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管理課
- (美)馬克斯·蘭茨伯格
- 2463字
- 2019-01-04 05:50:59
第7章 診斷不同風格
在本章當中,阿歷克斯學會了如何讓兩個風格迥然不同的人一起工作。
多虧了邁克爾關于GROW框架的建議,兩個星期之后,阿歷克斯感覺自己已經(jīng)比較能夠控制局面了??蒕uest項目的兩名團隊成員湯姆和迪克之間的不和仍然讓他感到頭疼。
阿歷克斯還不確定是應該暫時強迫這兩個人一起工作,還是更深入的解決辦法會更有價值,也更有長遠意義。一次跟邁克爾的會議結束之后,阿歷克斯就湯姆和迪克的問題征求了邁克爾的建議。邁克爾開門見山地說:“我見過他們幾次,阿歷克斯。我敢肯定湯姆是一個ENFP,而迪克是一個ISTJ?!卑v克斯一臉茫然,邁克爾接著說道:“你對心理學了解多少?”阿歷克斯搖了搖頭,突然之間,他意識到商學院的老師們很少教授人們是怎么思考的,這可真是有點奇怪。
“好吧,”邁克爾接著說道,“幸運的是,并不是說非要有個心理學學位才能成為一名好的經(jīng)理人和分享者,但你確實需要了解一下不同的人傾向于使用哪些不同的交往方式。
“就我本人來說,我推薦你研究一下梅耶斯—布里格斯人格類型測試表。這聽起來可能比較拗口,可它實際上非常簡單。我可以先用兩分鐘時間向你大致介紹一下,可我還是建議你應該花點時間讀讀這方面的書。
“性格指示表描述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傾向。比如從中,你可以知道,為什么有些人喜歡在開會的時候嚴格遵守會議安排,而有的人卻喜歡從一個想法跳到另一個想法。第一種人屬于ISTJ型,而另外一種人則屬于ENFP型。如果能夠事先了解某個人屬于哪種類型的話,你在跟對方打交道的時候就會更有把握——而且也可以有助于你們協(xié)同工作。
“性格指示表是根據(jù)人的行為傾向的四個維度制作而成的。第一個維度與這個人的動力來源——那些使他們產生動力的東西有關。內向型(I)的人的動力來自于他們內心的想法,而一個外向型(E)的人的動力則更多地來源于外部的人和事物。
“第二個維度是這個人的注意力指向。一個感覺型(S)的人總是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事實和自己通過五官獲得的感受上面,而一個直覺型(N)的人則總是更多地注意自己推想的事物,并通過第六感來進行感受。
“第三個維度是這個人的決策方式。思考型(T)的人傾向于通過邏輯和理性來作出決定,而情感型(F)的人則更傾向于依賴自己的價值觀和主觀判斷。
“最后一個維度是這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判斷型(J)的人喜歡過井井有條的生活,而知覺型(P)的人則喜歡隨機應變。如果把所有這些維度綜合起來的話,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維度定義了16種人格特征?!?/p>
阿歷克斯覺得自己明白了:“也就是說,ISTJ型(內向型、感覺型、思考型、判斷型)的人會覺得ENFP型(外向型、直覺型、情感型、知覺型)的人做事散漫,毫無條理;而ENFP型的人則會覺得ISTJ型的人畏首畏尾,毫無想象力,絲毫沒有魄力。好了,我想我已經(jīng)明白該怎么利用這些知識了。可問題是,我怎么才能真正判斷一個人的類型呢?”
“聽起來這像是一個ISTJ型的人提出的問題。阿歷克斯,如果你的團隊成員愿意的話,你可以對他們進行問卷調查;或者你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直覺作出判斷;或者你也可以分別跟湯姆和迪克談談,記住我們剛才談的內容,但千萬別忘了去讀一些這方面的書?!?/p>
阿歷克斯沿著走廊去找湯姆。以前他總是覺得湯姆的辦公室過于雜亂無章,可現(xiàn)在他終于稍微明白了一些:對于一個總是充滿創(chuàng)造性,凡事總喜歡隨機應變的人來說,雜亂無章并不是一件值得煩惱的事情。
在跟湯姆和迪克談過之后,阿歷克斯證實了自己當初的判斷:兩人之間根本沒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工作風格不同罷了。阿歷克斯知道自己有兩種選擇:要么把湯姆和迪克分別調到新的工作崗位上,讓兩人別再繼續(xù)一起工作;要么直接面對問題。后一種方法顯然是更好的選擇,因為這樣首先湯姆和迪克可以不用再去慢慢適應新的工作領域,而且如果他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團隊的工作發(fā)揮作用的話,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都會得到提高。
阿歷克斯決定選擇后者。事實上,他對整個項目團隊的所有成員,包括他自己,進行了一次性格測試,并把結果公之于眾。剛開始的時候,湯姆和迪克彼此感到非常不適應,過了幾天之后,隨著他們相互了解的深入,兩人之間的合作也變得越來越默契。不出所料的是,湯姆總是提出一些比較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而迪克則負責考慮這些想法的可行性。
讓阿歷克斯感到驚訝的是,當Quest項目結束的時候,湯姆和迪克居然在一起討論自己從對方那里學會的東西。湯姆開始學會在必要的時候變得更有條理,而迪克也學會變得更加富有創(chuàng)造性??吹竭@種情況,阿歷克斯感到非常欣慰,他決定今后一定要進一步鼓勵這種同事之間的相互學習。
這件事情讓阿歷克斯意識到了,如果能夠有一種簡單的模式可以讓同事之間更好地相互交流,并公開討論這一話題的話,那對于團隊成員們來說將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同時他也意識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很多誤解和分歧其實都是因為性格不同而造成的——而不是像大多數(shù)人所認為的智力上的差異。
“當你對一個人的風格特點有了真正了解之后,”他想道,“并結合一些更有針對性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分享——比如說提問、聆聽、反饋以及GROW等方式——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此種方式的威力了?!?/p>
理解個人的性格特點
關于如何確定人們的性格特點和交流方式,人們已經(jīng)提出了很多模式。其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就是梅耶斯—布里格斯人格類型測試表(簡稱MBTI)。它主要是根據(jù)下列四個維度來對一個人的性格作出定義:
1.動力來源(外向還是內向);
2.注意力指向(感覺還是直覺);
3.決策方式(思考還是情感);
4.生活和工作方式(判斷還是知覺)。
要想跟一個人進行有效的協(xié)作,你就應該了解他的性格特點。比如說,“判斷型”的人通常會跟“知覺型”的人產生分歧,因為后者總是偏離計劃。反過來說,“知覺型”的人總是認為那些“判斷型”的人過于僵化,毫無創(chuàng)造力。
我在下面列出了每種維度的具體特點。如果想對這方面的問題有更多了解,我建議你們參考一下戴維·克爾希與瑪麗·貝茲合著的《請理解我》(Please Understand Me)。
梅耶斯—布里格斯人格類型測試表——主要內容

練習
想想看,自己與哪些人不能很好地協(xié)作——你們之間在這四個維度上有什么差異?你怎樣才能夠與對方更好地協(xié)作?考慮對你和你的團隊成員進行一次性格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