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世界簡史
最新章節:
譯后記
麥克尼爾的《世界簡史》以文明為單位,書寫全球文明的互動,讓之前隔離、孤立的世界史,變成動態、交互的世界史,繪制了一幅人類文明的交互網絡圖。這被認為是世界歷史研究的開始。本書分為四個部分三十章,上起人類的起源,下迄21世紀初,聚焦于中東、印度、中國、歐洲四大文明,將人類的歷史視為一個處于潛在狀態的整體,以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影響為主線,勾畫整體而互動的世界史上的重要事件,綜覽幾千年間各個文明交融傳承、興衰演變的宏觀全景。《世界簡史》主題突出,脈絡清晰:一部分為舊大陸各大文明的出現和確立,第二部分為各文明之間的平衡,第三部分為西方的支配地位,第四部分為全球性世界主義的開端。他強調文明間的融合,不斷書寫文明間的沖擊與反沖擊、征服與反征服,地理、交通、技術、文藝等,人類文明的諸要素一一展現在他的生花妙筆之下,不僅內容包羅萬象,而且文字引人入勝。威廉·麥克尼爾對人類歷史進程的發展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在廣闊的范圍內描繪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圖景。任何讀過此書的人,都將對鑄就我們今天這個世界的那個漫長而復雜的歷史進程,獲得一種更為深刻的洞察與認知。
目錄(4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名家贊譽
- 中文版序言
- 第四版前言
- 前言
- 第一部分 舊大陸主要古文明的出現和確立(公元前500年之前)
- 第1章 人類歷史之初
- 第2章 文明的擴散 (至公元前1700年)
- 第3章 中東的世界主義 (公元前1700—公元前500年)
- 第4章 印度文明的確立 (至公元前500年)
- 第5章 希臘文明的確立 (至公元前500年)
- 第6章 中國文明的確立 (至公元前500年)
- 第7章 蠻族世界的變化 (公元前1700—公元前500年)
- 第一部分進一步閱讀書目
- 第二部分 各大文明之間的平衡(公元前500—公元1500年)
- 第8章 希臘文明的繁榮 (公元前500—公元前336年)
- 第9章 希臘化文明的傳播 (公元前500—公元200年)
- 第10章 亞洲 (公元前500—公元200年)
- 第11章 印度文明的繁榮和擴張 (200—600年)
- 第12章 蠻族入侵與農耕文明的應對 (200—600年)
- 第13章 伊斯蘭教的興起
- 第14章 中國、印度和歐洲 (600—1000年)
- 第15章 突厥和蒙古征服的影響 (1000—1500年)
- 第16章 中世紀歐洲和日本 (1000—1500年)
- 第17章 1500年前文明世界的邊緣
- 第二部分進一步閱讀書目
- 第三部分 西方的支配地位
- 第18章 “地理大發現”及其世界影響
- 第19章 歐洲的自我轉型 (1500—1648年)
- 第20章 歐洲的外圍:俄國和美洲 (1500—1648年)
- 第21章 伊斯蘭王國及其印度教和基督教臣民共同體 (1500—1700年)
- 第22章 1500—1700年的遠東
- 第23章 歐洲的舊制度 (1648—1789年)
- 第24章 美國和俄國 (1648—1789年)
- 第25章 亞洲對歐洲舊制度的反應 (1700—1850年)
- 第三部分進一步閱讀書目
- 第四部分 全球性世界主義的開端
- 第26章 工業革命和民主革命引起的西方文明轉型 (1789—1914年)
- 第27章 亞洲對工業化和民主的反應 (1850—1945年)
- 第28章 非洲和大洋洲 (1850—1945年)
- 第29章 西方世界 (1914—1945年)
- 第30章 1945年以來的全球競爭和世界主義
- 第四部分進一步閱讀書目
- 譯后記 更新時間:2019-07-08 11:17:08
推薦閱讀
- 世界通史(上下冊)
- 拿破侖戰爭:一個偉人和他的時代
- 帝國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戰爭史
- 拿破侖·波拿巴與反法同盟戰爭
- 圖說天下·全球通史系列征服與擴張
- 世界科技與發現歷史縱橫談(世界歷史縱橫談)
- 解讀希特勒
- 人類的繼承與改造:世界教育史(世界歷史百科)
- 世界歷史極簡本
- 發現東亞
- 二戰史·叱咤英豪(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 世界上下五千年(三)
- 船舶的演進
- 馬達加斯加(列國志)
- 藏在水里的世界史
- 法蘭西浪漫史:權力與沖突
- 瑪雅史(下)
- 誰將主宰帝國
- 泰國(第3版)
- 法國(第3版)(列國志(新版))
- 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12卷):世界力量對比的變化(1898—1945年)
- 展現凝固的音樂:世界建筑史上(世界歷史百科)
- 文明的故事11:拿破侖時代
- 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錄 歐戰全面爆發
- 日本外務省藏檔(二)
-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
- 英格蘭簡史(全彩精裝插圖本)
- 全球史讀本
- 風雨幾星霜:戰后中日關系親歷記
- 1945倒計時:原子彈爆炸與改變歷史的1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