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四個千古一帝湊不出一個順位繼承的太子?穿越后的李承乾表示不信!李世民:“承乾,想不想繼承大統?”李承乾:“陛下正值春秋鼎盛,怎可如此懈政?”魏征:“陛下,臣有事……”房玄齡:“陛下,臣……”……李世民:“朕乏了,爾等速速請太子監國吧!”
雜牌大學生 ·兩晉隋唐 ·連載 ·26.6萬字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臥眠,秋高氣爽冬又至,若想讀書待明年。一首打油詩讓房遺愛聲名狼藉,化身世家子弟中的不學無術的典范,就連程咬金那個大字不識一筐的兒子都敢鄙視他。悲憤欲絕的房遺愛仰天怒吼:“那不是我,我沒有說,你們亂講話,我要替自己正名!”
危險的世界 ·兩晉隋唐 ·連載 ·47.4萬字
平凡但幸福的李亨穿越唐朝,魂附馬嵬坡之變后同名同姓的老祖宗身上。怎么辦?開局就是天崩!二圣對立、安史叛軍、吐蕃回紇……各路危機紛至沓來。是就此當個吉祥物,把負擔都放在李泌、郭子儀肩上,過上沒羞沒躁的后宮生活,還是努力一把,至少以超越時代的眼光帶給支離破碎的唐朝以一些新的生機?窘迫至此,李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大唐導向一條新路,他只知道得先給自己生命一條新路。新路在哪?靈武!!!
誠書驚 ·兩晉隋唐 ·連載 ·31.7萬字
六鎮之亂,北魏傾頹。天下分崩,豪酋并起。破六韓拔陵長貫莽野,葛榮滌蕩中原。高歡蟄伏忍耐,爾朱榮屠戮百官。南朝的蕭菩薩發慈悲心腸,喋喋念經。陳慶之著一襲白袍,勒馬北望。漢人、鮮卑人、蠕蠕人;世家子、酋豪帥、黔首人。誰是朋友,誰又是敵人?這天下鹿肉的膏腴,又該分給與誰?!作為歷史系碩士生的祁功,穿越到了這個時代,穿越到了正光二年四月二十四日柔玄鎮北方一處不知名的荒原。不過,在掃蕩天下,砥礪八荒前,他得先解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怎么活下去。“太祖出獵,獲白鹿,乃分賜諸將。”——《趙書·帝紀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在下張恩瑞 ·兩晉隋唐 ·連載 ·81.3萬字
天寶九載,大唐附屬國石國聯合大唐敵對國突騎施攻打大唐另一附屬國撥汗那。天子李隆基以石國“無番臣禮”命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征討石國。石國請降,高仙芝允諾和好,后以及兵不厭詐為由,攻占石國,屠其城,劫財貨,將石國國王送往長安處斬。僥幸逃脫的石國王子遂向大食(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救。大食援軍計劃襲擊唐朝西域四鎮,高仙芝先發制人,主動進攻大食。于次年,天寶十載率領大唐聯軍長途奔襲,深入七百余里,在怛羅斯與大食軍隊展開決戰。然慘遭盟軍葛邏祿所部背刺,此場戰役注定失敗?神通大將李嗣業的后代子孫李寧自后世來到唐軍與大食軍開戰第五天,恰逢戰敗之際,雖有心,但已無挽回之勢?如無法挽回,他要如何才能在這場戰敗后的圍剿中活下來。
放下那支筆 ·兩晉隋唐 ·連載 ·36.3萬字
工科博士秦淮,穿越到唐朝后期江浙地區的一個縣令身上。本人是個小貪官。上級是個大蠢官。周圍全是大胃官。秦淮實在太難了,人人都想吃了他。...幾年后:《鎮江的兩腳鐵軌剛剛出現在了山海關》《駭人的汽動怪獸正在都畿道鄭州假寐》《不死兵士正手持火槍開著鐵車直搗洛陽》《浙西道自信兵不血刃便可拿下長安,然而神策軍的防線固若金湯》《名滿天下的鎮海軍不日將抵達太原》《恭行天命的秦淮,于今日抵達他忠實的長安》
小二拿筆 ·兩晉隋唐 ·連載 ·33.8萬字
穿越南陳亂世,王統從一介小小馬奴崛起為梟雄權臣。左手新法改革,右手鐵血征伐,收巴蜀、奪荊襄、據漢中,在這南北對峙的夾縫中,他將以鐵腕與權謀,打破三國僵局。當周齊爭霸耗盡元氣,蟄伏的南陳終將亮出獠牙——“這天下,該換一種寫法了!”
騰啊騰 ·兩晉隋唐 ·連載 ·76.6萬字
貞觀十七年,原本被揭發造反的李承乾竟然先行殺了紇干承基。而那素來與李承乾不和的李泰,竟將目光盯向了此時年僅十五的李治。而在一次李世民與李承乾的徹夜長談之后。一切歷史走向都發生了改變。李治:“既然你們都偏離歷史軌跡,那我也不裝了!攤牌了!”當李世民見到那在馬上沖鋒陷陣的李治時,仿佛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從那以后,李治刀鋒所指,萬邦來朝!他計謀所向,世家跪服!長孫無忌:“我的外甥當有帝王之資!誰?當然是晉王李治殿下!”李勣:“我本不想參與黨派之爭,但,晉王李治有圣君之資!何況,我那孫兒……”程咬金:“老子就看李治對眼,你們有意見?”
暴躁小柴犬 ·兩晉隋唐 ·連載 ·38.1萬字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自鮮卑拓跋部一統北方,歷經北魏孝文帝改革,遷都至洛陽后,六鎮軍民待遇下降,民眾不滿其政策,在葛榮等人率領下,相繼爆發起義,天下又再次演變成群雄逐鹿的局面,但最終,卻成了宇文泰和高歡爭奪中原。第二次玉壁之戰后,高歡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終究沒抗住歲月的洗禮,而邁向了墳墓,其子高澄繼位,他究竟能否秉承父志,消滅宇文泰,橫跨長江,稱霸天下。
瞎想沒用的 ·兩晉隋唐 ·連載 ·49.1萬字
上元二年夏四月,雍王李賢端坐太極宮中,他的頭上頂著兩個太陽!一個太陽叫李治,他的追求只是延年益壽,做好大唐的皇帝!另一個太陽叫武媚娘,她的追求只是掌握權力,爭取做大唐的皇帝!
月映大江 ·兩晉隋唐 ·連載 ·210萬字
現代人回到大唐初期,他會種地,他會養馬,他還是一個獸醫。在他的蝴蝶翅膀下,大唐盛世提前來臨。貞觀長歌提前歌放。大唐農業,畜牧業也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新書《我真要逆天啦》已發,求收藏!求包養!!
柳一條 ·兩晉隋唐 ·完結 ·278萬字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說甚龍爭虎斗。話說我父陳霸先,前戰廣州,后征越帝,把個南梁江山縫縫補補。偏偏此時出了個宇宙大將軍侯景把天來捅,好大兒個個不救,蕭菩薩餓死臺城。看我父北上勤王把江山來穩,驅逐北齊十萬兵,硬剛北周天王騎,續我漢家威儀!
陳明弓 ·兩晉隋唐 ·連載 ·107萬字
李隆基的開元盛世,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然而,也就是在唐玄宗年間,爆發了安史之亂。從此中國封建社會衰落,數百年都未能緩過來。歷史上,李隆基的皇位是從自己堂弟李重茂的手上奪得。二十一世紀的主角穿越到大唐,成為了被廢掉皇位的李重茂,他是否能夠扭轉歷史趨勢,將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持續,讓中國永遠屹立于世界之巔呢?!李重茂被稱為大唐三最皇帝,在位時間最短、人生最悲慘、去世時最年輕,開局更是地獄級開局。讓我們一起,跟隨李重茂進入那波瀾壯闊的大唐天下……
青一s ·兩晉隋唐 ·連載 ·124萬字
我姓李名泰,字惠褒,小字青雀,我是大唐太宗皇帝的嫡次子,生母是文德皇后,舅舅是長孫無忌。我自幼寵冠諸王,長大之后又才華橫溢,聰敏絕倫。我那不爭氣的太子大哥生生把自己給禍害廢了,我當然就是最合情、最合理、最合法的皇位繼承人。我將帶領著文臣武將開創一個疆域廣袤、政治開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大興的時代!開創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盛唐,威加海內,萬國來朝!
大王叫我來吃齋 ·兩晉隋唐 ·連載 ·306萬字
崇禎十七年,闖王入關,攻破紫禁城,大明最后一個皇帝朱由檢自縊于煤山。一縷孤魂悠悠,追溯時光,穿越一千多三百多年前的太子司馬衷身上。此時,面對悍婦賈南風,他能勇敢拒絕嗎?面對衛瓘的嘲諷,他據理力爭?面對八王之亂,他能用計謀化險為夷?面對五胡亂華,是重蹈覆轍?還是從容解決?他將彌補十九歲時殺掉袁崇煥的遺憾,任用平民出生的猛將嗎?還是多疑殺掉他?他將勇于革新,廢除那囚禁庶族四百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度還是隨波逐流?他將著力于實際,摒棄那終日清談的“名士”嗎?他能將讓天下盡食肉糜?最后,他能躲過宿命的對決嗎?···
辰萱公主 ·兩晉隋唐 ·連載 ·48萬字
當出身京兆韋氏的詩人悲痛地感嘆:“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當落魄的寒士書生在朝堂上慷慨激昂地指著滿朝公卿,大笑著說:“此輩清流,當投以濁流!”當崔盧李鄭四姓號稱清貴如仙的子弟,被穿刺在高聳的尖木樁上,在群鴉的聒噪中痛苦地等待著無常的索魂。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時代,將要天地翻覆。蒼茫九州,群雄并起,誰是真龍,誰又是蛇虺?這是一介梟賊在亂世畫卷中,崛起為一代雄主的故事。他以全忠為名,卻做盡不忠不義之事。他被人稱之為當世曹賊,卻忠貞于情。他心懷道義,卻殺人盈野。他與世家聯姻,卻屠盡世家,創造出了一個寒門崛起的時代。“這個苛捐不休,驕兵遍地,內戰頻仍的腐朽帝國,需要一場徹底的清洗。”“我朱溫,請大唐赴死!”
曲墨封 ·兩晉隋唐 ·連載 ·48.1萬字
中大同二年,公元547年,四月初七。梁國,襄陽,北津渡。一艘懸掛寶塔幡的樓船隱隱顯于江霧中。岳陽王蕭詧(chá)嘴角微揚,朝身側的王妃道:“孤的好祖父又要遁入空門了,此去必然為納降侯景之事。”他穿越為蕭梁一王爺,封在襄陽,任雍州刺史,都督五州軍事,已有三年。侯景之亂、江陵之禍、陳霸先代梁……穿越者——蕭詧掌著船舵,雄圖霸業就此揚帆起航,駛向建康。
那年清愚 ·兩晉隋唐 ·連載 ·21.7萬字
隋大業元年,楊廣登基為帝,是為隋煬帝。太子楊昭,于夢中收到蒼天的意志,要替天行道,收取楊廣性命,并賜下二十四史,以及后世古典名冊書籍種種,以作行政參考。楊昭以史為鑒,通過各類后世王朝典籍,查漏補缺,改善民生,治理天下。我大隋二世而亡?我兒子楊侑是傀儡皇帝,被害身亡?我楊昭登基,改變命運,開皇之治得以延續,再創輝煌!唐朝竟然是唐國公李淵所創?他的二兒子李世民竟如此大才?重用!火藥竟然可以用作炮彈軍事?平定突厥,指日可待!楊昭最后翻到《清實錄》,滿臉駭然。原來,還有洋務運動?這世間,還得變革!
精銳家丁 ·兩晉隋唐 ·連載 ·69.4萬字
如曇花一般閃現的武周王朝,敷粉的美艷男子,豪橫的貴婦,十余年短暫的時間,竟成為了盛唐百年歷史當中,最妖冶的異色。圣歷元年九月,廢黜許久的李顯,重登太子寶座。李武兩家的矛盾日趨激烈,惡人盈朝,忠臣噤聲。位于風暴中心的李顯長子李重潤,喜滋滋的提起了腦袋,奔向祖母:女皇息怒,我懿德太子納頭而來!
洗澡的兔子 ·兩晉隋唐 ·連載 ·33.3萬字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李孚意外之下,來到了天寶盛世。躊躇滿志的他俯首發現,四境之內暗流涌動,看似祥和的大唐卻危機四伏。起于毫末,游歷九州,廟堂之上駁對佞臣,江湖之遠劍鎮賊邪。李孚一步步登上權力之巔,在大唐危機之時力挽狂瀾,還百姓一個清平盛世。"圣人多病,某當勉勵之。"李孚對著殿下群臣如是說。
捌淺 ·兩晉隋唐 ·完結 ·8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