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遍看三體了。第一遍記得還是三體剛出版在《科幻世界》的時候,也是我剛大學畢業的時候,因為從初中一直就喜歡看《科幻世界》,對大劉的創作作品都非常喜愛,作品中的人文思想,硬科幻中夾雜著軟文學,將對科技發展,人類未來的生活狀態在一部部作品中進行糅合,讓我沉浸其中,又發人深思。
第二遍是在得知三體獲得雨果獎,大劉取得的無上榮耀之時,也讓我這個追隨多年的粉絲感覺欣慰,近期時隔十五年,實則人生至中年,遇到一些事業危機,希望沉浸在書中,或者逃避,或者尋找一絲慰籍。《三體》著實讓我再次沉醉。
說說感受吧,從最初的葉文潔在紅岸做出的舉動,其實也引出了“這個世界是否存在外星人”,“外星人到底是敵是友?”等在每一位科幻迷和愛好科幻的人們心中的一個問題,但是隨著大劉對整個宇宙邏輯的展開,通過三體人的世界,逐步揭示了黑暗森林的法則,不得不說,這個宇宙視覺,最終讓我們重新審視了生命的意義,物種的意義。這個宏偉故事中,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在人類命運的轉折點,做出了重大的決策甚至影響了人類的命運,包括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共存心中的英雄般的存在,執劍者邏輯,堅韌的維德,干練和幽默的大史,閃爍母性光輝的程心,同意將自己大腦送到宇宙中的程天明。無論人類這個物種在宇宙中存活多久,都將閃爍出耀眼的光輝。
三體全集(全三冊)吧
三體全集(全三冊)吧
第二遍是在得知三體獲得雨果獎,大劉取得的無上榮耀之時,也讓我這個追隨多年的粉絲感覺欣慰,近期時隔十五年,實則人生至中年,遇到一些事業危機,希望沉浸在書中,或者逃避,或者尋找一絲慰籍。《三體》著實讓我再次沉醉。
說說感受吧,從最初的葉文潔在紅岸做出的舉動,其實也引出了“這個世界是否存在外星人”,“外星人到底是敵是友?”等在每一位科幻迷和愛好科幻的人們心中的一個問題,但是隨著大劉對整個宇宙邏輯的展開,通過三體人的世界,逐步揭示了黑暗森林的法則,不得不說,這個宇宙視覺,最終讓我們重新審視了生命的意義,物種的意義。這個宏偉故事中,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在人類命運的轉折點,做出了重大的決策甚至影響了人類的命運,包括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共存心中的英雄般的存在,執劍者邏輯,堅韌的維德,干練和幽默的大史,閃爍母性光輝的程心,同意將自己大腦送到宇宙中的程天明。無論人類這個物種在宇宙中存活多久,都將閃爍出耀眼的光輝。
宏電子是大劉自創,現實或者說咱們這個宇宙,目前還沒發現這玩意兒。
可控核聚變只能說雖然不停在刷存在感,但距離真正實現依然還有點兒遙遙無期。
引力波通信不太清楚,但引力子似乎快被發現了,沒直接證實,但有點兒間接的觀測結果。
反物質這玩意兒現在就能直接造,但成本太高,無法大規模制造。
曲率引擎目前依然只是個幻想,值得一提的是有新的宇宙模型提出,而新的模型里不需要暗物質的存在也可以自洽
我仍然保持之前的觀點,是本不錯的小說,但是對我來說沒有很“哇塞”。我仔細想了一下,原因是——讀書要趁早。《三體》是2005年開始連載,如果我是當時看到,我可能會很激動,覺得這本書的信息量爆炸(能看出來作者在竭盡所能把自己現實世界里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拼湊在一起[笑cry]),但是我晚了15年,如今我人到中年,看了幾百上千的文藝作品,接觸了很多雜七雜八的學說,淺讀過一些文獻,所以再看任何一部小說,多少都會有點似曾相識(比如曲速引擎在幾十年前的《星際迷航》里就有,比如紅岸基地的設定就是《超時空接觸》,比如三體人的透明思維不就是瓦肯人嗎?生生不息繁榮昌盛!),很難再有年輕時候那種驚為天人的震撼感。我的價值觀早已形成,對事物的看法也能自洽,所以那套“黑暗森林”的假說并不能令我信服,甚至我會覺得有點故弄玄虛——這當然不是書寫的不好,而是我覺得遺憾,我已經沒那么容易被打動了。
說回到書本身,我覺得作者的文字水平起伏挺大的。作者對人物關系和人物情感的刻畫,不太能感動我,甚至我在上帝視角經常覺得作者是不是在水稿費(不是[笑cry][笑cry][笑cry]比如為什么要強調汪淼曾經偷拍過楊冬并對其有近似“一見鐘情”的念念不忘,比如為什么要花巨大的篇幅描寫羅輯是如何意淫出一個夢中情人——以及我真的很鄙夷羅輯對女性的審美,必須是柔順乖巧、小鳥依人、出身高貴、知書達理、受過教育但是學歷還不能比他高(本科以上博士以下),充滿了刻板印象我。更可悲的是,真的被他們照著模板找到了莊顏,莊顏帶著“輔助面壁者”的使命,扮演著另一個靈魂,一切都按照面壁者的期望去表演,似乎“愛上他”也是個自然而然的結果,但,沒有選擇權的被計劃的愛情,太可悲了。(我一直不能get作者寫這兩段的用意,我覺得對劇情沒什么推進,甚至我看到莊顏的橋段會忍不住覺得這是唐家三少在代筆,實在是太像《斗羅》的水漫金山了[笑cry][笑cry][笑cry])
羅輯的黑暗森林理論,其實挺簡單的,而且描述有點故弄玄虛,我不能代入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在跟大史推演猜忌鏈的時候,話術跟我初中時代的奧數老師是一模一樣的[笑cry][笑cry][笑cry]中小學的奧數,就是把微積分不讓你用正經公式推導,而是加了點初級邏輯學的理念去七扭八拐論證,我就是學了奧數之后,代數成績一落千丈,后來停了奧數就好了[笑cry][笑cry][笑cry]當然我沒上過高中大學的奧數,不知道高級奧數啥樣,可能是我小時候參加的奧數班不正宗,誤入歧途吧[笑cry][笑cry][笑cry]
在前兩部里,所有人物看起來都是工具人,都是為了描寫“大場面”的鋪墊,這種手法我挺喜歡的,就是雖然我覺得人物不精彩,但是我不會因此放棄閱讀,因為他們不重要。然而在所有的工具人里,我太喜歡章北海了!這個角色太有魅力了!他堅定且矛盾,又城府又膚淺。堅定和城府自不必說,他不計代價從不動搖也絕不后悔;說他矛盾膚淺,是他對于犧牲他人是有負擔的,以及他幾百年里只執著于“逃亡”這個動作,但是逃到哪里去、帶著誰逃、怎么整編隊伍、怎么延續文明等等,他其實也沒有什么完整計劃。看起來幾個艦船已經自愿歸他領導,但是他也沒有主動積極嘗試整合資源(至少書里沒寫),而是由著事態滑向奇怪的自相殘殺。這個角色不完美,反而有了奇怪的魅力,真是有意思。
還有我想吐槽一下,水滴??,真的……太空艦隊已經觀測了它幾百年,是知道它是有動力且速度很快,怎么會根據外形就判斷它“沒有發動機”所以直接抓回來?而且在宇宙中,高速撞擊是最質樸有效的攻擊方式,居然艦隊齊刷刷列陣等著被攻擊。但,沒關系,我知道作者就是想寫殺戮場面,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