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成功者與平庸者的區別,在智力方面并不明顯,而差別最大的是完成任務時的堅毅精神、自信而有進取心、謹慎、好勝等四個方面。
——(美國)戴爾·拉弗倫茨
怎樣才算是一個優秀員工呢?作為一個獨立的員工,你必須與公司制定的長期計劃保持步調一致,自動自發地提升自身能力,不要把獎金和薪水作為你工作的唯一動力。
——(美國)比爾·蓋茨
做事不做則已,要做就做第一。當你擁有強大的激情,而且工作重點非常明確時,你就會變成一個專家。任何事情,如果不去徹底追求、徹底研究的話,就無法嘗到成功的果實。
——(日本)孫正義
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的工作,他們的差別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實質內容方面卻有天壤之別。
——(美國)約翰·坦普爾頓
要想飛得比別人快,就要多煽動幾下自己的翅膀。
——西方諺語
一個人只要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追求的事業中,一定會做出成就。世上無難事,只怕工作狂。
——(日本)土光敏夫
做企業有兩條:一是小的時候,不要危害社會;二是大了以后要回報社會。做人亦然,即使你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起碼不要危害社會。
——(日本)松下幸之助
我成功的秘訣,就是把工作視為樂趣和冒險。
——(美國)迪士尼
人生成功,需要內在的實力,但最重要的是他對事業的執著和精益求精的作風。
——金庸
大凡成功者,所依靠的都是德行的力量。我經營的原則是,好景時,不過分樂觀;不好景時,也不過度悲觀。
——李嘉誠
戲比天大。到了舞臺上,什么事都沒有戲大,我愿意為戲劇獻身。
——常香玉
在勞動時間里,我們做了什么,就決定我們擁有什么;在休閑時間里,我們做了什么,就決定我們是怎樣一個人。
——(美國)喬治·伊斯門
成就任何有價值的事情,需要三大要素:第一勤奮工作;第二堅定不移;第三知識。
——(美國)愛迪生
工作的最高境界是玩,如果你真喜歡你選擇的工作,那工作對你來說就像游戲一樣有趣。
——(美國)李昌鈺
優秀員工,就是:對待工作——勤奮;對待公司——敬業;對待老板——忠誠;對待自己——自信。
——(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
視工作為樂趣,工作可以讓人從中獲得經驗、知識和信心。你的工作熱情越高,決心越大,你的工作效率就越高。當你充滿熱情地工作時,工作一定會充滿樂趣。
——(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
什么是自動自發?自動自我,就是別人沒有要求,強迫你,是你自己自覺而出色地做好恰當的事情。
——(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
工作固然為了生計,但比生計更重要更可貴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干,不斷創造卓越。
——(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
一個人如果只為薪水而工作,沒有更高的目標,這不是一種很好的人生選擇,受害最深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切記:工作質量,決定生活質量,決定生命質量。
——(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
為薪水而工作,看起來目的明確,但是往往被短期利益蒙蔽了心智,使我們看不清人生未來發展的道路,結果到日后即便奮起直追,也無法超越。
——(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
能力比金錢重萬倍,那些不滿薪水低而敷衍工作的人,固然對老板是一種損害,但長此以往,無異于使自己的生命枯萎,斷送了自己的前程,成為一個庸庸碌碌、心胸狹窄,可有可無的人。
——(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
職業是人的使命所在。敬業表面上看起來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但最終受益的是自己。當我們把敬業變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中找到快樂。
——(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
不要在抱怨中工作。抱怨自己“沒有得到什么”,卻沒有好好問問自己:為了希望所從事的職業,自己還缺什么?可能要付出什么?做得夠不夠好?切記:報怨于事無補。
——(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
工作不是一個關于干什么事和得到什么報酬的問題,而是一個關于生命的問題。“沒有任何借口”,體現出一種負責、敬業精神,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從而成為可以信賴的承擔重任的人。成功屬于那些不找借口的人。
——(美國)費拉爾·凱普
把工作當成用生命去做的事,自動自發,全力以赴,我們就可能獲得自己所期望的成功。
——(美國)費拉爾·凱普
一個人如果只有被別人從后面踢一腳才會做他應該做的事,那么這種人大半輩子都會辛苦工作,他卻不停地報怨運氣不佳。
——(美國)費拉爾·凱普
人生最有意義的是工作。只有通過工作,才能保證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工作才是快樂的事,兩者密不可分。
——(美國)羅斯·金
責任意識,會讓我們表現得更加卓越。負責任,是一種成熟的標志,人越成熟,責任意識越強。
——(美國)羅斯·金
改善工作狀況不是領導下達指示才去做的,而應該是自己一種積極主動的行為,改善工作的原則是:第一標準化;第二自動化;第三簡單化;第四準時化。
——(日本)昌山茂雄
工作改善是持續的、無止境的。如果發掘不到需要改進的目標,說明該員工境界低下,對工作要求不高,沒有什么發展前途。
——(日本)昌山茂雄
記住:工作中無小事,紀律是敬業的基礎。
——(美國)費拉爾·凱普
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身體力行是促使個人進步的階梯,只有一步步地攀登,才會達到事業的頂峰。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成功的三個要素:第一你要決定怎么看;第二你要決定怎么想;第三你要決定怎么做。
——(美國)安東尼·羅賓
好的干部是站在領導角度想問題,立足自己崗位做事情。
——(美國)韋里克
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問題,主動補位,做公司需要的事。
——張艷玲
把工作當作神圣的使命,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張艷玲
要有成長意識,核心是認識自己、超越自己。希臘神殿警句:“要想了解宇宙,最短的路徑就是先了解自己。”
——(中國臺灣)林正大
要成為“超一流”的人才,人才有四個等級:(1)不被期望,令人痛恨,三流人才;(2)結果小于期望,令人失望,二流人才;(3)結果等于期望,令人滿意,一流人才;(4)結果超過期望,令人感動,“超一流”人才。
——(中國臺灣)林正大
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英國)赫胥黎
天才,就是注重細節的人。
——(英國)狄更斯
一次行動,足以顯示一個人的弱點和優點是什么,能及時提醒此人找到人生的突破口。
——(美國)馬克·杰弗遜
醉心于事業者,必然會高貴;無所事事者,必然會低賤。
——墨子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道德經》
偉大乃處處注重細節的積累。
——(美國)尼克松
細節是什么?細節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準備,也是一種精神。細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是一種競爭力。
——梁國風
有實力,才能有能力。
——曹燕靈
患生于疏忽,禍起于細微。
——(西漢)劉向
效率就是把要做的事,把它做得更好。
——(美國)德魯克
企業家的本質就是使自己的產品過時、陳舊。如果我們不這樣做,那么,我們的競爭對手會迫使我們的產品成為過時的東西。
——(日本)盛田昭夫
我想,一個人的尊嚴,并不在于他能賺多少錢,或得到什么社會地位。而在于他能否發揮自己的特長,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
——(日本)松下幸之助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美國)保羅·托馬斯
執行力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行為技巧。
——(美國)保羅·托馬斯
執行的學問:決心第一,速度第一,成果第一。
——余世維
真正成功的人,是能夠將工作與游戲二者用熱忱混為一體的人。
——(美國)拿破侖·希爾
要有創新意識,不創新就死亡。
——(美國)杜拉克
職場員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1)公私分明;(2)角色明確;(3)團結合作。
八項注意:(1)熟悉崗位職責;(2)明確工作目標;(3)遵守業務流程;(4)嚴守業務時間;(5)注重團隊和諧;(6)維護企業形象;(7)保守經營秘密;(8)不斷學習進取。
——某企業員工守則
職業化是國際化的職業規則,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懂得職業化的規則,才能參與國際化競爭,并獲得發展的機會。
——理清
職業化素質有三個層面,即職業化精神、職業化能力和職業化形象。職業化精神:
(1)敬業:敬業愛崗,用宗教般虔誠對待工作;
(2)責任:要有責任意識,責任成就事業;
(3)專業:專業化是職業化的基礎,專業化來自持續學習;
(4)創新:創新是職業化精神的生命力;
(5)協作:協作是職業化精神的核心;
(6)規范:嚴格執行規范,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職業化能力:
(1)學習:學會學習,知道學什么、怎么學;
(2)思考:正向思考,有效思考;
(3)執行:執行能力是核心、講效果;
(4)管理:管理好自己、管理好團隊;
(5)社交:學會溝通、了解心理需求;
(6)表達:口才制勝、談判高手、業務寫作。
職業化形象:
(1)氣質:有內涵,提高自我修養;
(2)儀表:“10秒初頭效應”,決定取舍;
(3)語言:會講話,有講話魅力;
(4)舉止:站、立、行、坐勢、握手(眼看對方);
(5)服飾:職業裝;
(6)禮儀:辦公室禮儀,接待客戶禮儀、拜訪客戶禮儀。
——理清
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人,以上等作為標準,只能收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為標準,只能收到下等的效果)。
——(唐)李世民
人生差距是一步步拉大的。如果你每天比別人多前進半步,那一年就是一百八十三步,十年后即十萬八千里。
——(日本)盛田昭夫
優秀經理人的15個品質:
美國管理學會通過對1500位經理人的大量調查,總結出優秀經理人的15個品質,即:
(1)正直——值得信賴;
(2)有氣度——心胸開闊;
(3)有才干——有能力,有毅力;
(4)有良心——可靠;
(5)友善——能與人合作;
(6)團隊精神——肯配合他人;
(7)公正、客觀;
(8)富有想象力、有創造力;
(9)聰明、腦筋靈活;
(10)有領導能力,能鼓舞人;
(11)忠誠;
(12)成熟,有智慧,有經驗;
(13)坦誠率直;
(14)關心他人,尊重他人;
(15)工作勤奮,有干勁。
影響晉升的10個重要因素:
美國創意領導中心專家學者調查分析,影響職場員工晉升為高層主管的因素有65個,其中重要的有10個:
(1)對他人不敏感;
(2)漠視他人需求;
(3)自負、傲慢;
(4)背信棄義,出賣朋友或公司;
(5)鉤心斗角,算計他人;
(6)愛搞權術游戲,耍手段;
(7)缺乏團隊協作精神;
(8)工作不能達標;
(9)停止學習,不再進取;
(10)犯下原則性的錯誤。
成功的“十七條法則”:
(1)積極的心態;
(2)明確的目標;
(3)多走些路;
(4)正確的思考方法;
(5)高度的自制力;
(6)培養領導才能;
(7)建立自信;
(8)迷人的個性;
(9)創新制勝;
(10)充滿熱情;
(11)專心致志;
(12)富于合作精神;
(13)正確看待失敗;
(14)永葆進取心;
(15)合理安排時間和金錢;
(16)保持身心健康;
(17)養成良好的習慣。
——(美國)拿破侖·希爾
編按:拿破侖·希爾,美國著名成功學家,是成功學集大成者,他用20年時間先后采訪了美國1000多位第一流的成功人士,包括福特、羅斯福、洛克菲勒、愛迪生等。總結他們的成功經驗,他把成功學的理論系統化、規律化。他的主要著作《思考致富》《人人都能成功》等,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
要有問題意識:看不出問題,是最大的問題;終端的問題,是領導的問題;重復出現的問題,是作風問題;不善于解決問題,是素質問題。
——張瑞敏
編按:張瑞敏,海爾集團總裁。經過30多年的奮斗,他把一個瀕臨破產的街道小廠,發展成中國最大的跨國企業,海爾品牌已連續13年蟬聯家電第一品牌。目前,正在向網絡化的市場、網絡化企業推進。
執行力比想法更重要。一流的點子加上三流的執行水平,與三流的點子加上一流的執行水平,哪一個更重要?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阿里巴巴是一支執行隊伍而非想法隊伍。
——馬云
編按:馬云,中國著名企業家,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2016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發布,中國富豪中,馬云家族以1400億位居第二。
職場員工做事十大觀念:
(1)想大事,干實事,不生事;
(2)用戶小事是大事;
(3)眼里沒事,不成事;
(4)只要出事,自己事;
(5)就事議爭,誤大事;
(6)想當然,辦錯事;
(7)經驗辦事是笨事;
(8)辦事能力,是學習事;
(9)反復出事,失職事;
(10)總體事,應是個人事。
——楊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