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研究意義

振興東北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社會變遷發展的國家戰略背景,涉及多層次多因素的研究內容。本書則是從東北老工業基地職工的社會資本性質狀況與人力資本構成變化等角度出發,對國企職工在單位體制變革與市場化發展中的行為選擇以及社會結果進行研究,對于理解東北老工業基地社會變遷的微觀實質以及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理論意義上來說,本書選取社會資本、人力資本為研究核心,并將社會學、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同時將社會網絡、社會資源、選擇方式、人力資本以及心理認知和感性選擇等結合在一起,在理論上具有一定的綜合意義。同時,提出了新的理論概念,以社會資本情境的建構和支持性研究為基礎,把宏觀、中觀和微觀層次上的情境性影響因素綜合起來考慮,突出了特定情境中選擇行為的過程、方式和結果。因此,以個人社會網絡形成和社會資本運作為核心所建構的社會資本情境與個人選擇行為的關系研究,拓寬了社會資本的研究視野,可以突出社會資本具體情境對個人社會選擇行為的結構性限制,在中觀和微觀層面上獲得社會資本情境對個人選擇行為影響的深刻理解。

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改革變化的背景下,從理論意義上來說,所進行的社會資本情境對個人選擇行為限制性作用的研究可以做到:第一,實現社會資本研究視角的轉變,即將社會資本從工具性的使用轉變成特殊結構性的具體情境限制因素,從而展開對東北老工業基地,尤其是資源匱乏城市中國有企業職工在特定社會資本情境限制下的求職等選擇行為的比較研究。第二,在具體社會資本情境的表述和應用中,可以更加充分地考慮社會地位階層、生存交往環境、價值觀、習俗、習慣以及心理偏好等因素,使社會資本理論對個人選擇行為的研究超越其作為一種形式理性選擇理論的缺陷,體現出對東北老工業基地部分國有企業職工在特定情境下選擇行為所受到的限制作用。第三,在理論認識和經驗觀察中,受到自身社會資本情境限制的國有企業職工個人選擇行為中存在著一定的感性選擇,從而可以使我們在更具有現實生活意義的背景下理解職工個人的選擇行為,并通過這種感性選擇對社會資本情境與選擇行為的關系作出更深入的認識。因此,對受到社會資本情境等場域性限制的職工選擇行為的研究可以體現出更多的認知心理體驗、成本代價、心理偏好等因素,能夠把社會學、認知心理學以及選擇行為學等前沿性研究很好地結合起來,產生交叉效果。

從現實意義上來說,本書將東北老工業基地,尤其是資源匱乏型城市國有企業職工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日常生活中的求職等選擇行為進行情境性的研究,可以從社會和個體互動的角度來更好地認識這些職工選擇行為的實質,能夠從宏觀與微觀互動角度來理解其選擇行為的行為本質。對這些職工和干部的社會資本情境差異性的比較,以及在特定差異性社會資本情境中的選擇行為方式及結果的比較,都可以使我們對其生活群體環境、個體行為特質、心理認知差異、感性意識傾向等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對東北老工業基地,尤其是資源匱乏型城市國有企業職工展開特定社會情境下的選擇行為研究,也可以從微觀角度折射出社會變遷過程中的諸多變化,對國有企業體制變革、社會政策變化以及生活社區建設方面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展現。更重要的是,由于東北老工業基地自身發展的相對滯后,也由于資源匱乏型城市國有企業發展的相對艱難,對身處其中的國有企業職工選擇行為進行理論探討和經驗考察的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獲得對這些職工,尤其是其中的下崗和離職職工的心理、態度、價值認同以及對現實變革的經驗性理解,從而為現實的社會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據。因此,在實踐意義上,本書能夠更加深刻地揭示東北老工業基地,尤其是資源匱乏型城市國有企業職工選擇行為的實質,在改革過程中更加有效地在政策上指導職工的求職等選擇行為,使其能夠對自身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等因素產生有效認識,在此基礎上使職工的選擇行為避免偏激與集體負面行為的出現,對于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國有企業居民社區與東北區域社會變遷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囊谦县| 苏尼特右旗| 镶黄旗| 抚宁县| 阿克苏市| 美姑县| 萍乡市| 乌恰县| 伊宁市| 呼玛县| 札达县| 临夏县| 旺苍县| 清流县| 阳城县| 山阳县| 上犹县| 江达县| 井冈山市| 东源县| 奎屯市| 开化县| 鹤山市| 通江县| 中西区| 盐边县| 清涧县| 佛学| 呼和浩特市| 进贤县| 丰县| 宿迁市| 拜泉县| 丽水市| 沁水县| 龙川县| 锡林郭勒盟| 格尔木市| 会泽县| 渑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