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徨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那討厭的誰家的小誰
“女生上步”的男生宿舍小樓,學友們擁抱著自己的內衣秀模們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在宿舍的走廊,你會聽到來自五湖四海的聲音。
就在這一天,邵文他們這些身處異鄉的學子們,接到了五湖四海的來電。自邵文到外地求學后,邵文的父母便養成了每天看天氣預報的習慣,邵文總在天氣變化的前一天接到父母的來電。“小文,明天有雨,出門別忘了帶傘”“小文啊,明天要降溫了,出門要記得多穿點衣服啊”等等。這也許就是他們85后,這群獨生子女可以炫耀的愛吧!來自于父母的疼愛。
地震了,5.12,我們的汶川
現在在服刑的邵文,生活是沒有色彩的,深陷回憶中的他們,每當聊起記憶中的生活,外面的生活顯得五彩斑斕,唯獨那段回憶定格于黑白,它讓太多的生命失去了色彩。
大學生唯一的業余愛好——網絡,沒有了色彩的格調,生活真的安靜下來了,邵文第一次主動關注新聞,用著日本產的筆記本跟著網絡大軍大喊著:“抵制日貨”,不是邵文有多虛偽,而是生活給了他太多的無奈,邵文來自山東淄博的一個鄉鎮,父母都是本分的農民,他沒有本錢將鄙視的的日貨扔出窗外。生活不允許。
緊張的救援更在繼續,太多的畫面讓邵文陷入了沉痛與思考,災難讓邵文,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生的強大,他需要好好的思考,怎么去生!
每次踏上回家的火車,邵文都會很惆悵,他馬上就要離開這座讓他倍感孤獨的城市,回到那個溫暖的家。火車緩緩開動,邵文喜歡欣賞窗外的風景,像一封中國特色的水墨畫,這讓他想起在網上看到的,震后的照片,讓他因離開,因不舍和無奈都顯得沮喪。一青年男子問:“我看你好像一個人”?邵文說:“什么叫像一個人,我不是人嗎”。“你是不是邵文?”邵文仔細的看這前眼前一張青春的面孔:“你是伊友”。原來他就是邵文從小就討厭的誰家的小誰。邵文對伊友的印象,完全來自于他的父母。“你看人家伊洋家的孩子考到什么重點高中”“你看人家伊洋的孩子考到什么大學”“人家伊洋的孩子畢業后在我們鎮上教書。”邵文有時候會恨眼前這個老鄉,邵文因他失去了太多的,花季雨季的歡樂。
伊友是從汶川回來,這讓邵文對他多了幾分敬佩的眼神。他們一路歡笑,邵文不停的詢問,伊友在汶川所見到的一切,他們也談論人生,理想,這是他們80后永遠不變得話題,他們都有理想的一代,一路的談唱,面對著沉痛,他們留下得話題是:“我們該如果去生。”
下車后,伊友說:“上次回來,還是畢業時陪同學來我們這邊游玩,那是他們感嘆我們的生活節奏慢!”邵文說:“現在也不行了,淄博的丈母娘也開始攀比,年青人都需要奮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