘭河傳》。1942年1月,蕭紅病逝于香港,年僅31歲。

蕭紅一生孤獨漂泊、遭遇坎坷,卻始終憧憬追求著心中的愛和溫暖,孜孜不倦、一筆一畫地書寫著她摯愛的人與土地。她的小說語言直率而自然,抒情色彩濃烈,形成了一種蕭紅式的獨特的小說文體。魯迅在為《生死場》所作的序言中稱贊她所描寫的“北方人民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茅盾在為《呼蘭河傳》所作的序言中評價“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而在于它這不像之外,還有別的東西,一寫小說更為誘人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文學評論家夏志清稱蕭紅為“二十世紀中國最優秀的作家之一”。

本書從蕭紅作品中精選了適合青少年學生閱讀的篇目,盡量保留作品原貌,但因這些文章的寫作時間大都為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部分詞語、標點的用法已發生變化,為避免引起讀者誤解,對少量文字和標點按照現代漢語規范略作修改。

上架時間:2019-06-27 17:47:37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玉县| 绥宁县| 鸡西市| 黄陵县| 榆社县| 新巴尔虎左旗| 娄底市| 华宁县| 武功县| 麻栗坡县| 边坝县| 崇左市| 拜城县| 洛隆县| 会昌县| 万全县| 会泽县| 余姚市| 尼玛县| 抚顺市| 南投县| 绥德县| 县级市| 黄石市| 利辛县| 静乐县| 六枝特区| 明水县| 调兵山市| 金山区| 安达市| 清镇市| 永安市| 若羌县| 漳州市| 巴中市| 辽阳县| 尼玛县| 神农架林区| 巴里|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