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6章 清理心靈的空間 (5)
- 第35章 清理心靈的空間 (4)
- 第34章 清理心靈的空間 (3)
- 第33章 清理心靈的空間 (2)
- 第32章 清理心靈的空間 (1)
- 第31章 世界因你而精彩 (6)
第1章 用低調演繹人生 (1)
林肯的觀念
信仰堅定的人是一刻也不會迷失方向的,他的靈魂將沖破煉獄的烈焰,直奔天堂極樂世界。
--溫塞特
林肯雖然貴為一個國家的總統,但在歐洲上流社會的時尚圈子里,卻常常是人們的笑料。所有基督教國家的報紙都在嘲笑他的風范。他所頒發的政府文件行文過于簡單明了,這一點也讓政客們感到震驚,他們希望這些文件能夠更正式一些。對于所有這些反對意見,林肯僅僅簡單地答復道:“人們看得懂就行了。”
甚至在華盛頓,他也遭到了嘲弄,人們給他取了各種綽號,叫他“猿人”、“木頭腦瓜”、“人獸怪物”。后來,他知道了別人對他的這些嘲弄和諷刺,他對自己說道:“喂,亞伯拉罕·林肯,有些人這樣對你,到底你是個人,還是一條狗?”他在弗雷德里克堡對這種種嘲弄和諷刺作了反擊之后,又說道:“如果一個從地獄里跑出來的人受到的攻擊謾罵比我更甚,那么,連我都會同情他的。”
然而,普通民眾的心卻是和林肯在一起的。當時有很多人在歐洲人開辦的制棉廠里做工人,生活十分拮據。由于棉花禁運,有的人幾乎到了衣食無著的地步,但他們從來沒有抱怨,沒有一次起來抗議林肯的禁運政策。各地的勞工組織都信任他、同情他。
“在林肯身上,一切都配合得如此完美,甚至造物主也會指著他對全世界說,這就是我要造的人!”從古到今,還沒有誰能比林肯更配得上這句話。
林肯念念不忘的是自己品格的完善,他的合作者說他“誠實到了頑固的地步”。他可以拒絕一切誘惑,絕不與有錯誤的一方為伍;或者,即使一開始不小心站錯了立場,一旦發現,他也馬上改弦更張,絕不助紂為虐。有一次,一位太太付給了他200美元的律師費,他考慮了很久,還是把錢退了回去,并對這位老太太解釋道:“您的案子還沒有開審呢。”“可是這錢是你應該掙的啊。”那位太太說。“不,不,”林肯回答,“這不對。我只是在盡義務,這不應該收錢。”
一個人的可貴之處往往在于其存在的獨特性,而特立獨行的人也最易受到標榜規范的人的攻擊。有著一份堅持,“特立獨行”也將成為一種榜樣。
視力與偏見
任性和偏見就是自己個人主觀的意見和意向,是一種自由,但這種自由還停留在奴隸的處境之中。
--黑格爾
在從紐約到波士頓的火車上,阿瑟發現隔壁座位的老先生是位盲人。
阿瑟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是位盲人,因此他和盲人談起話來,一點困難也沒有,他還弄了杯熱騰騰的咖啡給這位老人喝。
當時正值洛杉磯種族暴亂的時期,他們因此就談到了種族偏見的問題。
老先生告訴阿瑟,他是美國南方人,從小就認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傭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時從未和黑人一起吃過飯,也從未和黑人一起上過學。到了北方念書,有次他被班上同學指定辦一次野餐會,他居然在請帖上注明“我們保留拒絕任何人的權利”。在南方這句話就是“我們不歡迎黑人”的意思,當時全班嘩然,他還被系主任抓去罵了一頓。
他說有時碰到黑人店員,付錢的時候,他總將錢放在柜臺上,讓黑人去拿,不肯和黑人的手有任何接觸。
阿瑟笑著問他:“那你當然不會和黑人結婚了。”
他大笑起來:“我不和他們來往,如何會和黑人結婚?說實話,我當時認為任何白人和黑人結婚,都會使父母蒙辱。”
但他在波士頓念研究生的時候,發生了車禍。雖然大難不死,可是眼睛完全失明,什么也看不見了。他進入一家盲人重建院,在那里學習如何用點字技巧,如何靠手杖走路等等。慢慢地他終于能夠獨立生活了。
他說:“我最苦惱的是,我弄不清楚對方是不是黑人。我向我的心理輔導員談這個問題,他也盡量開導我,我非常信賴他,什么都告訴他,將他看成良師益友。
“有一天,那位輔導員告訴我,他本人就是黑人。從此以后,我的偏見就完全消失了。我看不出對方是白人,還是黑人,對我來講,我只知道他是好人,不是壞人,至于膚色,對我已毫無意義了。”
車快到波士頓,老先生說:“我失去了視力,也失去了偏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在月臺上,老先生的太太已在等他,兩人親切地擁抱。阿瑟猛然發現他太太竟是一位滿頭銀發的黑人。他這才發現,盡管自己視力良好,但他的偏見還在,是多么不幸的事。
叔本華說,最強有力的阻礙人們發現真理的障礙,并非是事物表現出的、使人們誤入迷途的虛幻假象,甚至也不是人們推理能力的缺陷。相反,是在于人們先前接受的觀念,在于偏見。
放棄手中的優勢
在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常常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
--巴爾扎克
這是一家公司招收新職員所出的一道測試題:
你開著一輛車,
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
你經過一個車站,
有三個人正在等公共汽車。
一個是快要死的老人,好可憐的。
一個是醫生,他曾救過你的命,是大恩人,你做夢都想報答他。
還有一個女人或男人,她或他是那種你做夢都想嫁或娶的人,也許錯過就沒有了。
但你的車只能坐一個人,你會選擇哪一個?并解釋一下你的理由。
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對你性格的測試,因為每一個人的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應該先救他。然而,每個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為他們的終點站;你先讓那個醫生上車,因為他救過你,你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報答他;同時有些人認為一樣可以在將來某個時候去報答他,但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結識夢中情人,你可能永遠不能遇到一個讓你這么心動的人了。
在200個應征者中,只有一個人被雇傭了,他并沒有解釋他的理由,他只是說了以下的話:“給醫生車鑰匙,讓他帶著老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車!”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以上的回答是最好的,但沒有一個人一開始就能想到這樣做。
是否是因為我們從未想過要放棄我們手中已經擁有的優勢(車鑰匙)?有時,如果我們能放棄一些我們的固執、狹隘和一些優勢的話,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
學會放棄才能卸下人生的種種包袱,輕裝上陣,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轉機,渡過風風雨雨;學會選擇就是審時度勢,揚長避短,把握時機,明智的選擇勝于盲目的執著。
把身邊的事干好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戴維·帕卡德
一大早,艾爾比就開著小型運貨汽車來了,車后揚起了一股塵土。
他卸下工具后就干起活來。艾爾比會刷油漆,也會修修補補,能干木匠活兒,也能干電工活兒,修理管道,整理花園。他會鋪路,還會修理電視機。他是個心靈手巧的人。
艾爾比因為上了年紀,走起路來腳步緩慢、沉重,頭發理得短短的,褲腿留得很長,他給別人干活。
他的主人有幾間村舍,其中有一間被人在夏天租用。每年春天艾爾比把自來水打開,到了冬天再關上。他把洗碗機安置好,把床架安好,還整修了路那邊的牲口棚。
艾爾比擺弄起東西來就像雕刻家那樣有權威,那種用自己的雙手工作的人才具有的權威。木料就是他的大理石,他的手指在上面摸來摸去,摸索什么,別人不太清楚。一位朋友認為這是他自己的問候方式,接近木頭就像騎手接近馬一樣,安撫它,使它平靜下來。而且,他的手指能“看到”眼睛看不到的東西。
有一天,艾爾比在路那頭為鄰居們搭建了一個小垃圾棚。垃圾棚被隔成三間,每間放一個垃圾桶。棚子可以從上面打開,把垃圾袋放進去,也可以從前邊打開,把垃圾桶挪出來。小棚子的每個門都很好使,門上的合葉也安得嚴絲合縫。
艾爾比把垃圾棚漆成綠色,晾干。一位鄰居走過去看一看,為這竟是一個人做的而不是在什么地方買的而感到驚異。鄰居用手撫摸著光滑的油漆,心想,完工了。不料第二天,艾爾比帶著一臺機器又回來了。他把油漆磨毛了,不時地用手摸一摸。他說他要再涂一層漆。盡管大家看來這已經夠好的了,但這不是艾爾比干活的方式。經他的手做出來的東西,看上去不像是自家做的。
在艾爾比的天地中,沒有什么神秘的東西,因為那都是他在某個時候制作的,修理的,或者拆卸過的。保險盒、牲口棚、村舍全是出自艾爾比之手。
艾爾比的主人們從事著復雜的商業性工作。他們發行債券,簽訂合同。艾爾比不懂如何買賣證券,也不懂怎樣辦一家公司。但是當做這些事的人需要搭建棚子時,他們就去找艾爾比,或找像艾爾比這樣的人。他們明白艾爾比所做的是實實在在的、很有價值的工作。
當一天結束的時候,艾爾比收抬工具,放進小卡車,然后把車開走了。他留下的是一股塵土,以及至少還有一個想不通的伙伴。這個人納悶,為什么艾爾比做得這樣多,可得到的報酬卻這樣少。
然而,艾爾比又回來干活兒了,默默無語,獨自一人,沒有會議,也沒有備忘錄,只有自己的想法。
細節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當我們不能在學業上出色時可以選擇在商業上有所成就。不能做將軍,做個優秀的士兵也是一名軍人的成功。
比爾的喂鳥器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萊辛
比爾是個成功的演說家和作家,喜歡在閑暇時間觀察鳥類。幾年前,比爾買了一幢新房子,附近草木蔥蘢。入住后的第一個周末,他就在后院里裝了個喂鳥器。就在當天日暮時分,一群松鼠弄倒了喂鳥器,吃掉里面的食物,把小鳥嚇得四散而去。在接下來的兩周里,比爾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辦法讓松鼠遠離喂鳥器,就差沒有使用暴力了。但絲毫不起作用。
萬般無奈之下,他來到當地一家五金店。在那兒他找到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喂鳥器,帶有鐵絲網,還有個讓人動心的名字,叫“防松鼠喂鳥器”,這回可保萬無一失,他買下它并安裝在后院里。但天黑以前,松鼠又大搖大擺地光顧了“防松鼠喂鳥器”,照樣把鳥兒嚇跑了。
這回比爾拆下喂鳥器,回到五金店,頗為氣憤地要求退貨。五金店的經理問答說:“別著急,我會給你退貨的,不過你要理解:這個世上可沒有什么真正的防松鼠喂鳥器。”比爾驚奇地問:“你想告訴我,我們可以把人送到太空基地,可以在幾秒鐘之內把信息傳到全球任何一個地方,但我們最尖端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都不能設計和制造出一個真正有效的喂鳥器,可以把那種腦子只有豌豆大的嚙齒類小動物阻擋在外?你是想告訴我這個嗎?”
“是啊,”經理說,“先生,要解釋清楚,我得問你兩個問題。首先,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時間,讓松鼠遠離你的喂鳥器?”比爾想了一下,回答說:“我不清楚,大概每天10到15分鐘吧。”
“和我猜的差不多,”那位經理說,“現在,請回答我第二個問題:你猜那些松鼠每天花多少時間來試圖闖入你的喂鳥器呢?”
比爾馬上意識到:在松鼠醒著的每時每刻。
原來松鼠不睡覺的時候,98%的時間都用于尋找食物。在專一的用心面前,智慧的大腦、優勢的體格節節敗退!
要做到更好,并不一定需要款式更新、功能更強大的電腦。它所需要的,是為了目標心無旁騖、投入所有的時間、發揮所有的才干,如果你比對手更專注,你就能將他們拋在身后。
當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時候,他知道他航向何處嗎?他的目標只是前進,一直向前進;全心投入,總是能夠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幽默的警官
幽默是藏身于笑話之后的嚴肅。
--韋斯
杰瑞是一個極富幽默的警官,無論遇到什么案件或難題,在他手上總能迎刃而解。
有一天,有三位女士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大吵大鬧來到警察局。她們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肯讓誰先說,嘰里呱啦幾乎把房頂都要掀翻,連局長都沒有辦法。這時杰瑞來說了句:“請你們中間年紀最大的一位先說吧。”話音剛落,房間里頓時鴉雀無聲。
某日,一男子試圖制造一件轟動全國的新聞,便爬上紐約國際貿易中心,往樓頂上一站,做跳下去的樣子。很快,樓下圍滿了人,包括警察,醫生和記者。局長和警長輪番喊著話,并試圖救險,那男人總是色厲內荏地叫著:“別過來啊!誰要是過來,我就跳下去!”僵持片刻后,杰瑞帶了一名醫生走上前,只說了一句話,那男子便默默地走下樓去。杰瑞說的是:“我不是來抓你的,是這位醫生要我來問問你,你死后,愿不愿意把尸體捐獻給醫院?”
在一次執勤的時候,杰瑞竟然抓住了一個正在通緝的男扮女裝的要犯,警長問他:“罪犯男扮女裝,你怎么認得出來?”杰瑞說:“我看他沒有女人的習慣。”警長問:“什么習慣?”杰瑞說:“很簡單,她走過時裝店、食品店和美容院的時候,連看都沒朝里看一眼,我就知道這里邊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