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的年齡問題
紅樓夢中很多人物的年齡都沒交代,就算寶釵、寶玉和黛玉多少歲也沒有直接去明說,不過還是有不少地方提示了線索的。
我們都知道寶玉的年紀比寶釵小,但是又比黛玉大,那么他們具體是相差多少歲呢?在此我找出來給大家看看。
書中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當中寫道:
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偏又于去歲死了。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
這上面明確提到了黛玉此時五歲。
因聞得鹺政欲聘一西賓,雨村便相托友力,謀了進去,且作安身之計。妙在只一個女學生,并兩個伴讀丫鬟,這女學生年又小,身體又極怯弱,工課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堪堪又是一載的光陰,誰知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女學生侍湯奉藥,守喪盡哀,遂又將辭館別圖。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讀書,故又將他留下。近因女學生哀痛過傷,本自怯弱多病的,觸犯舊癥,遂連日不曾上學。雨村閑居無聊,每當風日晴和,飯后便出來閑步。
這里寫到賈雨村應聘當了黛玉的家庭教師,剛好教了一年,黛玉的母親賈敏病逝了。那么此時黛玉六歲。
黛玉傷心過度,無法讀書,賈雨村欲辭職,但林如海將他留下了。只是黛玉哀痛過度,接連幾日沒有上課。因此賈雨村空閑出來散步。
雨村這一散步,遇到了冷子興,兩人聊起京中見聞,冷子興便說到了寧榮兩府的事情。
關于賈政這房,冷子興是這樣說的:
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頭胎生的公子,名喚賈珠,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這就奇了;不想后來又生一位公子,說來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就取名叫作寶玉。
說來又奇,如今長了七八歲,雖然淘氣異常,但其聰明乖覺處,百個不及他一個。
這里冷子興提到了寶玉如今七八歲,他說的是大概,寶玉此時準確年紀應該是七歲(后面黛玉有說)。
賈雨村和冷子興聊完之后,二人起身,算還酒帳。方欲走時,又聽得后面有人叫道:"雨村兄,恭喜了!特來報個喜信的。"雨村忙回頭看時,不是別人,乃是當日同僚一案參革的號張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聽得都中奏準起復舊員之信,他便四下里尋情找門路,忽遇見雨村,故忙道喜。
冷子興聽得此言,便忙獻計,令雨村央煩林如海,轉向都中去央煩賈政。雨村領其意,作別回至館中,忙尋邸報看真確了。
引用上面這段不相關的事情,只是想說明這是雨村見完冷子興之后,時間上其實就是同一天。
到了次日,雨村面謀之如海。
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弟已預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托內兄務為周全協佐,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弟于內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
如海乃說:"已擇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豈不兩便?"雨村唯唯聽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點禮物并餞行之事,雨村一一領了。
于是日子一到,雨村便陪同著黛玉一起進京至賈府。
從上面可知,賈雨村見完冷子興的第二天便去見了林如海,林如海便告知雨村賈母要接黛玉過去照顧,為報答雨村對黛玉的教導之恩,林如海已寫信托賈政幫忙雨村起復之事。同時托雨村路上照料一下黛玉。
他們上京都的時間是下月初,也就是還在同一年。也就是說黛玉到賈府的這一年,她是六歲。
到了書中第三回,黛玉到賈府的第一天。
黛玉拜見過賈母及眾人后,邢夫人帶了她去見賈赦沒見到,后來又到王夫人處拜見賈政,也沒見到。這里寫到了王夫人和黛玉的對話,如下:
王夫人因說:“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再見罷。只是有一句話囑咐你:你三個姊妹倒都極好,以后一處念書認字學針線,或是偶一頑笑,都有盡讓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里還愿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聽得母親說過,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外祖母又極溺愛,無人敢管。今見王夫人如此說,便知說的是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說的,可是銜玉所生的這位哥哥?在家時亦曾聽見母親常說,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小名就喚寶玉,雖極憨頑,說在姊妹情中極好的。況我來了,自然只和姊妹同處,兄弟們自是別院另室的,豈得去沾惹之理?”
此處,黛玉明確說了“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因為黛玉此時是六歲,可知寶玉是七歲(就是上文冷子興說到的如今長到了七八歲,準確來說就是七歲)。
此時寶玉、黛玉的年紀清楚了。
那么寶釵的年紀呢,下面也有說到的。
紅樓大當家吧
紅樓大當家吧
這部不同的《紅樓》沒有穿越者和系統傍身,也沒有無厘頭情節,而是結合原著背景,讓賈府的每個人因不同選擇走上不同道路,令人充滿期待。我最希望金陵十二釵都能紅顏多福、安穩一生,尤其盼著黛玉有個好歸宿——畢竟原著里的寶玉未必是良配……
“滿紙荒唐言”依舊,但“一把心酸淚”不再。哈哈。不多說了,我繼續看書去咯!
至于說是前傳,其實是讀者自己看到目前的一個感覺,是一個紅樓前面的鋪墊和背景解說,是作者君自己的解說,不知道作者君在現實中就是一個紅學的從事人員,還是一個紅學愛好者,但能把許多紅學的學術結論,或是一些紅學研究人員的看法,結合自己的解讀和認知,以一個現在人的視角,融合成一個現在這樣的自己的故事,雖然有些超越當時時代的認知,但值得期待后續的發展。
說是另類,熟悉紅樓的人大都知道,后人多續后四十,像現在這樣寫前面的可不多見,個人孤陋寡聞,系統的撰寫,這應該是第一本。
推薦給喜歡的你,如果你喜歡看另類的紅樓的話。謝謝把該書推薦給我的那個書友。
我們都知道寶玉的年紀比寶釵小,但是又比黛玉大,那么他們具體是相差多少歲呢?在此我找出來給大家看看。
書中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當中寫道:
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偏又于去歲死了。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
這上面明確提到了黛玉此時五歲。
因聞得鹺政欲聘一西賓,雨村便相托友力,謀了進去,且作安身之計。妙在只一個女學生,并兩個伴讀丫鬟,這女學生年又小,身體又極怯弱,工課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堪堪又是一載的光陰,誰知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女學生侍湯奉藥,守喪盡哀,遂又將辭館別圖。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讀書,故又將他留下。近因女學生哀痛過傷,本自怯弱多病的,觸犯舊癥,遂連日不曾上學。雨村閑居無聊,每當風日晴和,飯后便出來閑步。
這里寫到賈雨村應聘當了黛玉的家庭教師,剛好教了一年,黛玉的母親賈敏病逝了。那么此時黛玉六歲。
黛玉傷心過度,無法讀書,賈雨村欲辭職,但林如海將他留下了。只是黛玉哀痛過度,接連幾日沒有上課。因此賈雨村空閑出來散步。
雨村這一散步,遇到了冷子興,兩人聊起京中見聞,冷子興便說到了寧榮兩府的事情。
關于賈政這房,冷子興是這樣說的:
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頭胎生的公子,名喚賈珠,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這就奇了;不想后來又生一位公子,說來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就取名叫作寶玉。
說來又奇,如今長了七八歲,雖然淘氣異常,但其聰明乖覺處,百個不及他一個。
這里冷子興提到了寶玉如今七八歲,他說的是大概,寶玉此時準確年紀應該是七歲(后面黛玉有說)。
賈雨村和冷子興聊完之后,二人起身,算還酒帳。方欲走時,又聽得后面有人叫道:"雨村兄,恭喜了!特來報個喜信的。"雨村忙回頭看時,不是別人,乃是當日同僚一案參革的號張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聽得都中奏準起復舊員之信,他便四下里尋情找門路,忽遇見雨村,故忙道喜。
冷子興聽得此言,便忙獻計,令雨村央煩林如海,轉向都中去央煩賈政。雨村領其意,作別回至館中,忙尋邸報看真確了。
引用上面這段不相關的事情,只是想說明這是雨村見完冷子興之后,時間上其實就是同一天。
到了次日,雨村面謀之如海。
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弟已預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托內兄務為周全協佐,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弟于內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
如海乃說:"已擇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豈不兩便?"雨村唯唯聽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點禮物并餞行之事,雨村一一領了。
于是日子一到,雨村便陪同著黛玉一起進京至賈府。
從上面可知,賈雨村見完冷子興的第二天便去見了林如海,林如海便告知雨村賈母要接黛玉過去照顧,為報答雨村對黛玉的教導之恩,林如海已寫信托賈政幫忙雨村起復之事。同時托雨村路上照料一下黛玉。
他們上京都的時間是下月初,也就是還在同一年。也就是說黛玉到賈府的這一年,她是六歲。
到了書中第三回,黛玉到賈府的第一天。
黛玉拜見過賈母及眾人后,邢夫人帶了她去見賈赦沒見到,后來又到王夫人處拜見賈政,也沒見到。這里寫到了王夫人和黛玉的對話,如下:
王夫人因說:“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再見罷。只是有一句話囑咐你:你三個姊妹倒都極好,以后一處念書認字學針線,或是偶一頑笑,都有盡讓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里還愿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聽得母親說過,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外祖母又極溺愛,無人敢管。今見王夫人如此說,便知說的是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說的,可是銜玉所生的這位哥哥?在家時亦曾聽見母親常說,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小名就喚寶玉,雖極憨頑,說在姊妹情中極好的。況我來了,自然只和姊妹同處,兄弟們自是別院另室的,豈得去沾惹之理?”
此處,黛玉明確說了“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因為黛玉此時是六歲,可知寶玉是七歲(就是上文冷子興說到的如今長到了七八歲,準確來說就是七歲)。
此時寶玉、黛玉的年紀清楚了。
那么寶釵的年紀呢,下面也有說到的。
希望大家多多推薦
黛玉雖不知原委,探春等卻都曉得是議論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倚財仗勢,打死人命,現在應天府案下審理。如今母舅王子騰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內的人來告訴這邊,意欲喚取進京之意。
從這段話可知,薛蟠打死人,搶了香菱并帶著薛姨媽和寶釵進京也是這個時候發生的事情。
書中第四回寫到,賈雨村拿了林如海的書信見了賈政,已補授了應天府,剛好處理了薛蟠的案子。因他的復起靠的是賈府和王家的幫忙,而薛家又是兩家親戚,他便胡亂判了此案。
當日門子和賈雨村說起此案案情時,提到香菱:
門子道:"這一種拐子單管偷拐五六歲的兒女,養在一個僻靜之處,到十一二歲,度其容貌,帶至他鄉轉賣。當日這英蓮,我們天天哄他頑耍,雖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歲的光景,其模樣雖然出脫得齊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認。
門子說出了香菱就是甄士隱的女兒英蓮,且香菱此時十二三歲(先記住這個,后面還有交代)。
書中接著寫道:
當下言不著雨村。且說那買了英蓮、打死馮淵的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書香繼世之家。只是如今這薛公子幼年喪父,寡母又憐他是個獨根孤種,未免溺愛縱容些,遂致老大無成,且家中有百萬之富,現領著內帑錢糧,采辦雜料。這薛公子學名薛蟠,表字文龍,今年方十有五歲,性情奢侈,言語傲慢。雖也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字,終日惟有斗雞走馬,游山玩水而已。雖是皇商,一應經紀世事,全然不知,不過賴祖父舊日的情分,戶部掛虛名,支領錢糧,其馀事體,自有伙計老家人等措辦。
寡母王氏,乃現任京營節度使王子騰之妹,與榮國府賈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紀,只有薛蟠一子。還有一女,比薛蟠小兩歲,乳名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當日有他父親在日,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
上面的話介紹了薛家的情況,其中薛蟠的年齡和寶釵的年齡都清楚的說出來了:這薛公子學名薛蟠,表字文龍,今年方十有五歲;王氏(薛姨媽)還有一女,比薛蟠小兩歲,乳名寶釵。
薛蟠十五歲,寶釵小兩歲,即十三歲。
上面門子說香菱十二三歲,那么準確就應該是十三歲。因為后面第六十三回中,群芳慶生日時提到過襲人、寶釵、香菱、晴雯同歲吻合。
所以在第四回時,寶釵和香菱都是十三歲。這和門子說的也對得上。
看完了上面的對比,得出的結論如下:
黛玉進賈府時6歲,寶玉比黛玉大一歲,為7歲。寶釵是同一年進京的,她那時是13歲(薛蟠15歲)??吹經]有,寶釵的年齡比寶玉大了6歲。
寶釵15歲生日時,寶玉才9歲!難怪寶釵十五歲時賈母要給她做生日,真真切切的是提醒她該相親了。也難怪張道士提親時,賈母說寶玉不宜早娶,就算和尚不說這話,寶玉也確實很小了吧。
寶釵寶玉兩人年齡相差如此之大,薛家居然敢造出金玉良緣的幌子,這真是太不要臉了吧。
要不是賈府后來徹底敗落,薛寶釵絕對就是第二個傅秋芳,熬成了二十二、三的老姑娘還嫁不出去。后來兩人成親時,寶玉才十六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