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石劍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山道風嘯(上)
初秋的天氣,就算是到了傍晚,天空也是萬里無云。太陽剛剛落山,一掛白月已經爬上了半空,與滿天如沙的紅霞相映成輝。
“要不了多久,我們就到家了。”一位中年漢子的話音,打破了山道的寂靜。然而,沒有人回他的話,山道上除了腳步聲,山下懸瀑發出的撞擊聲,以及山林里歸巢的鳥叫聲,就再沒有別的聲響了。
說話這人叫做公治云龍,他身材魁梧,面闊耳大,一雙手臂尤其粗壯。他見沒有人應他的話,便回頭看了看后面的三人。三個人也許各自心理在想著事情,所以并沒有注意到他說什么。
緊跟著他的是一位中年婦人,雖然是個女人,可是步履穩健,風姿颯爽,面色紅潤,仿如一朵不凋的桃花。她是公治云龍的妻子聞雪嬌,雖然并沒有回應公治云龍的話,但眼睛卻一直留意著他。
落在后面的是一對青年男女,兩人并肩而行,顯然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侶。但是,他們卻并不像別的情侶一樣私語纏綿,只是有時候雙目對視一下,然后又默無聲息地并肩趕路。
這女子名叫公治菲嫣,是公治云龍的掌上明珠,她身材窈窕,面如桃粉,若不是身上穿著勁裝,也許根本沒有人相信她是一位身懷武藝的江湖女子。
旁邊這位青年男子眉清目秀,身形健朗,身后那柄一掌寬的闊劍尤其引人注目。這柄劍可是江湖中人人見而膽寒的龍虎劍,只因劍柄兩側分別雕刻著一條龍和一只虎,劍刃鋒利無比,加上佩帶這把劍的人又是近些年馳騁江湖、懲惡除暴的顏景宗,所以江湖人便流傳著一句童謠:“龍虎劍,龍虎現,生龍活虎不改顏;龍虎出沒必收手,虎嘯龍咆頭不見。”
顏景宗有這柄龍虎闊劍,又是行俠仗義的武林少俠,因此被人江湖人稱作龍虎俠。但是,此時的他已經完全沒有了龍虎俠的霸氣,他的眼里盛滿了對公治菲嫣的無限溫柔。
“都在想什么呢!我和你們說話,你們怎么也不回應一下?”公治云龍仿佛是個不甘寂寞的人,站立原地,盯著聞雪嬌說。
“陪你說了這半天的話,我嘴都說干渴了。再說,誰聽見你說什么了?”聞雪嬌心不在焉地說道。
“呵呵,看來江湖中有名的頂嘴雞,現在這嘴也不怎么厲害了,沒想到你也有安靜的時候!”公治云龍打趣說。
“人家心里煩著呢,誰還有心情跟你廢話!我再次告訴你,我的外號叫作釘子鳳凰,不是什么頂嘴雞!”聞雪嬌似乎有些生氣了。
公治云龍見妻子生氣了,便立即緩和了語氣,關切地問道:“怎么了,是不是在擔心大伯不接納我們的景宗啊?”
聞雪嬌見丈夫問自己話,正中了自己的心事,說:“我倒不是擔心他阻撓我們收女婿,最主要是那柄龍虎闊劍讓我不放心呢!”
公治云龍看妻子一臉愁容,自己也不禁嚴肅起來。是啊,天罡村是不準使用兵刃的,這可是祖宗留下的規矩,這么多年誰也不敢破壞這個規矩,但是,顏景宗那柄龍虎闊劍就恰恰觸犯了這條祖訓。
公治云龍沒有說話,聞雪嬌繼續說道:“菲嫣這丫頭也是的,什么人不能喜歡上,偏偏喜歡上了這個使劍的顏景宗!真是拿她沒辦法!”
“唉,誰又能說清楚呢!當初我們之間不也是面臨這樣的困難嗎,結果還不是過來了?反正車到山前必有路,回到村里再說吧。”公治云龍的心里其實也正擔心著這件事情,但他現在也實在沒有什么辦法,所以只好這么說。
“當初我還不是以犧牲祖傳暗器為代價,才嫁到你們公治家族嗎?要知道,龍虎闊劍可比我那暗器大多了!”聞雪嬌似乎很為自己的暗器功夫惋惜。聞雪嬌也出生在武林世家,祖傳的梅花釘也是江湖最厲害的暗器功夫之一,可惜因為要嫁給公治云龍,公治家族硬是逼迫她放棄了自己的祖傳秘技。
“你現在不是還常常使用暗器嗎?要不然怎么會有釘子鳳凰的美名?”公治云龍安慰道,雖然他自己也覺得這樣的安慰不一定能起到作用。
“爹,你們在說什么吶,快到家了,是不是有些激動啊?”公治菲嫣和顏景宗跟上來,眼見即將回到闊別兩年的家,自己還帶了個英俊瀟灑的青年大俠回來,村里人一定會稱贊不已,心里說不盡的高興。
“當然了,我們漂亮乖巧的菲嫣就要回到家了,如今武功又有了大長進,村子里的人一定會夸獎你爹我的,你說爹爹心里該有多高興啊!”公治云龍笑著說道。
“你們都走累了吧,咱們坐下歇歇吧!”聞雪嬌看著自己的女婿說道,“咱們這些地方都是些山路,都怪我們菲嫣給你惹了麻煩,害你陪我們到這深山老林里來了。”
“前輩客氣了,保護菲嫣是景宗自愿的,到這山里來也是景宗所希望的,起碼少了一些江湖的打打殺殺,這不,我心里也覺得清凈了許多。”顏景宗雖然說了這些奉承話,但因為句句源自內心,所以說出來也很自然。
公治菲嫣看著顏景宗,心里涌出說不盡的感激之情,但又似乎參雜了一些對他的歉疚,畢竟,像顏景宗這樣的江湖大俠,不應該跟著自己躲藏到這樣的偏僻山村來,江湖才是他的自由天地。
公治菲嫣這樣想著,心緒一下子又回到了兩個月以前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子里去了,那些事情雖然發生在兩個月以前,當她回想起來的時候,就像昨天才發生的一樣。
那是盛夏時節,公治云龍帶著妻子聞雪嬌和女兒公治菲嫣來到中原古城開封城內,因為開封是中原重鎮,歷史上戰亂很多,這里的人喜歡研習武藝,所以公治云龍打算到這里來表演自家的祖傳秘技,也弄幾個銅錢來花銷。
一家三口到了開封,正值一年一度的文殊寺廟會,說來也怪,別的地方廟會都是安排在春天或者秋冬季節,唯獨文殊寺的廟會安排在盛夏季節。原來開封地處黃淮泛區,春夏之交,幾乎隔幾年都要遭遇一次水災,為了慶祝災后余生,當地僧眾才在每年的盛夏安排了這樣的廟會。
那天,公治云龍帶著妻女在文殊寺附近選了一個較為偏僻的小店住下,安頓了行李之后,便獨自一人信步來到文殊寺踩場子。
文殊寺雖然是座老寺廟,但房屋格局并不大,只有前后兩進的四座殿堂,兩側是僧眾的歇宿處,后面是誦經堂,前面和一般寺廟一樣是接納善男信女的大殿。
公治云龍轉了一圈,覺得文殊寺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便出來先到大殿里燒了一炷香,再出了大殿尋找明天賣藝的場子。
文殊寺前面的場子倒是十分寬敞,都是開封的賢達仕宦為了一年一度的祭拜活動興建起來的方石廣場。廣場綠樹成蔭,多有小商販在左右兩側擺賣小東西,也不過是一些神佛雕像、印符香紙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