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基于工作過程專業系統化的項目教材,以完成具體裝飾項目的工作過程及每個工作過程所需知識和能力為編寫框架,以工作過程為編寫內容,以知識點的“能用、夠用”為編寫原則,將建筑裝飾設計、裝飾材料、裝飾構造、計算機輔助設計等不同課程知識點貫穿起來,采用了大量案例實景和材料圖片,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職業就業能力。
陳永 ·建筑科學 ·7.3萬字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軌道交通工程日益增多,軌道交通空間設計急需總結實踐和規范流程,本書以實例為基礎,詳細介紹了軌道交通空間設計的程序和方法。全書共分12章,分別是:軌道交通發展概述、軌道交通空間設計簡述、軌道交通空間通用圖設計、軌道交通空間導向標識設計、軌道交通空間公共區藝術墻設計、軌道交通空間無障礙設施設計、主要材料的選定以及技術分析、軌道交通空間的照明設計、軌道交通空間的地面建筑、軌道交通空間內的小品、軌道交通空間設計施工方法與要點、軌道交通空間設計施工圖案例。本書適合從事軌道交通空間設計的專業人士、管理人士參考借鑒,也可作為建筑設計、環境設計等相關專業的設計人員和院校師生參考使用。
郭曉陽 王占生編著 ·建筑科學 ·17.4萬字
作為起承力和調平功能的“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系統自密實混凝土調整層是一種特殊的自密實混凝土,也是板式軌道的關鍵工程材料之一。本書主要圍繞材料配置時存在的三大技術難題開展可以滿足特殊使用條件下的高流態高均質自密實耐久混凝土(簡稱FHDC)的充盈性數學模型、流變性能、體積穩定性能、耐久性能的研究,揭示特種自密實混凝土的材料-結構-性能-工藝之間的相關規律,建立可應用于長距離運輸、長時間灌注、復雜薄壁空間結構、高精度要求等特殊使用條件下的自密實混凝土的材料與結構匹配設計、制備工藝、工程應用等方面的關鍵技術,以期為高鐵充填層自密實混凝土的設計、制備與性能研究以及工程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王慧賢 ·建筑科學 ·7.2萬字
鋼結構作為一種承重結構,由于其具有強度高、結構自重輕、構件截面小、抗震性能優越、塑性及韌性好、平面布置靈活、工業裝配化程度高、有效節約空間、質量可靠、施工速度快、造型美觀等一系列優點,在建筑工程上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深受國內外建筑師和結構工程師的青睞,在高層(超高層)建筑、大跨度建筑、輕鋼建筑等領域顯示出無以倫比的優勢和魅力。在世界范圍內倡導可持續發展的今天,鋼結構作為一種綠色建筑更符合時代的潮流。
北京土木建筑學會主編 ·建筑科學 ·36.9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BIM技術在交通運輸行業的國內外運用情況,并分析了BIM構件標準化的現狀。本書分為8章。第1章概述BIM起源、發展、現狀及標準化的重要性,第2章介紹軟件平臺和應用配置,第3章介紹公路工程BIM標準化應用流程,第4章對常用的術語進行說明,第5章將各類基本參數制作成表格以方便查閱,第6章詳述構件的定義與表達,第7章講解裝配創建與組合,第8章以工程項目為依托介紹構件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
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組編 ·建筑科學 ·8.3萬字
本書從全球氣候變暖、我國氣候冬寒夏熱以及建筑用能浪費嚴重的實際情況出發,有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插圖,闡明建筑節能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建筑節能的意義、減排溫室氣體的重要性、建筑節能的政策和法規、建筑節能計劃安排、建筑節能管理、建筑節能的基本原理、建筑墻體和屋面的節能、建筑門窗的節能、建筑采暖系統的節能、建筑供熱體制改革、建筑空調系統的節能、建筑物的冬暖夏涼、日常生活中的節能、建筑節能檢測技術以及建筑節能的一些名詞解釋等。書中系統地列出了260多個建筑節能中的問題,做出了簡明扼要、深入淺出的解說。
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等編著 ·建筑科學 ·17.6萬字
鋼結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是指導鋼結構施工全局,統籌鋼結構施工全過程,在鋼結構施工管理工作中起核心作用的重要技術經濟文件。施工單位必須在了解工程規模、特點、技術要求和建設期限,調查分析該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技術條件的基礎上,編制鋼結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選定優秀的施工方案,安排合理施工順序,采用先進技術、充分利用機械設備,做好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綜合平衡,努力提高勞動效率,組織現場文明施工,以求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縮短工期,節約材料,降低成本,滿足使用功能要求,獲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國鋼協結構穩定與疲勞協會主編 ·建筑科學 ·13.8萬字
本書以圖的形式,介紹了不同橋型常見的病害。全書共分5章,分別介紹了橋梁外觀檢查的意義,橋梁上部結構的外觀檢查,橋梁下部結構的外觀檢查,橋梁震害調查,城市橋梁外觀檢查圖表示例。本書可供從事橋梁養護工作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學習使用,也可供從事橋梁工程相關專業的大中專院校學生或科研工作者參考。
宋波編著 ·建筑科學 ·2萬字
本書為設計師視覺筆記的第二輯,依然從設計師的視角展開,以大量精美照片配以輕松有趣但具有豐富專業內涵的文字,記錄了設計師在肯尼亞、意大利、圣馬尼諾和斯洛文尼亞旅行時的所見所聞,不僅講述了這些地區充滿特色的景觀、建筑、人物、動物等等,還講解了他們背后的文化故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作為設計師的視覺感受和內心思考。本書適合設計師群體、旅游及攝影愛好者欣賞閱讀。
鄒瑚瑩 袁鑌 ·建筑科學 ·3萬字
本書匯總了Revit軟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經過具有多年軟件應用經驗的一線工作者總結、篩選出來的。如果找不到正確的處理方法,這些問題往往會消耗使用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大家頭疼不已。本書通過簡單的案例,教大家用最簡單的辦法,把這些躲不開、繞不過的“刺頭”一一拔掉,熟練掌握書中的各種技巧可以幫助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書主要針對建筑類設計方案,分為建筑結構構件類技巧、視圖處理類技巧、建筑表現類技巧和工程量統計類技巧四個方面。本書適用于建筑相關專業的學生以及相關從業人員閱讀參考。
黃亞斌主編 喬曉盼 劉瑞 汪萌萌副主編 ·建筑科學 ·3.5萬字
本書為“防災減災技術叢書”分冊之一,該叢書由國內防災減災領域科研一線的中青年專家學者編寫。本書全面總結了農村綜合防災減災領域的最新理論研究與技術實踐,共分為6章,包括:農村災害及特征、農村防災減災基本對策、農村居民點體系及防災減災、農村防災減災規劃、農村防災減災的工程措施、農村防災宣傳教育和培訓。本書適合防災減災專業相關科研、工程人員參考借鑒,也可為政府管理人員作出相關合理決策提供支持,亦可作為相關專業院校師生教輔使用。
宋波叢書主編 蘇經宇 田杰 劉朝峰編著 ·建筑科學 ·15.2萬字
本書根據國家最新頒布實施的《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場專業人員職業標準》(JGJ/T250-2011)以及工程建設有關的技術規范、標準為依據,結合工程應用的實際,將規范、標準要求具體化、系統化,使理論與實踐有機地融為一體。主要介紹了標準員概述、建筑工程基礎知識、建筑施工方法和工藝、標準化相關知識、施工項目質量標準化管理、施工項目安全標準化管理、施工項目工程建設標準的實施等內容。
牟瑛娜 ·建筑科學 ·14.6萬字
《生活中的綠色建筑》是一本科普讀物,作者結合典型的國際、國內綠色建筑的案例和相關數據,為讀者描述了建筑、資源與環境的關系,具體講解了在生活中綠色建筑如何節地、節能、節水、節材。本書旨在培養人們綠色建筑理念,樹立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活觀。
趙先美 ·建筑科學 ·10.7萬字
這是一本當代建筑理論課程的學生論文集,涵蓋形式、建造、城市、自然、文化觀念等主題,包含從2017年至2020年建筑學子對建筑學問題思考與探索的階段性成果。雖然是學生作業,稍顯稚嫩,但其中關注的諸如紀念性、文脈、互動技術、語言學、建筑基面、城市張力、東方園林、游園觀、廢墟、東方禪意、傳統文化基因等主題,又無一不是建筑學范疇內的學術問題,試圖構建中國本土建筑理論的新生話語力量,為中國建筑在世界領域發出自己的聲音奠定基礎。對建筑歷史與理論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通過閱讀本論文集,初步了解建筑學領域內的學術思考與問題討論的方式。
王昕 ·建筑科學 ·12.7萬字
結合水利部科技推廣計劃項目“擺動振孔高噴工藝與設備的推廣應用”(項目編號:TG1416),本書在介紹射流一般知識和高壓噴射灌漿技術的同時,對振孔高噴技術的原理特點、工藝方法、專用設備、工程設計、質量控制與檢測、施工組織、規程規范、安全管理、典型工程等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總結和闡述,是學習和利用振孔高噴技術的第一部專業著作。
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建筑科學 ·15.9萬字
本書介紹了V型墩連續剛構橋的國內外發展及典型橋梁概況,闡述了其結構選型原則和設計計算方法。以石家莊市友誼大街橋為例,介紹了該橋尺寸的擬定方法、預應力鋼筋布置和橋梁施工階段與使用階段的靜載受力性能和動力性能計算成果。同時,總結了該類型橋梁的施工技術。
李曉克 劉世明 ·建筑科學 ·7.4萬字
本書共分為7章,內容包括:非飽和土的特性、非飽和土的強度理論、非飽和土邊坡穩定性分析中傳統方法的討論、強度折減有限元法中非飽和功能分析的實現途徑、非飽和土邊坡穩定性分析的應用、非飽和土邊坡局部失穩機制的研究和黃土潛蝕洞穴對非飽和土邊坡穩定性的影響評價。本書不僅可以讓讀者了解非飽和土強度理論及非飽和土邊坡穩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新進展,而且還可以了解非飽和土邊坡穩定性分析中的一些工程應用情況。
李榮建 ·建筑科學 ·12.4萬字
為研究金屬材料力學性質的不均勻性、塑性各向異性以及低循環疲勞過程中的材料力學性質變化,本書以金屬材料作為研究對象,結合試驗測試,采用晶體塑性材料子程序模擬了單軸拉伸下單晶、多晶銅試樣的滑移變形。對晶體粘塑性模型進行了合理性的分析,證實了用單晶滑移本構關系模擬多晶行為的可行性。在經典晶體塑性模型基礎上引入了非線性運動硬化的背應力描述,開展了多晶集合體在循環加載下材料的屈服特性和循環硬化的各向異性研究,同時采用細觀統計的方法分析了多晶材料內部細觀變形和轉動的不均勻性,以探索材料的疲勞破壞機理。
石艷柯 ·建筑科學 ·5.1萬字
針對輸電塔結構特點,本文將典型高壓輸電塔分為塔頭、塔身和塔腿三部分,應用高頻天平測力風洞試驗技術,分別研究了塔頭、塔身結構風荷載特性及作用機理。根據試驗結果建立了結構風荷載的解析模型,計算了輸電塔的風致響應,分析了結構阻尼比、模態數目等參數對響應的影響。采用廣義陣風因子法給出了輸電塔等效靜力風荷載計算方法,對比了不同規范給出的等效靜力風荷載,所得結論對完善我國輸電塔風荷載規范條文有參考價值。
張慶華 ·建筑科學 ·7.2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建筑工程節能設計概論、建筑規劃設計與節能、建筑熱工設計計算、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等。
本書編委會 ·建筑科學 ·1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