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關于這部小說的記憶
楔子
作者:張海濤
《麗江—今夜我將你遺忘》這部小說即將在即日發表,寫這部小說的靈感來自于“一米陽光”創作于高二期間,用兩年的時間完成,這部小說是我寫的第二部小說。我寫的第一部小說是在初三期間創作,用一年的時間完成。它是一部創業理想穿越小說,經過很多朋友的指導,在靈感的召喚下,寫出了這部小說,在次我非常感謝關心和愛護我的朋友、同學,讀者。我最要感謝的就是我的父母在身邊一直支持我、鼓勵我。
我從小喜歡文學,小時候就受到文學的熏陶,看來很多書從中受到了很大的啟迪,我最喜歡“三毛”的那種灑脫、親切、平和寧靜的心態。喜歡張愛玲的那種曠達不拘泥世俗的性格,喜歡安妮寶貝的文章,雖是小說卻透著散文的風范,在散文的天堂中游行,讓你有一種清心的感覺。喜歡余秋雨的文化之旅,他的骨子里透著一股民族文化精神,余秋雨去了很多地方見識淵博,對各國文化都有研究,我很佩服他。
文學是一種對全世界文化一種內在剖析。我在文學的港灣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陣地”,我用小說向大家展現我自己的內心世界。我相信真正的文學是沒有國界。曾經我沒有去珍惜我身邊的親人,到想去珍惜的時候卻沒有機會了。現在想想我挺慚愧的。小說中的你我都是生活的寫照,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必須付出比常人十倍多的代價。只有經歷一些教訓,才能從中得到啟發。創業并不你想象的那么簡單,他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在努力中得到成長。寫于2009年2月20日
一曲躲不掉的記憶
文/張海濤筆名逍遙游
小樓聽雨
雨是記憶的使者,宛如凌空中一道美麗的彩虹,在寂靜的夜空下,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我慢慢地走進了小巷,小巷坐落在古河的邊緣,沿著古河能到達天源山,天源山即源頭之關而得名。小時候,我一有時間就沿著古河去天源山。天源山的泉水很甜,嘗起來有一點淡淡的香味。一曲躲不掉的旋律,在我耳旁想起,好似我處在音樂盛宴之中。泉水邊,蝴蝶舞,琴劍音相隨;天源山,溪水間,漫步在云端。
我喜歡獨來獨往,每當走近小巷,我都有一種錯覺,好似看見小時候的我,他們與我擦肩而過。放學后,阿媽在小巷口等我,我總是跑過來給母親一個擁抱,那時候的我過著一種無憂無慮的生活。
小閣樓
我家的閣樓在我的記憶中是最清晰的,沒事的時候,我喜歡躲在小閣樓上。阿媽總是怕我跌倒,阻止我上小閣樓,那時候的我,寂寞總是與我相伴。
小閣樓上的世界,它與我的世界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在小閣樓上,我能看到天空中的小鳥、古河、小巷、遠處的天源山的全貌。每當我雨季來臨時,我都躲在小閣樓上聽雨,“倚樓聽雨小閣子,獨看遠山靜默時。”一曲躲不掉的記憶,被深藏在小閣樓里,而我的世界里,除了寂寞,什么也沒有。
雨中的女子
每當雨季來臨時,小巷子就成了“花的世界”,一把一把雨傘遮蓋了天空,仿佛我處在傘的世界里。
雨中的女子是淡定的,宛如乘著一葉扁舟游走在荷花的世界里。女子如水,既柔和又清澈,其中透著些許回憶。行走在雨中,似乎在聆聽雨中的故事。
多年以后,我站在小巷口遠望已逝去的“記憶”,感覺心中很溫暖。那段記憶,跟隨我直到生命地盡頭。我耳旁似乎又聽到了,泉水邊,蝴蝶舞,琴劍音相隨;天源山,溪水間,漫步在云端;小閣樓,聽雨聲,寂寞在風中;花世界,小女子,聆聽雨故事.......
《流水無痕》
文/張海濤筆名:逍遙游
過往云煙
游走在亂世紅塵中,往往被一些記憶所干擾。當我們清醒時,歲月已不再。細沙流過沙漏,沒有留下一絲痕跡。流年輕撥歲月,我們已老去。
曾經穿越撒哈拉沙漠,尋找三毛的足跡,忘記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隨著余秋雨的腳步,探尋文化背后的神秘,從此踏上了苦旅的征途;走近安妮的世界,感受到了信仰的神圣。每一次閱讀,靈魂就會顫動一次。走近她,走近了遺失的記憶;離開她,我們曾經相遇。
流浪已久的心想回家,回首過去,時光已駛到了它的目的地,靜靜地停在這休息。“小隱隱于群山之間,大隱隱于亂世紅塵。”
不幸的是思念在遠方,佇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常有種落淚的沖動。時光已流去,歲月已不再,寂寞時常與我們相伴。
近來有靈感而至,就創作了這部散文集,用以祭送流年歲月的點點滴滴。它有流年紀、寂寞紀、第五紀三部曲構成。這些記憶碎片凌亂而分散,它伴隨著我成長的印跡。
我一直行走在路上,時常會想起一些事情。關于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感知,傷心的事快樂的事,記錄著屬于我們的青春故事。那些盛大的龍膽花,在晨曦和黃昏間,演出屬于它們的天地。我希望等我古稀之年,回憶起那時的我,有一種心靈的震撼。
非常感謝一直支持我創作的同學、朋友、室友、博友。這部散文集是我第三部原創書籍,它之所以命名為《流水無痕》,還是得益于一個同學的靈感,我在這特別給予感謝。
流沙穿過河流,沒有留下一絲印跡。昨夜創作時,下起了小雨。當我早上醒來時,白雪覆蓋了整個大地。雪的消融,如同開啟了我生命的旅程。我在心中對自己說:“我一直行走在路上,從不曾與寂寞有染。”
創作于貳零壹零年肆月拾叁零辰叁點于
古都長安白鹿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