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免費
唐宋大曲考
最新章節:
第1章
戲曲論著。成書于1909年。王國維著。該書首先對大曲的起源及其體制的流變作了詳細考述。大曲之名始見于漢代蔡邕《女訓》,漢以后大曲之體制不斷發生變化,漢時由艷、趨、亂三大段組成,唐宋時由若干遍組成,每一遍都有專名。其次對唐宋大曲現有辭之可征者作了考釋和輯佚,從宋詞、諸宮調、元代雜劇和南戲中輯錄了五十三支大曲。最后論述大曲演故事對后世戲曲的影響。大曲演故事,以《王子高六么》為始,其盛行則在南渡后,如《盤洲集》所載的《句降黃龍舞》、《句南呂薄媚舞》,《鄮峰真隱漫錄》所載的《劍器舞》等。大曲演故事對戲曲的產生有很大影響,“大曲與雜劇二者之漸相近,于此可見”。而且宋雜劇“一場兩段”與大曲“一曲之中演二故事”有關。所不同的是由于大曲表演時動作一定,只能表演極簡易之劇,故“元初純正之戲曲出,不能不改革之也”。該書收入1957年出版的《王國維戲曲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