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團隊,就是用好你身邊的人
- (日)高島宏平
- 1415字
- 2019-01-04 21:10:47
4
領導不能“叫苦”
? “下屬完全不能理解我的辛苦。”
? “大家總覺得領導頤指氣使地支使別人干這干那,但實際上最不容易的就是領導……”
團隊領導們聚在一起聊天時,總是會這樣抱怨。
領導從成為領導的那一刻起,就要做好“自己理解成員的一切,但不要指望成員能理解自己”的思想準備。
領導和成員之間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是“想要理解對方”,而是“希望對方能夠理解自己”的關系。成員希望得到領導的理解,領導也希望成員理解自己。“這種希望對方理解”的心情,與處在戀人關系或朋友關系中的人是一樣的。
在公司中,一般情況是下屬更“希望領導可以理解自己”。下屬希望領導能夠認同自己的表現,看到自己的努力,對自己做出公正評價,并認為這是很理所應當的。
而領導與下屬相比,則更了解整個公司的情況。一般來說,領導就像是從看臺上俯瞰操場上的選手們的教練一樣,理所當然地處于更容易了解別人的位置上。
領導要滿足成員們“被理解”的愿望,就必須與成員們交流。
“沉默不語,通過行動在背后默默支持。”這種做法雖說是一種美德,但我并不支持。溝通不足很容易讓成員胡思亂想。成員們會疑神疑鬼——“領導不怎么跟我說話呀,難道是不喜歡我,覺得我沒有能力?”無論結果好壞,領導都一言不發,這時候成員大多會認為“領導覺得我可能已經無藥可救了”,而不會覺得“啊,領導真的特別理解我,非常欣賞我”。
領導不應該努力讓成員理解自己的辛苦,而是要理解成員的努力。同時,要努力讓成員知道你看到了他的努力。
領導的工作重點不在于讓成員理解自己,而在于下功夫了解成員,讓成員知道領導的辛苦是毫無意義的。
無論向成員訴苦自己有多么不容易,在成員們看來,“我們才更不容易呢!”
? “這么辛苦難道不是因為他本身能力不夠嗎?跟著這樣一個人真的沒問題嗎?”
? “領導這么辛苦的話,這個團隊是不是快要不行了?”
這樣一來,領導向成員抱怨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
團隊只有齊心協力才能取得勝利,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全員共享,這是我從創業初期最艱難的一段時間學到的。
1999年是Oisix的事業構想形成期,那時被稱為互聯網泡沫最繁盛的時期,只要拿出事業計劃書,就有不少風投企業表現出投資的興趣。
但是,到了2000年3月公司即將成立之際,互聯網泡沫破滅。3個月后,網站遭遇了成立以來最惡劣的時期。作為“食品”行業的新手,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頭探索,原本擅長的互聯網銷售也遭遇了整個行業不景氣帶來的影響。在泡沫時期學到的制訂計劃、召集人員的方法,在泡沫破滅后全部失靈,由于籌集不到資金,網站差點破產。沒有捷徑,只能努力,大家分頭去拜托各大網站宣傳我們的網址,拜托女性雜志刊登對我們的報道,盡管如此,銷量還是不見起色。
原本準備的周轉資金馬上就要見底,在必須要投資的時候,卻找不到一個投資者。
? “互聯網銷售就快不行了,我們是不會出錢的。”
每當被冷漠拒絕后,我都會告訴員工,“今天還是不行,有的公司都約好了,但又不肯見面了。”
或許,當時我覺得自己的痛苦就是團隊的痛苦。但是由于我的抱怨,成員受到了更嚴重的打擊,他們最終有的生病,有的精神失落,有的無法好好工作。
這時,我才深深地領悟到,“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與成員共享。對于一些可能影響成員們表現的負面消息,領導只要一個人知道就好了。”
作為一個領導,必須要有這樣的覺悟,那就是無論處境多么艱難,都不要將那些對團隊不利的事情全盤告訴成員。
換言之,對領導而言,對“無需告知”的判斷力,以及能承擔一切的強大內心,都是“告知力”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