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評“天行健”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成了完成畢生政治理想的最大障礙,你是否甘心把自己埋葬?
主角楚休紅的觀念一直在進化,從渴望軍功、身先士卒,到懷疑戰爭、關注人本,最終變為謀求和平、以戰止戰,有一條清晰的劇情鏈條,但最終卻依然無法跳出忠君愛國的桎梏。甚至在他成為了帝國最有實力的人之后,也依然懷抱著和平改革的理想,不愿付諸暴力革命推翻帝制,最終身死形滅,連累手下三萬士兵、多數高級將領死于劫獄救人。楚休紅的悲劇,在于空有抱負和能力,卻沒有與之匹配的果決。
出于性格的缺陷,楚休紅無法改變自己帝制保衛者的身份。但是當大勢已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時,也愿意作為帝制的代言人慷慨赴死,以自己的頭顱來宣告帝制的終結,盡管他比任何人都向往共和。從這個角度來看,楚休紅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理想主義者,但也僅此而已。
你是一只健壯的羊,還是悲憫的狼?
作者對楚休紅的評價很清晰,文雅點叫婦人之仁,直白點叫懦弱。楚休紅似乎只能依靠旁人,才敢逆流而上。甄以寧在時,期待甄成長后接班帝國大權,發動改革;甄死后,惟郡主馬首是瞻;郡主死后,南宮聞禮在朝中異軍突起,成為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結果卻死于暴民。當其他內部改革的可能人選全部死去,楚休紅個人聲望達到頂點,手握天下披靡的虎狼之師,出于對軍隊干政的疑慮,仍然不能下定決心發動政變,最終被對手設計陷害,死在共和前夜。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戊戌六君子就義時,譚嗣同就看到了變法所必須付出的代價。而楚休紅,懷揣著最美好的改革理想,卻親手把他熱愛的人民推向了深淵。也許直到死,楚休紅仍然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事實上共和制度確實建立了,但結果如何呢?不出幾年,議會解散,帝制復辟,又是一輪戰火。楚休紅犧牲自己換來的和平又有什么意義呢?一只羊不可能引領革命,沒有果決和堅定,再強大的外在也只是狼的食物。楚休紅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平民再罹兵燹,把實現理想的權力拱手讓給不知底細的他人,結果卻南轅北轍。從這個角度來看,楚休紅死后的戰火連綿,他自己才是最大的罪人。“畏首畏尾,身其余幾?”
你愿意為了理想而背叛自己,還是堅持自己背叛理想?
楚休紅的天真導致了形勢無法挽回。不僅在政治上,于商業、于社交、于工作,放棄主導權、放棄規則制定權,轉而寄望于他人的高尚,都是一種最愚蠢的行為。你自己的理想,你不親手實現它,就是親手毀了它。為了和平,必經流血;為了共和,必經獨裁。事業初創時,盡可集思廣益,但必須有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最終決策者。不管結果好壞,只要果斷,就是最好的結果。楚休紅的視野仍然不夠遠,如果一時的獨裁,能換來長久的共和,那獨裁又有什么壞處?他的部隊與民無犯,軍紀嚴明,戰斗力強悍,這是他在思想牢籠內所能做到的做好結果,但卻不敢跳出一步。他是一個老好人,什么都不想丟,又什么都想要。楚休紅為了共和甘作祭品,卻不敢為了共和成為軍閥。如果他用軍隊終結帝制,或許日后會背上軍隊干政的罵名,但共和制度也在事實上建立了不是嗎?何況,軍政分離的政權,就是一塊美麗的畫布,拿刀一戳就支離破碎。你在乎的究竟是理想,還是完成理想的那個自己?為了理想,有的人可以犧牲時間,有的人可以犧牲金錢,有的人可以犧牲健康,有的人可以犧牲生命。但只有追求理想最為熱忱的人,才會為了理想,甘愿背上最惡毒的罵名。
自己的理想,必須由自己親手實現。為了它,一切皆可拋去。知我罪我,又有什么意義呢?
天行健(全集)吧
天行健(全集)吧
楚休紅辜負了許許多多的人,最終他成功了嗎,并沒有。書中最后的結局仍然是遺憾;我并不清楚他的堅持是什么,一生的奔波勞累卻換來這種結局,這算什么呢!書里邊的人民還是愚昧無知,高位者依然酒肉奢靡。為國為民換來這種結果以后有誰會覺得堅持下來才有希望呢!生活本來就苦啊。
男主純情不記仇,記仇也不會報復人。
對暗戀的白月光平生對話不超過五句。
殺人如麻卻憐香惜玉(對男也對女)。
可謂表子立牌坊,又當又立堪稱典范。
武功高強,有勇有謀,生死關頭運氣給力。
胸無大志,胸無點墨,沒啥個人興趣愛好。
作者文風中中,鐵血與柔情并存,兩者卻并不相濟。
權謀方面中上。
打斗場面上中,男主叱咤戰場的畫面熱血。
男主最后的結局在意料之中,后期有點拉。
最喜歡角色:邢鐵風——因為他往男主臉上吐了一口痰。
完美,淚奔,經典巨作!
主角楚休紅的觀念一直在進化,從渴望軍功、身先士卒,到懷疑戰爭、關注人本,最終變為謀求和平、以戰止戰,有一條清晰的劇情鏈條,但最終卻依然無法跳出忠君愛國的桎梏。甚至在他成為了帝國最有實力的人之后,也依然懷抱著和平改革的理想,不愿付諸暴力革命推翻帝制,最終身死形滅,連累手下三萬士兵、多數高級將領死于劫獄救人。楚休紅的悲劇,在于空有抱負和能力,卻沒有與之匹配的果決。
出于性格的缺陷,楚休紅無法改變自己帝制保衛者的身份。但是當大勢已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時,也愿意作為帝制的代言人慷慨赴死,以自己的頭顱來宣告帝制的終結,盡管他比任何人都向往共和。從這個角度來看,楚休紅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理想主義者,但也僅此而已。
你是一只健壯的羊,還是悲憫的狼?
作者對楚休紅的評價很清晰,文雅點叫婦人之仁,直白點叫懦弱。楚休紅似乎只能依靠旁人,才敢逆流而上。甄以寧在時,期待甄成長后接班帝國大權,發動改革;甄死后,惟郡主馬首是瞻;郡主死后,南宮聞禮在朝中異軍突起,成為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結果卻死于暴民。當其他內部改革的可能人選全部死去,楚休紅個人聲望達到頂點,手握天下披靡的虎狼之師,出于對軍隊干政的疑慮,仍然不能下定決心發動政變,最終被對手設計陷害,死在共和前夜。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戊戌六君子就義時,譚嗣同就看到了變法所必須付出的代價。而楚休紅,懷揣著最美好的改革理想,卻親手把他熱愛的人民推向了深淵。也許直到死,楚休紅仍然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事實上共和制度確實建立了,但結果如何呢?不出幾年,議會解散,帝制復辟,又是一輪戰火。楚休紅犧牲自己換來的和平又有什么意義呢?一只羊不可能引領革命,沒有果決和堅定,再強大的外在也只是狼的食物。楚休紅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平民再罹兵燹,把實現理想的權力拱手讓給不知底細的他人,結果卻南轅北轍。從這個角度來看,楚休紅死后的戰火連綿,他自己才是最大的罪人。“畏首畏尾,身其余幾?”
你愿意為了理想而背叛自己,還是堅持自己背叛理想?
楚休紅的天真導致了形勢無法挽回。不僅在政治上,于商業、于社交、于工作,放棄主導權、放棄規則制定權,轉而寄望于他人的高尚,都是一種最愚蠢的行為。你自己的理想,你不親手實現它,就是親手毀了它。為了和平,必經流血;為了共和,必經獨裁。事業初創時,盡可集思廣益,但必須有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最終決策者。不管結果好壞,只要果斷,就是最好的結果。楚休紅的視野仍然不夠遠,如果一時的獨裁,能換來長久的共和,那獨裁又有什么壞處?他的部隊與民無犯,軍紀嚴明,戰斗力強悍,這是他在思想牢籠內所能做到的做好結果,但卻不敢跳出一步。他是一個老好人,什么都不想丟,又什么都想要。楚休紅為了共和甘作祭品,卻不敢為了共和成為軍閥。如果他用軍隊終結帝制,或許日后會背上軍隊干政的罵名,但共和制度也在事實上建立了不是嗎?何況,軍政分離的政權,就是一塊美麗的畫布,拿刀一戳就支離破碎。你在乎的究竟是理想,還是完成理想的那個自己?為了理想,有的人可以犧牲時間,有的人可以犧牲金錢,有的人可以犧牲健康,有的人可以犧牲生命。但只有追求理想最為熱忱的人,才會為了理想,甘愿背上最惡毒的罵名。
自己的理想,必須由自己親手實現。為了它,一切皆可拋去。知我罪我,又有什么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