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免費
昌平山水記
最新章節:
第7章 終(2)
明顧炎武撰。顧炎武,初名絳,字寧人,江蘇昆山人。居亭林鎮,又稱亭林先生。明諸生。以后參加抗清斗爭。清順治十六年(1659)至康熙十六年(1677)的十九年中,他多次拜謁明陵,并把在沿途和周圍旅行的見聞寫成了是書。書共2卷。上卷主要描述了明代帝后所葬在北京昌平縣北天壽山處的十三座陵寢:成祖長陵、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熹宗德陵、懷宗思陵的具體位置、建制裝飾等許多情況,并介紹了各朝皇后合葬、附葬的陵寢。下卷則主要記述明陵所在昌平州的歷史地理情況。明代昌平包括順義、密云、懷柔三縣,作者關心“國家治亂之原,生民根本之計”,記述了元丞相脫脫引白河水種稻、順義土地許多被皇莊占去等許多史實。顧炎武為明末清初的大學問家,所著是書雖然篇幅不長,卻詳略得當。是書記錄了明陵陵域內,原有數十萬株蒼松翠柏的去存,至為具體,不失為有用的寶貴資料。是書不但是介紹明代帝、后最后歸宿處的專著,同時也為北京歷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參考。《顧亭林先生遺書匯輯》、《顧亭林先生遺書十種》等均收有此書。1962年,北京出版社將是書點校,與《京東考古錄》合訂出版,1980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據1962年版重新排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