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阮藉

作品粉絲 155

全部作品

樂論
免費

三國魏阮籍作。《樂論》繼承孔子以來儒家的音樂觀念。中國古代樂論正統(tǒng)思想的核心是“和”。《禮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宋代理學(xué)家程頤概括的更為明確:“禮只是個序,樂只是個和。”這個“和”并不單指狹義的和諧,它包括音樂的性質(zhì),音樂美的標(biāo)準(zhǔn)以及音樂的社會作用等等。而且儒家的論樂總是與禮相提并論的,只有禮樂同施,人與人的關(guān)系才能相親相敬。阮籍在《樂論》中完全繼承了這種觀點,他認(rèn)為孔子只是開個頭,并未舉出大概,而他卻要細(xì)加考察。首先他指出“和”是音樂最高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也是圣人、先王制樂的準(zhǔn)則。只有合于這個標(biāo)準(zhǔn),才能實現(xiàn)“移風(fēng)易俗”的社會功能。在“昔者”與“其后”的比較中,他推出雅樂是“正樂”的范本,因為它“使人無欲,心平氣定”,甚至使孔子在齊聞《韶》,竟然“三月不知肉味”。最后歸結(jié)為“圣人之樂,和而已矣”。儒家之所以這樣推崇“平和”及雅樂,因為它符合儒家最高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中庸思想;雅樂的內(nèi)容多以演述文治武功為主,有利于維護統(tǒng)治者的權(quán)威。所謂“禮樂正而天下平”,就是要求禮不能逾其制,樂不能失其聲,這樣才能尊卑有序,定象平心。阮籍甚至認(rèn)為,禮樂雖然與時俱變,但“和”的準(zhǔn)則卻不能改,只要“改其名目,變造歌詠”就行了,其結(jié)果必然把雅樂引向公式化概念化的死胡同。與雅樂相對立的是淫聲,這是傳統(tǒng)音樂思想家所摒棄的“邪音”。值得重視的是,《樂論》正視淫聲是衰末之世的音樂,“樂廢則淫聲作”,而且這種音樂來自現(xiàn)實,題材廣泛,為“百姓”所“安服”。《樂論》說它“取于近物,同于人間;各求其好,恣意所存;閭里之聲競高,永巷之音爭先;兒童相聚,以詠富貴,芻牧負(fù)戴,以歌貧賤;君臣之職未廢,而一人懷萬心也。”淫聲雖然違背了和的宗旨,其感染力卻遠(yuǎn)遠(yuǎn)為雅樂所不及。

阮藉 ·國學(xué) ·1953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章 2015-12-21 10:20:49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城区| 东光县| 延庆县| 巢湖市| 金坛市| 通化市| 松阳县| 河南省| 双辽市| 北海市| 化德县| 天祝| 黔江区| 临邑县| 滦平县| 岱山县| 修文县| 霍州市| 廉江市| 兰西县| 会理县| 邵东县| 乐都县| 五河县| 丰城市| 灵川县| 嵩明县| 杂多县| 工布江达县| 西丰县| 宁化县| 东山县| 瓦房店市| 建宁县| 高阳县| 谢通门县| 兴城市| 香港| 英吉沙县| 仁布县|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