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劍與道
史料記載,秦朝方士盧生侯生等人為始皇帝求取長生藥數載而不得,害怕暴君治罪,于始皇帝三十五年攜海外奇書《錄圖書》逃離咸陽,自此不知所蹤。始皇帝大怒,以為方士儒生妖言惑眾,牽連四百六十余眾,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儆效尤。
江湖傳聞,盧生等人攜家眷徒仆三十多人,東渡出海,隨風浪漂泊到一無名荒島,自此定居,繁衍生息。荒島之上,盧生侯生二人終日參悟《錄圖書》,希望可以參悟長生之道。無奈,不論二人怎樣努力,這《錄圖書》終究只是一本占卜預測的書籍,怎樣也沒法從中參悟出長生之道。又過二十載,盧生侯生相繼死去,盧生臨終時,命荒島為錄圖島,意在提醒后世子孫莫忘他與侯生之志,繼續尋求長生之法。
歲月如梭,幾百年仿似須臾而過。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軍閥割據混戰,民不聊生。天下武學門派或為權勢,或求自保,皆依附于各方勢力,彼此間殺伐不斷,滅門慘案屢出不窮。
又有一小門派,名喚幽浮,整日以門眾外出占卜、捉鬼等旁門左道,騙取錢財謀生。幽浮門門主方志平武學功力平平,又無宏圖大志,即不貪財也不好色,整日癡迷于長生之術,因此對門徒疏于管理。當下時逢亂世,門眾眼看幽浮門不能自保,或是逃命天涯,或是轉投別派。不久,幽浮門中只剩方志平孤家寡人一個,郁郁不可終日。方志平自以為看透人世滄桑,人心涼薄,心灰意冷之下于東海投海自盡。
或許這方志平天命不該絕,在投海之后,竟被一奇特的海獸救起,送至一無名荒島。方志平大喜過望,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便登上荒島。不想在島中山麓間發現了一群棲居于此的島民。方平志見島民后驚駭不已,島民中多數人白發飄然,面色紅潤,慈眉善目宛如神仙。島民性情淳樸,聽方志平言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云云,皆抱以同情,于是便收留了方志平,視之為同族,并將島上的武學道法傾囊相授。
方志平在修習島上的道法期間,島民告訴方志平,他們的先人乃是始皇帝的方士,因不能參透長生之法又害怕暴君治罪而逃到荒島,自此隱居。后來經過他們兩代人研究認為,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規律,自然規律不可逆也。只是這世間雖然沒有長生不死的法門,卻有長壽之道。盧生后人之中有一驚世奇才,幼年可通陰陽之術,少年即參悟,生死乃天命輪回、自然規律,不可逆也,應順其規律,研習取精養元的道法,或可突破常人生命之極限。隨后,這位奇才精心參悟海外奇書《錄圖書》,終于從中領悟出一套可以長壽的道法,普通人修而習之,輕易可延壽百年,更有甚者可達兩百歲不死。
方志平聞之嘖嘖稱奇,更加努力的修習這長壽之道。
又過百年,天下初定。一年,東海岸邊,陳家莊兩漁民出海捕魚,忽然數聲“轟隆,轟隆”的悶響從未知的方向滾滾而來,須臾間天色已然漆黑如墨,遠處黑云翻滾處數道閃電如利刀砍下,隨之卷起千層萬層海浪。漁民以為海妖出世,跪地求神,痛苦流涕,以為就要葬身這汪洋大海。忽然黑如墨玉的水天相接處,一道白影如鬼魅般,竟然是一白發老者踏水而來。老者白發及腰,白須一尺有余,宛若神仙。老者順手救起漁民,不消一刻,便踏上了堅實的海岸。漁民感激涕零,跪拜神仙。不想這神仙開口竟問,天下太平否?
后來得知,這老者乃是東海之中一名叫錄圖島的島民,因錄圖島突然火山噴發而引發海底地震,錄圖島自此沉沒海底,其他島民寧死不愿逃離故居,又不愿使島上秘術隨他們湮沒世間,所以命他一人攜帶島上秘術逃離孤島,將秘術傳之后世。此老者竟有一百四十六歲,問其名,答曰:”姓方名慎,字志平。“
此后十年間,江湖之中莫名多出一白發老者,手持一柄精鋼短劍,自稱方老翁,白發及腰,白須一尺有余,一身神鬼難測的高超武術,游歷于江湖間,鋤強扶弱,斬邪留正,江湖人稱方神仙,又將這方神仙的兵器稱為方神劍。自此作惡之人聞方神者皆喪膽,江湖之中一片太平景象,再無殺戮。于是方神仙從此隱居,二百一十六歲而終。臨終收一徒弟,名叫馬登寶。登寶隨方神仙六年,學的一身精湛武藝。但方神仙卻始終不肯將長壽道法傳授給馬登寶,只留一柄方神劍,臨終留言,劍在,道在也。
梨樹林中,落花如白雪。一陣清風吹過,花飛,蟲也飛,煞有詩意。
漫篇白綠世界里,一個滿身補丁的灰衣老道士,手里握著一柄精鋼短劍怔怔發呆,顯得極其不合意境。
“哎。“突然灰衣老道士嘆了口氣,“劍在,道在也……這長壽道法到底藏在劍的什么地方呢?“
“可是,二師父啊!”一個少年的聲音從老道士的身后傳來,反問道,“活那么歲數干什么呢?我們過的這么艱苦,終日要靠著這荒山野獸供養,有的時候還要餓肚子。活得時間越久,豈不是受的罪越多么?”
“少年郎,你懂什么?!”老道士皺著眉頭,一臉你不知所謂的樣子。突然眉頭一松,一絲憂傷爬上面容,黯然道,“哎……也難怪,我如你這般年紀的時候,也不知人生苦短,待你到了我這把的年紀便知道,什么是只恨人生苦短了。倘若我再活個一二百年,定要好好與那賊和尚分一分高下。”
“哎。二師父啊!你要和大師父斗到哪天是個頭啊。你這身新道袍才穿了多久,就因為和大師父打架,弄的到處是洞,害得我補了一個下午,手都扎破了!”少年埋怨道。
“咳咳....嘿嘿”老道士竟然尷尬的笑了笑,轉身看著那少年,一臉的慈愛,“我知道小蛋子最疼二師父了。”
“不許叫我小蛋子,小爺我叫陳克!”少年生氣地喊了一聲,扭頭向著梨樹林深處走去。
老道士依舊慈愛地看著遠去的少年,沒有一絲怪罪的意思。突然手腕一抖,竟然失力一般,握不住手中短劍。“咣當“一聲,短劍重重地砸在地上。
這劍果然不是凡品,竟然如此之重。老道士眉頭一皺。可是這長壽的道法到底藏在什么地方呢?
“劍在,道在也。”老道士低頭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