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天生將才

梟城,并不大,這也是銅馬軍何以急欲找尋一塊更大的發(fā)展之地的原因。其東有河間,南有信都,這都是朝廷的兵馬,對他們存在著極大的威脅,而西面則是屬于王校軍的地盤臨平城。

梟城雖被銅馬軍經(jīng)營得城池堅固,卻并不適合堅守。若是對方大軍相犯,易于被圍,是以銅馬首領范滄海總想奪下像信都或河間這樣的大城作為根本,也只有這樣,才能穩(wěn)定地發(fā)展。是以,范滄海見信都軍方出了內亂,便立刻傾城而出,欲趁機占些便宜。

當然,梟城之中依然留下三千余守軍,另有兩千軍士分布于各寨之中。

梟城的防護單憑主城難以成事,只好在城外廣布寨口,以備戰(zhàn)時而用。

猴七手是個極為滑溜之人,來去于梟城之中,也便記下了各處地形和哨口,而在信都軍中,有數(shù)名偏將對這里的地形了若指掌,更知道義軍的寨口所處的位置。

天一黑,林渺便領兵自僻靜的小道避開眾寨口直接繞至城下。

鄭志領兵越過衡水,首戰(zhàn)告捷,破衡水集,大軍過滏陽河而與任光親率之大軍對峙。

冀州軍將并不多,相對而言尚少于義軍的三萬之眾。在調給林渺三千人馬之后,冀州僅有步兵、騎士七千余人,但任家卻得冀州豪強的支持,合劉植、耿純的宗族子弟,兵力也達兩萬余,占地利之勢,鄭志一時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任光有堅城相守,而鄭志則四下攻掠諸鎮(zhèn),以不可阻擋之勢,迅速吞噬了冀州周圍的地方。這群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銅馬軍極勇悍,不過任光似乎有意不與鄭志正面交鋒,而是退兵于冀州城內。事實上他似乎也料到了這一切,先一步撤走了冀州四郊的百姓。

他相信林渺,雖然林渺從沒有帶兵的經(jīng)驗,但林渺卻有著極靈活而聰明的頭腦,也曾經(jīng)歷戰(zhàn)爭血腥的洗禮。

果然,在林渺出兵的第三天,任光便收到了探報,鄭志大軍開始后撤,而林渺則已飛鴿傳書而至,梟城大破,擒范滄海!

任光再不猶豫,兵分兩路,一路自己親率,一路由郡丞李方帶領自兩翼追殺鄭志的退兵。

鄭志本欲對冀州來個總攻,但是聽說老巢被端,頓時軍心大亂,他也亂了心神,急忙率兵向梟城趕回,他期望有一絲僥幸出現(xiàn)。

李方的追兵遇上鄭志斷后之軍,雙方殺得天昏地暗,而任光則以快騎趁李方纏住對方斷后之兵時繼續(xù)狂追鄭志。

鄭志在渡滏陽河之時,又折兵數(shù)千,更有許多戰(zhàn)士來不及渡河便降了信都軍。

此刻銅馬軍早無斗志,只知向梟城方向急逃,有若喪家之犬。

逃到辛集之時,鄭志身邊已只剩下萬余人,余者皆被追散,或是降殺,這使他后悔莫及,也是他始料不及的。本來興致高昂地領兵來攻信都,但卻后院起火,一切來得這般突然,使他措手不及。到現(xiàn)在,梟城已在望了,他還不知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只知梟城被破,而這破城之軍究竟是從何而來?他根本就不清楚,真是有些悲哀。

終于,鄭志來到梟城之下,各處寨口幾乎已被毀得差不多了,只有梟城東西兩面成犄角的寨頭尚在,但卻全都插滿了信都軍的大旗。

城頭之上亮光閃爍,人頭攢動,一時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是刀槍劍戟在城下看得清清楚楚,只是離城頭太遠,尚看不清城頭上敵軍的面目,但兩邊寨頭之上的官兵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鄭志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心忖:“信都軍怎會有如此多的人馬?在冀州城的信都軍有兩萬之眾,可在這里,只怕也有上萬余眾!”這怎不讓他吃驚?

若是這梟城有上萬的信都軍,他身邊也只有萬余眾,對方憑堅城而守,根本就不可能有機會奪回這梟城,也難怪梟城這么快便丟了,實因留守之軍太少。在眼下后有追兵的情況下,面對如此梟城,鄭志根本就沒有任何奪城的信心。

“將軍,我們該怎么辦?與他們拼了!”鄭志身邊的親隨焦灼地問道。

“鄭志,投降吧,范滄海已死,只要你們愿意降服于我們,我們可以不計較你們昔日的任何過錯,否則,今日便是你們的末日!”寨頭之上悠然現(xiàn)出一人,聲如焦雷般高喊道。

“放屁!我們豈會向你們這群下三濫的人投降?你們快快獻出城池,否則,我們將殺你個片甲不留!”鄭志身邊立刻有人開口大罵道。

“好個不知死活的東西,讓你知道本將軍的厲害!”寨頭之人不屑地朗笑著,抓起身邊兩名戰(zhàn)士抬來的一銅胎大弓。

鄭志駭然,他發(fā)現(xiàn)那寨頭之人竟以長槍作箭,搭于大弓之上。

“呼……”鄭志身邊之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便聽風雷爆響,旋立刻傳來兩聲慘叫,那桿搭于大弓之上的長槍以無堅不摧之勢,將兩名義軍戰(zhàn)士穿在一起,然后釘于地上。

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涼氣,這是怎樣的神力?那寨頭在五百步之外,而普通強弓僅及兩百步,可是這些人居然以長槍當箭射出五百步還能穿殺兩人,這種力道怎不讓人心驚?

“還有一箭!”寨頭之上的人朗聲大笑道,說話間,弓弦如驚雷響起。

“喳……”眾人聞到弦響之際,鄭志不遠處的帥旗竟應聲而折,頓時軍中一陣大亂。

“殺呀……”寨門大開,兩彪人馬迅速自寨中殺出。

前方義軍已經(jīng)被這兩“箭”射寒了膽,此刻見有人殺出,立時嚇得倒退,后方義軍見帥旗折斷不知怎么回事,見前方之軍倒退,也跟著一哄而退。

鄭志回過神來,哪有心思戀戰(zhàn)?雖然自兩個寨頭之內沖出來的不過近千人,但是氣勢卻高昂至極,還有梟城之上的敵軍也在虎視眈眈,似乎隨時準備出城攻擊一般,他哪敢再戰(zhàn)?而且任光的追兵也快要來了,他怎不急?

“撤!”鄭志不等官兵趕來,便一馬當先呼道。

“鄭志,納命來!”呼喝者正是剛才在寨頭連射兩“箭”之人。

鄭志只見此人一身青盔,光頭腦袋,一柄黑沉沉的巨大鐵槳,老遠便感覺到那奔涌的殺氣。此人正是鐵頭!

鄭志身邊的人也感覺到了來自鐵頭的威脅,迅速護住鄭志疾退。

鐵頭安坐于馬背之上,有如一座鐵塔,一柄巨大的鐵槳猶如攪海蛟龍,一馬當先,見人就殺,當者披靡,觸及槳風者也都被掀出,觸上鐵槳的,那更不用說。他到哪里,哪里的義軍便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紛紛避逃而開,那近千官兵猶如一柄巨刀一般,在義軍之中斬開一條血路,直奔鄭志狂殺而至!

銅馬軍陣腳大亂,迅速潰散,鄭志也在無奈之下被親衛(wèi)夾護著迅速飛退。

鐵頭追敵十里,以千余騎大破銅馬軍于梟城之外,斬敵數(shù)千,更帶著數(shù)倍降兵返回城中。

城內迅速有人打開城門,迎接得勝而回的鐵頭。

鐵頭不無得意地昂首望了望城頭那些顫巍巍的持刀持槍的百姓,不由得哈哈大笑。

“主公真是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呀!”猴七手不由得歡聲贊道。

“好了,我們可以按主公吩咐的去做了,給眾百姓分糧!”鐵頭也贊賞地道。

“不忙,待主人回來再給他們分糧和衣物也不遲,雖然他們嚇退了鄭志的兵馬,但也難保不會發(fā)生其他的變故。”猴七手忙攔住鐵頭肅然道。

鐵頭望了望猴七手,又望了望那些在城頭凍得瑟瑟發(fā)抖,卻不敢亂動的梟城百姓和難民,心中倒有些同情。不過他也知道,戰(zhàn)爭本身就是殘酷的,于是打馬與猴七手同上城樓。

“鄉(xiāng)親們,你們辛苦了,但你們還要堅持一會兒,我們承諾你們的,一定會做到。從今天起,梟城便不再是銅馬軍的,不過,你們可以放心,我們主公向來以仁愛為本,絕對會善待城中百姓,可是你們要記住我們的約定,如果你們誰在城頭上疏懶或是搗亂,我們定斬不饒!”鐵頭高聲道。

城頭的信都軍對這位剛才殺得銅馬軍屁滾尿流的將軍都是極為敬服,剛才鐵頭的神威早已深烙在眾人的心上,便是城頭那些持刀持槍的百姓也對其極為敬服。而鐵頭這一番軟中帶硬的話更讓城頭的百姓心里踏實多了,哪敢有半點疏懶?何況只要他們站完崗之后,便可以拿到許多口糧和衣服,說明信都軍并沒有虧待和欺瞞他們,這也是明買明賣的一種交易,反正開始林渺說過,不需要他們參與戰(zhàn)斗,只是像稻草人一般在城頭拿刀持槍裝裝樣子。至于會起到什么效果,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可是見鄭志大軍被這一千多信都軍以少勝多,打得大敗,他們對銅馬軍也沒有了什么信心,反倒更傾向這群強悍的信都軍。

林渺夜間偷襲,一舉奪下了梟城,隨即再破城外的寨堡,雖在梟城之中大放了幾把火,但卻在戰(zhàn)后迅速撲滅,對受損的百姓進行賠償,更張貼安民的榜文,及開倉分糧,這一系列舉措倒是極得民心。而后又招募百姓站崗,更承諾分每人一斗米和一件冬衣。于是在饑寒交迫中的百姓人人競相報名來城頭站崗,以換取冬衣和糧食。而且在站崗前還可以像戰(zhàn)士一樣飽餐一頓,這對于他們來說,確實是一種誘惑。

而這些競相站崗的百姓倒把鄭志給嚇著了,他以為這些人全是信都軍,這才連半點斗志也沒有,如果他走近一些看,定可發(fā)現(xiàn)城頭之上許多人是熟識之人,但林渺故意在城外留下兩寨,也便是為了阻止銅馬軍走近梟城而識破其詐敵之計。也正因如此,鐵頭才會趁勢破敵以少勝多,因為一開始便在心理上讓鄭志大敗了一場。

事實上,銅馬軍這一路來就已經(jīng)斗志不振,被任光追得滿地找牙,回到梟城已經(jīng)銳氣盡喪,鐵頭再來個先聲奪人,是以雖只千人,但在銅馬軍無心還手的情況下,也殺得其大敗而逃。

鄭志則是窩囊透頂,唯有領殘兵敗將奔向臨平,找王校的軍馬相助乃是他的最后出路。

剛擺脫鐵頭騎兵的追襲,鄭志再點兵卻發(fā)現(xiàn)又折損了一半人馬,剩下的五六千人馬跟在他的后面有如喪家之犬,沒有半點斗志,人人頹然不振,無精打采。

鄭志心中幾乎有些絕望,本來是躊躇滿志地去打信都,可是僅在幾日之間,他便落得眼前這模樣,好好的銅馬軍,便只剩下他這五六千人,而且這些人再也經(jīng)不起一點沖擊。他幾乎可以肯定,如果再受到敵人的沖擊,這五六千人必會哄然而散,已經(jīng)沒有一個人可以經(jīng)受得了任何驚嚇。

到目前為止,他仍不知道信都軍來攻打梟城的主帥是誰,但他卻知道,自己太小看任光了,小看了任光手下的人物。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尚有五六千人,只要仍有這些人跟著,他便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失了梟城并沒太大的問題,銅馬軍最初也是流動作戰(zhàn)的,這并不影響義軍的發(fā)展。今天,只要他不死,能帶著這一干部卒獲得新生,那便未算是徹底失敗,但他能度過今日此劫嗎?

銅馬軍也實在是太累了,自衡水疾退而回,一路上被追兵追得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本以為奪梟城的敵人不多,可以一舉再奪回老家梟城,但是梟城的情況太出鄭志的意料之外,城頭的假象也使得銅馬軍對奪回梟城絕望了。最糟的卻是在回到梟城時,還沒來得及休息便又吃一敗仗,是以這一刻銅馬軍擺脫鐵頭的追兵,已經(jīng)累得不想動彈了。

鄭志剛剛再一次重新點完兵,忽聞前方谷中傳來一陣急促的鼓聲,鼓聲越野破空,聽其音有如自四方而至。

本已如驚弓之鳥的銅馬軍,聽得這四面鼓響,也不知道有多少敵人,頓時再次驚散。

銅馬軍本就是由難民組織起來的,并沒有什么真正的紀律性,雖也經(jīng)過操練,經(jīng)歷過不少戰(zhàn)爭,但這些人此刻是一敗再敗,斗志全失之時,其難民的本性盡都體現(xiàn)了出來,那鼓聲一響,便立刻騷亂起來。

“殺呀……殺呀……”一隊騎兵如潮水般自山坡之上飛馳而至,揚起的塵土卷起無與倫比的殺機直撲向已經(jīng)騷亂不堪的銅馬義軍。

那群騎兵猶未殺至,銅馬軍便已經(jīng)開始向騎兵奔來的反方向潰逃。他們連一點反抗戰(zhàn)斗的欲望都沒有,更別說迎上這群沖殺而至的騎兵了。

鄭志本想拼死而戰(zhàn),呼喝著身后的義軍作戰(zhàn),可是這些人見到別人逃了,他們也開始逃。開始鄭志斬殺幾名欲逃的戰(zhàn)士,還有一點效果,可后來逃的人多了,鄭志也穩(wěn)不住軍心,兵敗如山倒,他自己也只好夾在義軍之中狂逃。

“誰抓住鄭志賞銀千兩,銅馬軍若有抓住鄭志者賞銀兩千兩——”一個聲音如焦雷炸響,蓋過了整個戰(zhàn)場的蹄聲與喊殺聲。

“降者向東跑可免一死,降者向東,可免一死……”又一陣聲浪傳出。

那群如驚弓之鳥欲逃命的銅馬軍聽到降者向東跑可免一死,頓時有大部分人轉頭向東奔去,只有少數(shù)人慌亂得不知如何是好,而鄭志則拼命地向西邊的臨平城逃逸,只一會兒功夫,鄭志與他的銅馬軍竟涇渭分明,一西一東。那五六千銅馬軍,追在鄭志后面的只有那么兩千余眾。

那群伏擊的騎兵果然不理向東跑的銅馬軍,只追殺鄭志的逃兵。

一時之間,滿山遍野都是喊殺聲,鄭志身后的義軍雖在人數(shù)上似比騎兵多,但卻沒有絲毫斗志,如被斬瓜切菜般紛紛倒下,唯有鄭志的親兵拼死護住鄭志狂逃。

任光趕到梟城,也嚇了一跳,只見滿城刀光劍影,雖插滿了信都軍的大旗,可他也不敢靠城太近,因為他給林渺的只有三千軍馬,可如今光城頭之上的人便有六七千之眾,加上兩個寨頭和城中的,只怕有上萬之眾。這簡直是不可能的,這與林渺那三千大軍有太大的差距,是以他懷疑城中有詐,不敢近城而觀。

“唐意!”任光喝道。

“末將在!”功曹唐意忙出列道。

“你去給我到城下看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任光吩咐道。

“末將遵令!”唐意說著打馬便趕到兩寨之前,高呼道:“寨上為何人把守?”

“是唐意將軍嗎?任泉在此,可是太守大人已到?”寨頭立刻有人回應。

唐意一看,果然是任泉,不由得訝然指著梟城問道:“梟城何來如此多的士卒?”

“此乃三爺所用之計!”任泉頓時醒悟何以任光不敢靠近梟城,心中暗贊林渺這手誑敵之計確實有驚人的妙處,連任光也被誑住了,對林渺不由得又多了三分敬服。

唐意也恍然,迅速回報任光,而此時梟城城門大開,鐵頭和猴七手、任泉還有城中的一些小士豪也都趕忙迎出城外。

任光這才放心,心中更是大喜。

“恭迎太守入城!”梟城的眾將士都躬身行禮道。

任光望了望眾將,訝異地問道:“我三弟呢?”

“主公領千名騎兵伏擊鄭志的逃兵了,想必也快回來了。”鐵頭平靜地道。

“鄭志還有多少人馬?”任光吃了一驚,問道。

“他們回到梟城時,約有萬余之數(shù),但卻在此大敗于鐵頭將軍手下,僅剩下約七千人相隨鄭志!”任泉不無欽佩地道。

“城中有多少戰(zhàn)士?”

“有一千八百名可用之兵。”鐵頭道。

任光吸了口涼氣,城中只有一千八百可用之兵,卻大敗鄭志一萬數(shù)千之眾,而林渺卻以千人去阻殺鄭志七千逃兵,也不由得讓他有些擔心。

隨任光而來的信都將士聽到鐵頭憑千余人破銅馬軍十倍于己的兵力,也不由得咋舌暗贊,對這莽大漢不由得重新估量。

“請?zhí)厝氤牵侵兴资绿啵曳饺肆Σ粔颍貋淼谜茫 焙锲呤痔嵝训馈?

任光進入梟城,這才明白城頭之上何以有這么多的刀槍劍戟,也明白了林渺這誑敵之計的妙處,禁不住大加贊嘆。如果不是他親臨城內,無論如何也難以明白這是怎么回事,而林渺動用這些百姓,乃是以利誘之,投其所好,確實是絕佳上策。因為只有這些人是沒有太大威脅的。

而在梟城之中,降兵才是讓猴七手、任泉頭大的問題。

城中只有近兩千戰(zhàn)士,再去掉死傷的數(shù)百人,城中只剩千余人,但銅馬軍的降卒卻有三千余眾,是信都軍的兩倍,是以,一個不好,這些人反噬一口,只會讓梟城之中的信都軍傾覆。而任光的到來,正好解了猴七手擔心的這個難題。

那些守城的百姓也可以解散了,依當初林渺的約定,每位站在城頭上的人分一斗米,一套冬衣,包括那些婦孺,人人相同。然后又對梟城中的一些小士豪以及有聲望的人進行嘉獎、安撫,以穩(wěn)住梟城的民心。不過,這一切,林渺已經(jīng)先做了一次,是以城中的百姓對這新入城的信都軍絕無惡意,這些人似乎比銅馬軍待他們還好,對燒毀的民房還會賠償損失,這是所有義軍都做不到的,而且又開倉分糧,與百姓之約絲毫不馬虎,其信用之好,也讓全城的百姓對信都軍另眼相看。

范滄海被殺,任光自然住進銅馬宮,更派鐵頭領三千人馬接應林渺,他則在這臨時府第之中處理城中的一些俗務。

林渺大勝而回,以一千之騎卻押著三千多降卒,還將鄭志綁于馬上活捉而回。

鐵頭接應的大軍趕來,卻嚇了一跳,他也傻眼了,以一千騎兵俘虜三千銅馬軍,看林渺的樣子像是一群牧人在放一群羊一般。林渺在銅馬軍兩百步遠處緩行,銅馬軍兩側各有兩百弓箭手加強戒備,而前方則是以一百名騎兵引路,如果有銅馬軍想脫隊而去,便立刻射殺!這些人已收繳了兵刃,由數(shù)十降兵負責以車子相拖,他們根本就沒有反抗的余地。

鄭志是被自己身邊的親衛(wèi)所擒,這些人終還是受不住兩千兩銀子的誘惑,在死亡和富貴之間,他們選擇了后者。

林渺返回梟城,舉城相慶,任光幾乎樂壞了,林渺不僅以一千騎兵大敗鄭志,還活擒了鄭志,俘回了三千銅馬軍,這像是一場夢一般,也確實讓人有些想不通,但是,林渺卻做到了,這一切都是事實。

林渺見任光已在城中,心中大喜,他之所以俘回這三千義軍,是因為知道任光會來,如果任光不來,他根本就無法處置這三千銅馬軍。因為在梟城之中尚有數(shù)千,這個數(shù)目是他這三千人馬無法承擔的壓力,但有任光帶來的這近萬戰(zhàn)士,便足以控制城中的大局,也不怕義軍再亂了。

不僅是任光對林渺的表現(xiàn)感到驚訝,便是梟城的百姓對林渺的表現(xiàn)也感到吃驚,他們簡直將林渺當成了神一般。在他們眼中,銅馬軍是那般強悍,可是在林渺的手下卻如此不堪一擊。

“三弟準備怎樣處置這數(shù)千銅馬軍?”任光望了望林渺,問道。

“大哥認為該如何處置為好呢?”林渺反問道。

“這批人多達六千之眾,以信都眼下的兵力,若想完全控制這群野性未泯的流民,也有些難以兼顧!”任光嘆了口氣道。

林渺眉頭微皺,他也知道,信都的正規(guī)軍也只有一萬余,僅這些義軍的兩倍,雖然若急征民間的力量,倒可以組成一支數(shù)萬人馬的大軍,但這些只是在戰(zhàn)時才會組建,平日里,沒有必要。因為一支大軍所耗物資和軍資太高,為了節(jié)省郡庫的資金,一般不會輕組大軍,但如果要處理這六千銅馬降軍倒成了一件讓任光頭痛的事。

“大哥相信我嗎?”林渺突地肅然問道。

“賢弟何用說這樣的話?你我乃同生共死的兄弟,大哥怎會不信任你呢?”任光肯定地道。

“那好,梟城之事,大哥便交由我負責好了,我保證在短時間內安排妥當!”林渺肯定而自信地道。

任光望了林渺一眼,爽然大笑道:“我早就知道三弟胸有成竹,這梟城乃是你攻下的,我便將此城送予三弟!從今天起,梟城之主不是范滄海,也不是我,而是三弟你!”

“大哥,這如何使得?”林渺吃了一驚,色變道。

“這有何不妥?你我乃手足兄弟,信都的事務已把我忙得暈頭轉向,若再加個梟城,只怕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這梟城我本不想要,但既然已經(jīng)打下來了,自不能拱手讓人,而在這些人之中,又有誰能比三弟更適合呢?又有誰比三弟更值得信任呢?有梟城做信都北面大門,我信都也更為穩(wěn)固。而三弟也總想在北方開創(chuàng)一番天地,這梟城可以說正好合適,此乃一舉多得之事啊!”任光興致高昂地解釋道。

林渺澀然一笑道:“大哥好意我心領了,若在以前,我自不推托,但我現(xiàn)在只有兩月生命,根本就無法將這梟城治好!”

任光臉色一變,肅然抓住林渺雙肩,沉聲道:“不錯,你若不去爭取,的確只有兩月的日子,我聽鐵先生說了你的一切,但你并不是沒有活下去的機會,我給你梟城,便是要你想到未完的夢,想到未來的輝煌,想到你身上的負擔與責任,還有那些關心你的人,就為這些,你也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哪怕只有十萬分之一的機會,我都不想你放棄!”

林渺的神色間涌出一絲倦怠和感傷,眸子里閃過一絲晶瑩,他明白了任光的意思和想法,任光之所以送他梟城,便是想激起他的豪情壯志,而去爭取那渺茫的生存機會,是希望他能好好地活下去,這是一種與遲昭平不同的表達方式,但一樣讓他感動。

“三弟,你就答應大哥吧?生死由命,但只要你去爭取,便一定會出現(xiàn)奇跡的!我可以代你暫管梟城,不過,你要記著,這座城是屬于你的,這座銅馬宮也是你的!我們兄弟攜手還要去開創(chuàng)一番新的天地,你絕不可以輕易放棄!”任光懇切而期盼地道。

林渺望著任光那期盼的眼神,心頭一陣感動,深深地吸了口氣,勉強笑了笑道:“好,我答應大哥,我會好好地活下去,我還要好好地治理這座城池,與大哥一起共創(chuàng)一番新天地!”

任光欣然笑了,拍拍林渺的肩頭,肯定地道:“我相信三弟一定會活得好好的!”

“帶降將入殿!”林渺坐于帥案之上,沉聲吩咐道。

鐵頭與魯青則分立其左右,在賞完三軍之后,鐵頭與魯青便知道任光將梟城送給了林渺,這怎能不讓他們歡喜異常?

殿下多是信都軍中的將領,乃是任光暫給林渺安頓梟城留下的,任光則返回信都平息此戰(zhàn)的余波。

不過半晌,那群梟城的降將全都被帶入了殿中,其主要將領有八位,其中三位乃銅馬軍的智囊人物,一位為范滄海的主簿梁秀成,一位是主管錢糧的總管,也是銅馬軍的五當家海高望,另一位則是銅馬軍師崔啟。剩下五人則是銅馬軍的數(shù)名偏將。

“還不給諸位備座?”林渺向兩旁的護衛(wèi)呼道,自己則迅速起身,下案親自為崔啟諸人解開捆綁。

“諸位,林渺多有得罪之處,還請海涵!”林渺客氣地笑道。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不要在這里惺惺作態(tài)!”海高望不屑地沉聲道。

“我與諸位并無冤仇,戰(zhàn)爭本就是殘酷的,死了的人是烈士,活著的人卻仍然要活著,難道海先生認為殺了你們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林渺悠然反問道。

海高望與數(shù)名降將皆怔住了,林渺這不慍不火的問話倒使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戰(zhàn)爭便會制造仇恨,你殺了我們的龍頭,我們便已結下了深仇!你不殺我,難道就不怕我們報復嗎?”海高望冷冷地反問道。

林渺突地朗聲笑道:“死的人已經(jīng)死了,活著的人依然可以享受生命,生命賜予了我們選擇的權利,如果高先生要選擇仇恨,我林渺又如何能阻?勝王敗寇,千古至理,我相信,如果我被范滄海殺了,我的部下,也會有人選擇仇恨的。若先生選擇仇恨,雖然我林渺會極端失望,卻也絕不會為難先生!”

說完,林渺一揮手,向廳外的戰(zhàn)士道:“給海先生備馬,并帶他所有親屬在營外聽候!”

林渺這一呼喝,倒讓海高望愣住了,一旁的崔啟和梁秀成及眾將都愣住了。

“你真的不殺我?”海高望半信半疑地問道。

林渺傲然一笑道:“如果我在這里殺了你,不過如捻死一只螞蟻,海先生定心有不服。再說殺了你,我也不能多獲一分快樂,為什么要殺?但如果我們將來在沙場上相遇,自不會手下留情!”說著又向一旁的猴七手道:“給海先生一百兩銀子做盤纏,送他與家人出城!”

崔啟與海高望諸人更愣住了,根本就不知林渺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猴七手果然端出一盤銀錠,雙手捧至海高望的面前。

海高望望了望盤中的銀錠,一時之間倒拿不定主意了。

“海先生為梟城操了太多的心,我為現(xiàn)在的梟城城主,雖有欺霸之嫌,但這點小意思乃是表示對先生的謝意,是先生讓我在治理梟城上少花很多力氣!好了,馬已備妥,如果海先生真不愿意與我共為梟城出力,就請自便,梟城之中絕沒有人敢阻攔先生出城!”林渺朗聲笑道。

海高望的神色數(shù)變,一拱手,淡淡地道:“城主好意,海高望受不起,今日就此別過,他日有怨報怨,有恩報恩,后會有期!”說完拂袖而去。

“既然先生不受,我也不勉強。”林渺淡淡地道。隨即又向崔啟諸人道:“幾位請坐,我希望大家不要選擇仇恨,我也確實是想讓各位先生相助于我治理好這偌大的梟城。不過,如果諸位也想像海先生一樣,我也絕不相阻諸位,每人可領一百兩銀子安全離開梟城。”

崔啟愣了愣,面對眼前這高深莫測的年輕人,他也不知道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但林渺的這種氣度與言語之中的豪情卻深深地觸動了他。

“如果城主不棄,我李度愿誓死追隨!以城主之武功、氣度,若我仍不識明主,實是愚不可及!”一名銅馬軍的偏將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誠懇地道。

“我李忠、方結、關喬喜和尤新也都愿誓死追隨城主!”另外四名銅馬軍的戰(zhàn)將相視望了一眼,同時跪地誠懇地道。

“快快請起!”林渺忙伸手相扶,道:“有幾位將軍相助我林渺,相信一定會讓梟城百姓過上安定平穩(wěn)的日子,只要諸位愿意,就讓我們?yōu)閷砉餐_創(chuàng)出一片新天地!”隨即又欣然轉向一旁的護衛(wèi)道:“去準備酒宴,待會兒本城主要與幾位共飲!”說話間,扶著五人坐上一旁早準備好的椅子。

林渺這般客氣,倒使這幾人有些受寵若驚。

“哈哈哈……”崔啟突然笑了起來,向林渺深深施了一禮,道:“城主如此大義,如此豪情,我崔啟若再不頓悟,只怕要悔恨終生了,如果城主不嫌崔啟粗鄙,崔啟愿誓死效忠!”

林渺的目光不由得又投向了梁秀成。

梁秀成也深施一禮,道:“連崔先生都如此說,我梁秀成何德何能,能得城主如此相看?如果城主不棄,我愿做城主帳前小卒,聽憑吩咐,誓死效忠!”

“哈哈……”林渺頓時開懷大笑,親自將椅子擺在自己的帥案左右,欣然道:“兩位請上座!”

“城主,這如何敢當?”崔啟和梁秀成頓時也有些受寵若驚之感,惶恐地道。

“兩位先生何用如此?今后你我便是一家人,仰仗之處仍多,梟城本就是兩位先生的故地,你二人自應坐此位置。”林渺肅然道。

“二位先生請坐,我們主公乃是真心實意的!”魯青淡然道。

崔啟與梁秀成推托不過,只好坐于兩席之上,林渺這才大笑著坐上帥位。

隨即淡淡地道:“請鄭志將軍上殿!”

任光率大軍返回信都,雖然信都歷經(jīng)此劫,卻并沒有引起大的騷亂,因為銅馬軍之亂僅數(shù)天時間而已,并無甚大礙,對信都城百姓的生活并不怎么影響。而另一方面,任光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破敵軍,也使信都軍民對這個新任太守更添了許多信心。

這次銅馬軍之亂,倒幫任光建立了軍威,這倒是出乎任光意料之外的收獲。

任光返回信都,滿城百姓皆夾道歡慶,此次繳銅馬軍兵器糧草無數(shù),即使是不搬來梟城的東西,也讓信都軍在此戰(zhàn)之中沒有絲毫吃虧。眼下少了銅馬軍的威脅,卻多了梟城這扇門戶,對于信都來說卻是絕對有利的。

任光破銅馬義軍,河間王立刻派了使節(jié)前來道賀,還專備了一份大禮。而任光卻將之分送給耿純與劉植諸人,這些人在守城之中也都出過大力,是以任光極為看重他們。

不過,這次大破銅馬,林渺之名也隨之響遍北方,因為此次大破銅馬最大的功臣便是林渺。不僅如此,更因為林渺成了梟城的新主人。

銅馬軍大敗之事,絕不是一件小事,至少在河北是這樣。

河北的義軍向來都是各自為政,雖有來往,但彼此間懷有異心,是以,義軍與義軍之間的動靜注意得極為嚴密,銅馬軍大敗也很快便傳遍各地。

“將軍請上座!”林渺見鄭志行入廳中,忙上前相扶。

“哼!”鄭志一拂,拍開林渺的手掌,冷冷道:“敗軍之將何足言勇?休要羞辱我,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他說話時,目光故意不望向崔啟諸人。

“鄭將軍此話怎講,我擒鄭將軍回來,也并不是想殺想剮,否則又何必要將你帶回梟城?我請梟城軍回城,只是想讓鄭將軍再掌銅馬軍,建我們梟城!”林渺肅然道。

“你騙小孩嗎?銅馬軍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敗就是敗,你計高一籌,我鄭志沒什么好說的!”鄭志不屑地道。

“鄭將軍錯了,銅馬軍又是何時不復存在了?你可以去看看,城中的銅馬軍依然好好地活著,而且他們還依舊像往日一樣守護著城中的百姓,像往日一般操練,他們甚至會在不久的將來讓天下人刮目相看!不過,他們需要鄭將軍這樣的將領,需要鄭將軍這樣的人才!”林渺激昂地道。

鄭志神情數(shù)變之際,崔啟已起身淡然道:“請鄭將軍聽我一言,想當日,我們起事又所為何來?不就是為了能開創(chuàng)一番大業(yè)嗎?也為了天下窮苦之人請命,因此,堅持的應該只是我們的理想,而不是其他。如城主這般智勇人物,不正是可以給我們以大展宏圖的天空嗎?如此明主,我們還猶豫什么?”

“大龍頭對我們恩重如山,此仇不報,我鄭志還有何臉面活下去?你們休要多說,快殺了我吧,我不會降服的!”鄭志決然道。

林渺搖頭嘆了口氣道:“很好!鄭將軍既如此決定,我也不勉強!”隨即轉向外面的侍衛(wèi)道:“來人!”

“城主有何吩咐?”

“把鄭將軍的兵刃和馬匹帶來,也把他的家眷一同領來!”林渺沉聲吩咐道。

鄭志臉色頓時蒼白,怒道:“要殺就殺我,與我家眷何干?”

“鄭將軍錯了,既然將軍不愿意與我共創(chuàng)大業(yè),這梟城自然就不能留你,我要你和你的家眷迅速離開梟城,你愛到何處便去何處。”林渺漠然道。

“你真的不殺我?”鄭志訝然問道。

“我沒有必要說謊!”林渺傲然道。

“你不殺我,會后悔的!”鄭志狠聲道。

“如果你能讓我后悔,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不過,我希望你三思,他日若在沙場相見,絕不會手下留情!”林渺悠然道。

“你放心,我也不需要你手下留情!”鄭志冷哼一聲。

“報城主,海高望先生回來了。”一名護衛(wèi)大步進殿報道。

“哦?”林渺微感意外,道:“快請先生進來!”

海高望在眾護衛(wèi)的引領下大步行入,一入殿中,便向林渺跪叩道:“海高望懇請城主再收留我這不知好歹的小人!”

“海先生何以又回來了?”林渺訝問道。

不僅是林渺有些訝異,便是崔啟諸人也都感惑然。

“小人出城后細想,城主如此寬容大度,對敵人尚如此信義寬容,足見宅心仁厚,再看梟城上下,百姓黎民歡顏笑語,可見治城有方,而城主以弱破強,區(qū)區(qū)三千人敗我銅馬軍,其智其勇又有何人能比?如此智勇、仁義之主,如果海高望錯過了,只怕會后悔終生。是以,我去而復返,希望城主能不計前嫌再次收容小人,小人定竭死相隨,任城主差遣!”海高望依然跪首于地,懇然道。

林渺大喜,忙伸手相扶道:“海先生何用如此?快快請起,先生能去而復返,我林渺當然高興,怎會有相責之意?”說話間扶海高望坐于另一張空著的大椅之上。

“報,鄭將軍的戰(zhàn)馬和家眷已帶到!”

“好!鄭將軍,如果你真的不愿與我為伍,那便請吧,他日沙場再見!”林渺轉向鄭志,肅然道。

鄭志望了望海高望諸人,冷冷一笑,轉身大步而去。

“城主!”一名信都將士立身而起,欲說什么,卻被林渺伸手相阻。

“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為謀,讓他去吧!”林渺望著鄭志的背影淡淡地道,但眸子里卻閃過一絲不經(jīng)意的冷笑。

崔啟和海高望臉色也有些難看,林渺居然放走了鄭志這個在銅馬軍中頗有影響力的人物,這只會對梟城埋下一個隱患。

“城主,此人絕不能放走!”崔啟沉聲道。

“是啊,崔軍師說得甚是!”梁秀成也附和道。

林渺高深莫測地笑了笑道:“無妨,過不了幾日,他便又會回到梟城之中,本城主要他心服口服!”

眾人見林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知其心中有數(shù),稍感安心,也為這位年輕城主的豪情和氣度所折服,但他們卻不知道林渺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當然,林渺不說,自然也不會有人相問。

“城主,有位朱右先生求見!”一名侍衛(wèi)進殿相報道。

“朱右?”林渺一怔,對此人卻并沒有什么印象,但卻道:“傳!”

不半晌,侍衛(wèi)便領著一人行入大殿之中。

“是你!”林渺見到來者,頓時認出此人就是在鄴城都尉衙門里義執(zhí)言之人。

“小人朱右叩見城主!”朱右入殿便恭敬地行禮。

鐵頭也認出了此人,因那日他也與林渺同在都尉衙門之中,對這個敢仗義執(zhí)言的人有些印象,但他有些意外此人怎會找到這里來。

“先生請起,不知先生此來所為何事呀?”林渺客氣地問道,他也有些惑然。

“自那日為城主所救,我便一直在打探城主的下落。敝人自鄴城追至平原,后又知城主到了信都,趕到信都才知城主大破銅馬軍后成了梟城之主,是以才趕到梟城投效城主,愿為城主手下一名先鋒小卒,為城主大業(yè)添磚加瓦,還望城主不棄!”朱右懇然道。

林渺訝異起身,忙上前相攙,有些感動地道:“想不到先生千里相追,是為了此事,只要先生不嫌我年少輕狂,今后先生便與我同甘共苦!”說完向一旁之人道:“快給先生備座!”

“謝城主!”朱右大喜。

朱右確實不是個簡單的人,林渺分別與崔啟、梁秀成、海高望諸人相論,再將這四人招在一起,共討梟城治理之策。朱右雖對梟城不太熟悉,但所說道理卻是極為深刻,深得林渺和崔啟的認同,而對城防部署諸方面,朱右之思想也不落人后,這讓林渺更喜。

梁秀成被林渺任為梟城功曹之職,掌管城中諸吏的任免和賞罰;海高望依然是梟城錢糧總管;崔啟依然為軍師,而朱右則為林渺身邊的主簿,亦可參與城中諸事的商討。

而最重要的卻是,朱右助崔啟整頓銅馬降軍,林渺則在銅馬降軍軍營中住了兩日,每天都找降軍談心,了解軍中情況,而及時地為其解決問題,再分組編制降軍。有李度、李忠、方結、吳喬喜和尤新這本屬于銅馬軍的五名將領相助,這使降兵很快便認同了林渺,而林渺毫無戒心地在他們營中宿了兩日,與他們共食,也很快得到了降卒的認可,甚至打成一片。

這兩天,林渺也自降卒之中挑出一千名精良戰(zhàn)士,這些人則交由鐵頭訓練和帶領,另外五千降兵則由李度和李忠等本屬于銅馬軍的將領負責。

對于戰(zhàn)爭中的傷者,皆給予細心的照顧,這兩日,林渺、朱右諸人都忙得不可開交,但所取得的成效卻是有目共睹的。這些銅馬降卒大部分已經(jīng)死心塌地追隨林渺,因為林渺對他們比范滄海對他們要好多了,更重要的卻是,林渺信任他們。

那些降將也都興致昂然,也是對林渺死心塌地,林渺不計前嫌地對他們委以重任,他們又哪能不盡心竭力?

林渺知道自己這是在賭博,也可能是一注豪賭,但他愿意!他也必須賭,否則他如何面對任光對他的期待?他現(xiàn)在只有五十天的生命,對于成敗得失,他并不在意,他只想在這最后的日子里真的能夠有一番作為,也讓自己不至于悵然而死。而若在五十天的時間內想有一番作為,那便必須豪賭,必須鋌而走險地博上一手,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出現(xiàn)奇跡,才有可能創(chuàng)出一番別人所不能創(chuàng)造的大業(yè)。當然,如此一來也可能會輸?shù)靡粺o所有,但林渺并不在意,因為他本來就是一無所有的,即使是一切都失去了,就當只是做了一場夢。

林渺真希望這只是一場夢,可惜他知道這不是夢,現(xiàn)實是殘酷的,要想不讓自己被殘酷的現(xiàn)實拖垮,最好的方式便是將現(xiàn)實當夢來做。當然,這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林渺不想倒數(shù)著死亡的日期來過自己這余下的生命,他沒有奢望能在這些日子里找到萬載玄冰,也不想將時間浪費在這虛無縹緲的事情之上,若上天注定要他亡,他也無能為力。是以,他只想將剩下的日子,每天都過得充實一些!只可惜,知道林渺心思的人太少了。

第四天,小刀六竟然帶著一幫人馬趕到了梟城,這使林渺歡喜不已。

看到梟城這番景象,小刀六真是樂壞了,他們最初便是想真正擁有自己的力量,擁有自己的城池,而林渺來北方的目的也是在此。可是當他看到自己的兄弟真的擁有了這一切時,心中的激動比自己大賺了百萬兩白銀更甚,這讓他知道,自己拼命地掙錢并沒有白費,盡管他們的夢依然遙遠,但至少他們已經(jīng)邁出了一大步。

兄弟相見自是喜不自勝,而小刀六告之祥林也仍在世之時,林渺更是歡喜。小刀六再為林渺引見歐陽振羽和胡世兩人,并讓歐陽振羽留下來相助林渺治理梟城,而小刀六則返回宛城,調遣一批人來梟城和信都大造兵器,以便在北方立足更深。

歐陽振羽早聞林渺之名,更知道這個年輕人胸懷大志,而且正在一步步實現(xiàn),他也是滿心欣慰。在見到林渺之后,他更知自己確實未曾投錯人,不論武功,單論文采和決策,林渺這出身低下的人卻有著絕不下于他們的見識與眼光,這使他對這新主也是充滿了尊敬。

林渺并不想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只有五十天的生命,他已經(jīng)嚴令不讓知情者透露任何消息,如果讓城中之人知道他只有五十天的生命,后果將不堪設想,必會軍心大亂,民心不穩(wěn),辛辛苦苦打造的局面也會毀于一旦。那些銅馬軍雖然已經(jīng)歸服,但是卻并未真正穩(wěn)定下來,必須要經(jīng)歷一些時日。

林渺甚至沒有告訴小刀六,他不愿小刀六為他太擔心,是以,一直都隱瞞了此事的真相。

“城主,一切都已經(jīng)準備就緒!”李度大步行入帳中沉聲道。

“好!我要鄭志這次來得去不得!”林渺泛起一絲詭笑道。

“主公,如果把這些銅馬軍都調出城外,那梟城的防護豈不是空虛了嗎?若是王校軍棄那群銅馬軍而取梟城,我們又該如何應付呢?”梁秀成有些擔心地問道。

“哈,如果鄭志真領王校軍來攻我梟城,那這些銅馬軍必會反頭倒攻,自他身后攻出,兩頭夾擊,王校軍必敗!”林渺肯定地道。

“城主,末將尚有一事想問!”李度稍猶豫了一下又道。

“何事?”林渺淡然反問。

“如果鄭志此次不是領人先救我們,而是連我們這群舊部也一起殺掉,那我們又當如何呢?”李度想了想問道。

“問得好!”崔啟笑道:“李將軍放心,主公在三天前便已經(jīng)派人混入了臨平城中放出了消息,讓王校軍以為主公是無足夠人手處理這些降軍,才會讓人將降軍押往信都的,他們一定會趁機救你們,即使他們識破此計,欲連你們也一網(wǎng)打盡的話,主公也早已另有對策,萬事你大可放心,絕無失策之慮,你只需盡力辦好自己的事便可!”

“有軍師此言,末將就放心了!”李度欣然道。

林渺高深莫測地笑了笑道:“李將軍此去見機行事就是。”

“末將明白,就此告退!”李度肅然道。

望著李度遠去的背影,林渺向崔啟望了望道:“軍師傳我之令,命城頭所有旗號皆放下,所有軍士皆坐于垛口,不可輕易露面,最好是讓城外看不到城頭之上的半點動靜!”

崔啟一怔,皺了皺眉,旋又突然展笑道:“城主果然好主意,屬下立刻去辦!”

而殿中眾將都愕然,不知林渺此舉是何意,如果這樣的話,那王校軍必會來攻梟城,而以梟城的兵力,并不足以抵擋王校大軍的強攻,而且,鄭志對梟城極為熟悉,這樣的話,后果就很難想象了。

倒是歐陽振羽和朱右等有限的幾人處之泰然,似早已成竹在胸。小刀六并不在乎怎么對敵,行軍打仗,他并沒有興致,也并不參與軍機,在梟城中雖很受歡迎,但林渺卻并沒有讓太多的人知道他與小刀六的關系,保持一種神秘則更有利于彼此行事。

鄭志大軍扎于梟城二十里之外,他不敢靠梟城太近,對于林渺的心智,他不敢太大意,這次先派出探馬分頭去探消息。

但探子探來的消息卻讓鄭志大惑不解,也吃驚不小。

“你是說梟城之上沒有一點動靜?連一面旗,一個人也沒有?”鄭志幾乎懷疑自己的耳朵,質問道。

“千真萬確!”那探報肯定地道。

“你肯定沒有看錯?”鄭志又一次問道。

“小人仔細看過,確實沒有發(fā)現(xiàn)半個人影,城中像是沒有任何人,如一座空城,但城門緊閉,小人不敢爬上城頭,便只好回來向將軍稟報了。”那探報肯定地道。

“再探!”鄭志沉聲吩咐道,他仍不敢確定這一切是真的,這像是有點不可能,整個梟城怎么可能會毫無人聲呢?這一切也太不正常了。要說林渺會棄城而走,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是以他這次派出親信之人前去梟城探查,另外則派人去追查那群被解往信都的降軍的下落。

這次鄭志自王校那里借來一萬五千大軍,便是要重新奪回梟城。他不甘心讓林渺奪去了梟城,事實上王校軍與銅馬軍極有交情,又絕不想讓梟城成為信都軍的力量,對于王校軍來說,銅馬軍是其東大門,他們絕不容許林渺攻下梟城,但梟城失守太快,他們連反應的機會也沒有,等他們意識過來時,已經(jīng)無回天之力,這正是林渺奇兵的妙處。是以,這次鄭志借兵,他們極樂意,若能讓梟城受他們控制,他們自不反對了。

而王校軍更聽說林渺處理不了城中的降軍,欲將之送去信都,他們又怎會放過這個機會?是以,讓鄭志趁機出兵。

王校軍之所以相信這個消息,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消息的來源極可靠。在梟城之中,他們也安下了許多眼線。

“報將軍,梟城之上確實沒有半點動靜,好像是所有人都離城而去了一般!”探馬再一次相報。

“不可能啊,將軍,這之中只怕有詐!”一名偏將提醒道。

鄭志的眉頭也緊緊皺到了一起,梟城城頭居然連一點動靜都沒有,真不知林渺在城中弄些什么鬼把戲。

“王將軍請隨我去城下一觀!”鄭志吸了口氣,向王校軍的一名將士道。

“愿與將軍同往!”

……

鄭志領著一隊人馬遠觀梟城,果然見城頭空無一人,連一面旗幟也沒有,這與上次他領兵自信都趕回梟城之時是兩種截然相反的現(xiàn)象。一時之間,他的腦海中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從沒見過這般怪的現(xiàn)象,這種戰(zhàn)略便像林渺其人一般難以揣度,他本以為林渺說一套做一套,卻沒料到林渺竟真的把他連同其家眷一起放出了梟城。這使他意外,于是他便去了王校軍中借兵。

眼前林渺是再次故布疑陣還是又在耍什么詭計呢?這擺著一座空城是不可能的,至少鄭志沒有收到梟城大舉搬遷的消息,而且林渺有什么理由會在這三四天之中搬走什么呢?可是眼前的梟城確實如一座空城無異。

“將軍,這太不正常了,我懷疑是林渺故意布下陷阱,城中一定有很多埋伏,怎么可能連一面旗幟也不掛呢?”

鄭志也點了點頭,雖然他只與林渺交戰(zhàn)過一次,可是卻領教了林渺的詭變戰(zhàn)術,知其詭計多端,若是一個不小心,便很可能會中林渺的詭計。是以,面對這座空城,倒讓他有些不敢輕舉妄動了。

“不若我們先去救下那些銅馬兄弟,然后回來再奪梟城?”

鄭志心中盤算著,他根本不知道城中發(fā)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城中究竟有何兇險,他是一點把握也沒有,倒不如去截回那些銅馬舊部,到時候再專心來破梟城也無不可!是以,他點點頭道:“我正有此意。”

李度率一千騎兵、兩百步卒,押送著三千降軍前往信都。

所有的降軍皆是手足以繩索相系,雖捆綁并不緊,但若想逃走卻是不可能的,每位降軍皆以長衣裹身,行動極為遲緩,也顯得不便,這樣也是防備降軍逃逸,或是路途出現(xiàn)大亂子。

林渺所做的這些可謂是用心良苦,這二百步卒手持皮鞭,跟在降軍的身邊,若有人停下身來,則以皮鞭抽打。

梟城與信都相距并不遠,早晨起程,第二天中午便可以到達。當然,如果是快馬加鞭的話,只需半日即可抵達,但對這群降軍來說,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眼下天寒地凍的,少說也要兩日才能行到。

“將軍,前面便是盤龍谷了,不如我們在那里休息一會兒,填飽了肚子再上路吧?”一名信都小隊長向李度道。

“好,就在前面盤龍谷暫歇,避避寒風。”李度高聲吩咐道。

“將軍有令,在前面盤龍谷休息!”一名戰(zhàn)士迅速傳令而去。

“將軍,我看不對,我們后方有很高的塵土揚起,好像有大批追兵趕來!”一名小校提醒道。

李度回頭望了一眼,果見遠處塵土高揚,地面隱震,眼中頓時閃過一絲亮彩,揮刀高呼:“全面戒備,有敵來犯!”

梟城軍迅速將淄車擺陣,砍倒路旁之樹截住身后的道路,以阻騎兵,更有五百戰(zhàn)士持強弓硬弩斷后。

“鄭將軍,他們就在前面,我們追!”王校軍的參將王德一指前方路上揚起的塵土之處喜道。

“報將軍,前方果然是梟城兵,大概只有千余騎,他們正是押解銅馬降軍的人!”探馬飛速回報。

“哈哈哈……天助我也,我看他這一千人怎么擋我數(shù)千鐵騎!”鄭志大喜。

“給我追,殺他們個片甲不留!”鄭志一揮刀,騎兵迅速向前方?jīng)_去,但很快發(fā)現(xiàn)道路被斷樹橫七豎八地擋著,不由得愕然。

“給我開路!”王德呼道。

那群王校軍迅速下馬,忙搬移擋路之樹,但便在他們下馬之際,道旁立刻傳出一陣高呼:“放箭!”

“嗖嗖嗖……”一陣亂箭有如雨點般灑落,自草從之中迅速冒出那五百斷后戰(zhàn)士,人人手持強弓狂射。

王校軍猝不及防之下,竟被射倒一大片,在數(shù)輪亂箭之下,死傷六七百,也有戰(zhàn)馬倒地而亡。

“繞道追,給我射死他們!”鄭志大怒,他沒有料到這里會留下這數(shù)百名步卒,身后之人一邊搬樹開路,另一些人則繞開正道。

“撤!”斷后者之中竟有昔日銅馬軍將領尤新,他一呼喝,鄭志便看見了。

“尤新,你這無義小人,我鄭志誓殺你!”鄭志氣得高喝。

“鄭志,識時務者為俊杰,你好自為之!”說話間,這群人迅速借路邊之樹的掩護退到第二道路障之后,依然是一些亂七八糟阻于路面的樹木和淄車。

鄭志清開道路,卻因戰(zhàn)馬無法直通,只好又清第二道障礙,他后悔為什么要這么急著趕,而讓步兵押后,這些淄車路障只是針對騎兵所設,對步卒并無作用,是以尤新諸人讓李度先帶走戰(zhàn)馬,以步卒斷后。

這次鄭志有所防備,但依然被射殺數(shù)百人,雙方箭來箭往,但鄭志人多,目標大,又都在馬上,是以死傷十倍還不止,這讓鄭志恨不得剝了尤新的皮,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

尤新和李度一共設了三道障礙,當王校軍破開第三道障礙時,已死傷千余人,尤新及其戰(zhàn)士們已經(jīng)坐上了李忠留在第三道障礙后的戰(zhàn)馬,策馬而去。

鄭志幾乎氣得吐血,但唯有驅馬疾追。只要趕上了梟城的大軍,他們便可再殺梟城個片甲不留。

“鄭將軍,前面是盤龍谷!”王德提醒道。

鄭志又豈會不知這里的地形,冷哼一聲道:“盤龍谷也無險可依,只是地勢稍陡,只要我們小心些,他們絕不可能占得了多少地勢之利!”

“我看他們會在盤龍谷棲身,不若等我們步兵趕來,再將他們一舉而殲才會更好!”王德有些猶豫地道。

“哼,何用等安其將軍,對方僅千余人,即使是占了盤龍谷,也是新入谷陣腳未穩(wěn),我們以大軍追在尤新之后殺入,他們又能有多大的作為?又何必將時間浪費在等安將軍之上呢?”鄭志不屑地道。

“鄭將軍所說極是,王將軍,我們不能錯失良機,如果他們在盤龍谷布署妥當,到時候只怕我們要付出更大的力氣才能有結果了!”

王德不言,不過也知道這確有點道理。

“給我殺!”鄭志一揮手中的戰(zhàn)刀,高喝道。

王校騎兵頓時如潮水般向盤龍谷中沖去。

谷口之上的梟城軍立以強弓勁箭相阻,一時之間空中的箭雨有若鋪天蝗蟲,席卷而下。不過,王校騎兵人多,馬疾,梟城軍并不能完全阻止住王校軍的沖入。

“撤!”李度見王校軍沖入谷中,并不與之正面交鋒,而是大旗一擺,千余梟城軍不再戀戰(zhàn),掉轉馬頭疾速向谷的另一端沖去。

盤龍谷中便只剩下三千余手足被系的銅馬軍戰(zhàn)俘。

鄭志對李度的騎兵并不窮追,林渺的詭計太多,若是追李度太緊了,誰也不敢保證不會出事,他身邊的騎兵只剩下四千人,剛才那一場較量,竟讓他折損了近兩千人的戰(zhàn)斗力,有些人只是中箭并未死,但傷勢卻不輕,不僅這些人需要照顧,那群銅馬降軍也同樣需要照顧。

“二龍頭,是二龍頭……”那群銅馬軍降卒有人在高呼,顯然認出了高踞馬上的鄭志。

鄭志細看,這些人果然都是曾追隨他的銅馬軍戰(zhàn)士,不由得心中大喜。

“拜見二龍頭……”眾銅馬降軍頓時跪倒一大片,皆向鄭志行禮,直到這時,鄭志方覺得犧牲這些王校軍是值得的。

“從今往后,你們便跟著我,讓我們一起去奪回梟城!”鄭志揮刀高呼。

“奪回梟城,奪回梟城……”

“鄭將軍,我們該去與安其將軍會合了!不知梟城是在搗什么鬼,我們應快速定下對策,否則只怕有變。”王德提醒道。

“好,回兵!”

品牌:天下書盟
上架時間:2018-07-20 11:02:06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本書數(shù)字版權由天下書盟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宁市| 四会市| 临颍县| 门源| 沾益县| 晋中市| 清流县| 平乐县| 彩票| 上虞市| 湖北省| 蒙山县| 济源市| 张家界市| 札达县| 潼南县| 安福县| 九台市| 太湖县| 鲁山县| 武强县| 长白| 屯昌县| 庆元县| 肥乡县| 嘉鱼县| 华安县| 杂多县| 遂昌县| 巫溪县| 三明市| 玛沁县| 库伦旗| 临澧县| 九台市| 青阳县| 宜昌市| 芒康县| 房山区| 巴彦县|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