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單讀·18:都市一無所有
最新章節: 撰稿人
倫敦,也包括其他任何超級大都市,都不再意味著一個既定的位置,即便非要用中心來形容它們,也只是一些更便捷地去往別處的接駁點,向無數的方向延伸,甚至它們本身也在出走。這一輯《單讀》就是這樣一趟拐彎抹角的旅程,我們經過倫敦,進入英國,帶來了五位尚未被中文翻譯過的當代作家。他們的作品像田野里光線的散射,有的向城市的中心逼近,有的在不知名的歐洲邊緣徘徊,有的飛向島嶼,有的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亞洲。今天的語言與文字,在前仆后繼地開掘現代生活的道路上,也走到了某種瓶頸。我們動不動就只能談論愛情、個人的孤獨、不知所蹤的意義,最終都陷入一種重復的內核,形式上細枝末節的變奏。我們所說的“都市一無所有”,顯然不是指它物質上的空虛,甚至也不是精神上的空洞,而是所謂的“城市意識”不再那么現成,不再能被詹姆斯那種后見之明所武斷地概括,原本我們想當然地以為這些都是近在咫尺的事,恰恰是越近的事物越難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