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姐妹四人
師父常言道:不必在意自己前塵往事,來了穆雪山,便是生是穆雪派的人,死是穆雪派的鬼,來生轉世投胎,也要為穆雪派做牛做馬。
穆雪山莊,坐落于穆雪山峰里頭。說是山莊其實也稱不上是,只是幾個小茅屋搭上幾片田,以及師徒幾人搭建的一個小小的養雞場。
整個“山莊”加起來不過就五個人:師父,三個師姐,以及孟長壽她自己。
孟長壽的師父,年齡成謎,行蹤不定,喜好賭錢,經常跑到山腳下喝跟著鎮上的人賭,逢賭必輸,導致整個穆雪“山莊”一片清貧。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創立”的穆雪派獨門武功發揚光大。
穆雪派也不是什么名門正派,是師父一時興起起的門派。理由是覺得自己武功獨樹一幟,不能就此埋沒,因此立派。
說是獨門武功,其實就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外家劍術。遺憾的是,這獨門功夫僅有大師姐常樂學得好。二師姐三師姐懶散無興趣,有興趣的孟長壽身子又過于羸弱,學不了外家功夫。
孟常樂,長壽的大師姐,從小在山上長大,曾下山兩次。一次是一年前,她得到師父首肯后精神抖擻,紅光滿面地下了山,說是要讓咱慕雪派揚名天下;第二次是半年前,她怒目圓睜,咬牙切齒,說要一雪前恥,結果大哭著跑回來,問之,原來是與他人比武,直接敗北,這對于爭強好勝,自以為武功精湛的大師姐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孟常樂得師父一身劍術真傳,雖武藝高強,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空有一身武力。師父她老人家常為此感到捶胸頓足。
孟知音,長壽二師姐,生得俏麗,聰明伶俐,鬼點子甚多,只是對練武一事絲毫不感興趣,練功六年有余,依然只會一些微末的拳腳功夫,只能勉強自保。
知音六歲入門,九歲練武,半年前與大師姐一同出山,與大師姐一同回來,可以說目睹了孟常樂戰敗的整個過程。據說還是敗在一個人手下兩次。猶記得知音直接回來那天,跟在大師姐身后,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憋屈模樣。
孟文雅,長壽的三師姐,十歲進山,整天喜歡搗鼓一些瓶瓶罐罐,最討厭干重活,人也懶散,凈多一些古靈精怪的主意。由于疏于練功,文雅師姐與知音師姐一樣,只懂得武術的微末。
孟長壽,乃本文女主角,體弱多病,屬于走多幾步就氣喘吁吁,跑幾下就頭暈眼花的那種,于是師父給她取了個名字叫長壽,希望她人如其名,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但是長壽一直覺得師傅取名字非常不靠譜。
正如她的大師姐孟常樂,其字面上的意思顯然有歡樂之感,可見師父她老人家希望師姐知足常樂,開開心心,而事實上,師姐十年來露出的笑容卻屈指可數,總是冷著面,讓人難以親近。雖然常樂師姐看上去十分冷漠,但是她面冷心熱,每次三師姐做錯事被師父罰,都是她第一個去師父面前求情。因此,文雅師姐和常樂師姐關系最為親密。就像兩姐妹一樣。
二師姐知音,從小不識音律,最喜安靜,每每師父白衣飄飄地在一旁裝會兒風雅,談個幾曲,矯情地嘆幾口氣,她都暗暗翻了好幾個不雅的白眼。
三師姐文雅,這個更夸張了,性子已經完全相反了,她是個潑辣的主,平時不愛練武,最喜制毒,更可怖的是她還喜歡用前邊兩位師姐來試毒,所幸長壽身子羸弱,文雅怕她經不住折磨,從來不往其飯菜上加佐料,這可以說是她唯一的一點良心了……
而她,孟長壽,雖然也是寄托了師父的美好祝福,然而隨著年齡漸長,她的身體狀況愈來愈嚴重,甚至會出現昏迷好幾天都不醒的情況,山下算命的老頭每一次看見她都搖頭說她是短命之相。
不過她平日里跟著師父種種田,澆澆水,喂喂雞,日子過得怡然自得,她倒是對習武感興趣,可惜身子骨不給力,基本上練一天第二天就得休息一天,可以說武功是一無長進。雖說這孟長壽從里到外都平平無奇,卻為穆雪派現任掌門。
說起孟長壽任掌門一事,本該由大弟子孟常樂擔任,只是孟常樂游歷一番回來后嚎啕大哭,問之,竟是與一人決斗,不出十招便敗北,孟常樂認為此乃奇恥大辱,自己也沒有臉面做這掌門,誰若是提起掌門之事,她便雙目通紅,淚流滿面,跪地長嘯,以表決心。
而孟知音的心思從來不在掌門練武上,她一心想著經商發財,按照她的話來說,就是不想一輩子都守著這片窮山爛瓦。
孟文雅也不愿意做這掌門。當時她也不太了解掌門具體要做什么,可是她看著師父的眼神古怪,總覺得有哪個地方不對勁,偷偷問了師父,師父雙掌一拍,答:做掌門好啊!做了掌門,這穆雪山莊就是你的了!
孟文雅看了看這貧瘠的田,又看了看那幾只毛稀稀拉拉的雞,心想,若做這掌門,澆水耕田喂雞之事不得全落在自己身上?果斷拒絕。
因此這掌門自然而然落到了懵懵懂懂的小師妹孟長壽手里。
在孟長壽十一歲那年,師父離開穆雪山去為她尋醫問藥,從此一去不歸。
她和三位師姐們在山上等啊等,春去秋來,花開了又落,也沒能等到師父回來。
終于有一天,幾位師姐看了看面黃肌瘦的長壽,嘆了一口氣,說,下山吧,我們去找師父。
那一年,常樂知音十六歲,文雅十五歲,長壽,十三歲。
下山后,由于不諳世事,她們四人都吃了不少虧,由于不諳世事,她們四人都吃了不少虧,由于心善,常樂師姐還差點被人抓去青樓。一家四口依靠著文雅師姐賣的幾劑草藥才勉強填滿肚子,總而言之,她們過著極度窘迫的生活。
為了尋找不知蹤跡的師父,幾人居無定所,大部分時間住在船上,四處漂泊。所幸她們都不暈船,只是長時間的流浪,讓人感覺晃蕩不安,也不知這搖搖晃晃的人生,何時是個頭。
后來,孟常樂接起了奪寶的單子,因為孟長壽的身體本就羸弱,為了讓她能夠吃上更好的食物,過上更好的生活,孟常樂不惜拿起了刀刃,晝伏夜出,像一只獨行的狼。
但是她也有底線,她只奪寶,不殺人。由于輕功精湛,她屢屢得手,也漸漸起了名聲,不過她一個人養著四個人仍然還是有些吃力,更何況還有長壽這個病怏怏的身子拖累。知音師姐和文雅師姐見這行賺錢挺快,都紛紛加入。三個人的效率快了許多,她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但是她們接的單子都是有線人的,也即是說,就算拿到寶貝了,也要交給線人,而她們僅能拿到一點點的分紅。
知音師姐想了很久,一錘定音:我們單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