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不動寺,突變
青山綠水,碧樹成蔭。層巒疊嶂的對空山里,長滿了各種不知名的蒼松翠柏、香樟古槐。
在中間的山坳里,有一座年代久遠(yuǎn)卻保存完整的廟宇。
這是一間小廟,占地不過幾十畝。雖然小,卻是青燈古剎,綠瓦紅墻。廟前的臺階,均是由一些青巖石錯落有致的堆砌而成的。
此時,在廟門前的石階上,站立著一老一少兩個男人。老者面對廟門,負(fù)手而立。面容俊朗的少年則上前叩打門環(huán)。
工夫不大,角門開放,從里面探出來一個執(zhí)事的小和尚。
小和尚看看兩人,手打問訊道:“阿彌陀佛,請問兩位施主是來進(jìn)香的嗎?”
門外的老者依然負(fù)手而立,年輕人還禮答話:“小師傅辛苦了,我們并非香客。煩勞你進(jìn)去通報(bào)不動神僧一聲,就說大千道長前來訪友。”
小和尚一聽,連忙大開角門,倒地便拜:“小僧不知真人駕到,還望恕罪。太師傅早已惦念真人多時,兩位里面請,里面請。”
原來,全寺上下都知道這大千道人和不動神僧的關(guān)系。他們本就是摯友,百十年的交情,并沒有因?yàn)槎说哪転樽兓淖儭?
眼下,這兩人都算是中原武林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武學(xué)修為更是達(dá)到了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程度。不動神僧主持不動寺事務(wù),開壇講經(jīng),弘揚(yáng)佛法等等;大千道長卻是閑云野鶴,兩袖清風(fēng),幾乎每隔三五年,便要來不動寺一趟,看望老友,盤桓月余。
大千道人和那個年輕人,一前一后,正跟隨小和尚往里面走。就見對面的正殿之中,迎面接出來兩個人,一名老僧,一名小僧。兩人一見到大千道人,臉上頓時有了笑容。
那老僧雙手合十,聲如洪鐘:“阿彌陀佛,賢弟啊,你們可來了,老衲苦思多時了。”
大千道人連忙還禮:“小弟見過大哥。沿路貪戀美景,故此遲來一步,還請大哥恕罪。”說完又伸手指了指身后的年輕人,說道:“這是小弟新收的徒弟。復(fù)姓鬼谷,單字良。特意帶他前來,叫大哥相一相。”
“鬼谷良叩見不動師伯。”鬼谷良倒是頗有眼力勁兒,恭恭敬敬的深施一禮。
“根骨奇佳,不可一世。”不動神僧若有若無的給了這么一句評價(jià)。
“小侄拜見大千師叔。”一直站在不動神僧身后的小和尚,也上前給大千道人行禮。
這個小和尚乃是不動神僧唯一的關(guān)門弟子,本名聶如來,法號“不動”。傳言都說他是被不動神僧在雪地里撿回來的。
大千道人揮揮手,付之一笑,道:“好了,好了,都是自家人,也就別那么多客套了。大哥,小弟可是想煞您也。”
自從大千道人師徒來了寺里,整天與不動神僧形影不離。食則同席,寢則同榻。兩人均是武林中的頂尖人物,識多才廣,學(xué)貫古今。終日里研經(jīng)探道演禮樂,談武品茶論蒼生,真可謂是酒逢知己,將遇良才,棋逢對手。話匣子一旦打開,那便猶如滔滔江水一般,源源不絕,日復(fù)一日,夜復(fù)一夜。鬼谷良和不動如來雖不插話,可就是這么站在旁邊聆聽,也是受益匪淺,收獲良多。
時值八月,秋高氣爽,風(fēng)清月明。
一天傍晚,不動寺院子里的石桌上,擺滿了普洱香茶和各色糕點(diǎn),原來是不動神僧要請大千道人師徒一起品茶賞月。
茶過三巡,話過五味。
大千道人一時興起,提議道:“大哥,你我二人成名數(shù)十載,被譽(yù)為武林的泰山北斗。怎奈,咱們老哥兒倆相交至厚,從未有機(jī)會交手切磋。今日大哥難得高興,不若陪小弟走上幾招,活動活動手腳,不知大哥肯賞臉否?”
其實(shí),大千道人也真的很想印證一下,究竟是自己傳承的“太極賦”強(qiáng)一些,還是大哥自創(chuàng)的“不動禪”更勝一籌。畢竟身為一名武者,到了他們這種層次,難逢敵手的日子還真是寂寞了一些。
不動神僧慈悲忠厚,本性純善。仔細(xì)一想,自己還真不知道這位賢弟究竟有多高的本事。若是趁著這個機(jī)會,過上幾招,切磋切磋,似乎也無傷大雅。大千道人性情溫和,心胸寬廣,斷不會為此傷了和氣。
想到這里,不動神僧爽朗一笑,說道:“也好。我看這樣吧,即為較量,自當(dāng)盡力。老兄老弟,如此年紀(jì),也不能拼命。你我就各出七分力吧。”
“大哥所言極是,如此甚好。稍后還望大哥手下留情,哈哈。”大千道人大喜過望,躬身答謝。
于是乎,中原武林中最為耀眼的兩個人,便在這小院里展開了激戰(zhàn)。這一戰(zhàn)真可以說是狂風(fēng)暴雨,飛沙走石,連天地都為之變色。
最神奇的是,雖然兩個人狂暴的內(nèi)力足以開山裂石,卻并沒有損壞到院子里的絲毫景致。由此可見,他們兩人對內(nèi)力的操控,早已是爐火純青,臻至化境。
大千道人的修為來源于一部《太極賦》。相傳,這部奇書乃是由千百年前的武林奇人道帝所創(chuàng),分為五訣。當(dāng)年道帝憑借此功法,獨(dú)步天下,一生大小戰(zhàn)斗近萬場,未嘗一敗。道帝隕落后,各門各派的武林異士,都紛紛去游歷各處名山大川、武林絕地,千方百計(jì)、絞盡腦汁的想要尋得此書。然而結(jié)果卻不盡如人意,所有人的各種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無一例外的都是一無所獲。這大千道人卻不知道有什么機(jī)緣,竟然能得此奇書。其中的緣由,無人知曉,他也從未言明過。得此書后,大千道人閉關(guān)苦修一十二載。出關(guān)時,聽聞天蠶教殘害百姓,為禍一方,便只身前往南蠻,以一己之力獨(dú)戰(zhàn)天蠶教主和六大護(hù)法,擊殺三人,重創(chuàng)教主,全身而退。此役使得大千道人一戰(zhàn)成名,從此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不動神僧自幼遁入空門,一心向佛。苦修十幾年,居然從佛理中悟出來一套《不動禪法》,又將其演化為武學(xué)心法及招式。三十年前天機(jī)峰,天下群豪演武斗技,不動神僧連敗七大門主,也借此名揚(yáng)天下,人盡皆知。
這兩位當(dāng)今武林的頂尖人物,究竟誰能更勝一籌呢?眼下恐怕就能知道結(jié)果了,因?yàn)樗麄円呀?jīng)戰(zhàn)到白熱化,馬上就要施展各自的最強(qiáng)攻擊了。
太極賦硬憾不動禪。
鬼谷良和不動如來站在一旁,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的盯著場中的兩位王者。在擔(dān)心各自老師的同時,這也算得上是千載難逢的機(jī)遇,對自身武學(xué)修為的提升大有裨益。
場上的大千道人和不動神僧都已將七成強(qiáng)度的內(nèi)力催至巔峰。
“大哥,當(dāng)心了。”
大千道人呵呵一笑,化為一道白光如箭頭一樣射了出去,直奔不動神僧。
不動神僧不退反進(jìn),同樣如白光一樣朝著箭頭迎了上去。
就在兩人即將對碰的一瞬間,“咔”一聲巨響,不動寺上方空間破碎,從時空裂縫里閃出來一人,并不答話,對著場中的二人一抬手。就見一只浮空虛影的黑色大手,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拍了下去。
“轟”一聲巨響,碎石橫飛,沙土四揚(yáng)。
“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