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章 外拙內精、大智若愚的糊涂心理學

順勢裝糊涂,謬釋其意解責難

實用精要

有些時候,我們面對謬論,面對強辯,假裝愚蠢,故作糊涂,恰好可以暴露對方缺點,然后攻其不備,出奇制勝。

深度透析

美國第九屆總統威廉·哈里遜,小時候家里很窮,他沉默寡言,人們甚至認為他是個傻孩子,他家鄉的人常常拿他開玩笑。比如拿一枚五分的硬幣和一枚一角的銀幣放在他面前,然后告訴他只準拿其中的一枚。每次,哈里遜都是拿那枚五分的,而不拿一角的。

一次,一位婦女問他:“孩子,你難道真的不知道哪個更值錢嗎?”

哈里遜回答說:“當然知道,夫人。可要是我拿了一枚一角的銀幣,他們就再不會把硬幣擺在我面前,那么我就連五分也拿不到。”

看得出來,哈里遜表面“傻”,裝作不知道一角比五分多,可他的“傻”里面蘊涵著智慧,從而使自己總能拿到錢。

大智若愚運用在語言詰難中,是指對對方的謬論假裝不明白,故作曲解,謬釋其意。

在某機場售票廳里,旅客們正在排隊買票,突然,一位紳士粗暴地擠到售票窗口指責售票員工作效率太慢,當人們要他排隊時,他又嚷道:“你們叫什么?不知道我是誰?”

對此,售票員平靜地向旅客說;“各位,這位紳士有些健忘,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不然,我想他不會做出有失身份的舉動的。誰能幫助他回憶一下,他是誰呢?”

售票員的話引來了陣陣笑聲,紳士羞得滿臉通紅,悻悻地走了。

售票員面對紳士的粗野,假裝不知,順勢糊涂,實則機智幽默,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是曲線型思維的結果,即采用拐彎抹角的進攻方式,因此,運用此法可以產生強大的嘲諷和幽默效果,是論辯家常用的雄辯技巧。

有一次,一個銀行家揶揄地問大仲馬說:“聽說你有四分之一的黑人血統,是嗎?”

“我想是這樣。”大仲馬說。

“那令尊呢?”

“半黑。”

“令祖呢?”

“全黑。”

“請問,令尊祖呢?”

“人猿。”大仲馬一本正經地說。

“閣下可是開玩笑?這怎么可能?”

“真的,是人猿,”大仲馬怡然地說,“我的家族從人猿開始,而你的家族到人猿為止。”

這里,大仲馬開始用“假癡”佯裝自己的真實目的,麻痹銀行家,然后反守為攻,突然出擊,使對方猝然不防,陷于窘境。

現實交際中,懂得順勢裝糊涂,可以輕松麻痹對方,從而讓對方陷入被動境地。然后再采取反攻舉措,便可以輕松制勝了。

處世還需“和稀泥”,既得人心又成事

實用精要

所謂“和稀泥”,就是遇到難題,包括進諫、爭執及糾紛等,不在是非對錯上糾結,而是不斷調和、折中,“抹平”才算和諧,“搞定”才算穩定。

深度透析

人們都會覺得“和稀泥”多少有些貶義,但綜觀當今那些為人處世的高手,幾乎都懂得“和稀泥”的藝術。他們盡量不去招惹強勢者,或者在強勢者之間周旋,察言觀色,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種看似是有些狡猾的生存方式,其實是聰明人辦事成功的基本功。

漢元帝劉奭登基之后,采用了賢者王吉和貢禹。當時朝廷內的最大問題是外戚和宦官專政,但是當漢元帝問起貢禹對國家大事有什么意見時,貢禹卻對皇帝說,請他注意節儉,因為勤儉才能治國。漢元帝天性就吝嗇得很,一聽貢禹這么說,正合他意,而又能顯現他的功德,立刻將很多節儉措施付諸行動。

不料,貢禹這一提議非但沒有得到后世政治家司馬光的贊揚,反而遭到了他的嚴肅批評。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忠臣侍候君主,要揀皇帝最嚴重的錯誤、最難改正的毛病,第一時間提出來,督促他改正,其他小毛病就順便改正了。漢元帝剛登基,有心向上,恰如一張白紙,他虛心向貢禹請教,貢禹就應該抓住機遇,先指出最急的問題,后說那些不著邊的事。漢元帝的最大問題是什么呢?‘優游不斷,讒佞用權’。可貢禹只字不提,而是喋喋不休地講勤儉。漢元帝的天性愛節約,貢禹卻說個沒完沒了,是何居心?如果貢禹不知道國家的問題,怎么能被稱為賢良?如果他看出來又不肯說,反而顧左右言他,罪可就大了!”

皇帝剛剛登基,表現虛心納諫,大部分都是裝裝樣子,表面功夫,貢禹懂得察言觀色,使他深得皇帝之心,如此才能保證他的將來。但司馬光對此不以為然,認為為人臣子,就要努力幫助皇帝整頓朝廷。他本人也是這么做的,面對宋朝內部的新舊黨問題、治國問題,他不斷地在皇帝面前表現自己的強勢,絲毫不理會君王的心情。

結局怎樣呢?“伴君如伴虎”,天威難測,當時的皇帝可能無法動搖司馬光的權臣地位,但司馬光最后不也是急流勇退,郁郁而終了嗎?他的話皇帝又聽進去幾句呢?

雖說貢禹這種只求自保,順著上司說話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不過在當時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元帝不是一個能納諫的人。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尤其是面臨職場生存的問題,上司是一個能夠納諫的人,可以委婉地說出自己的建議,并不時地察言觀色,適時遞上一些恭維話,把內心硬邦邦的建議用“和稀泥”的方式進行表達,這才是現代人的進諫方法。

其實,不僅僅是在職場,在任何存在人際交流的社交環境中,“和稀泥”都是一門有必要掌握的藝術。

靜中韜光養晦,退中方求全身

實用精要

人世間的許多危險,都不露痕跡地潛藏在看似波瀾不驚的環境中。具有大智慧的人深諳避禍之道,即于靜中韜光養晦。

深度透析

唐朝大將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可謂是功高蓋主。他的王府建在首都長安的親仁里。汾陽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門大開,任憑人們自由進出,郭子儀卻不允許其府中的人對此加以干涉。有一天,郭子儀帳下的一名將官要調到外地任職,來王府辭行。他知道郭子儀府中百無禁忌,就一直走進了內宅。恰巧看見郭子儀的夫人和他的愛女正在梳妝打扮,而王爺郭子儀正在一旁侍奉她們,她們一會兒要王爺遞毛巾,一會兒要他去端水,使喚王爺就好像奴仆一樣。這位將官當時不敢譏笑郭子儀,回家后,他禁不住講給他的家人聽,于是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整個京城的人都把這件事當成笑話來談論。郭子儀聽了倒沒有什么,他的幾個兒子聽了卻覺得太丟父親的面子,于是決定勸說父親。

他們相約一齊來找父親,要他下令,像別的王府一樣關起大門,不讓閑雜人等出入。但郭子儀對他的兒子們語重心長地說:“我敞開府門,任人進出,不是為了追求浮名虛譽,而是為了自保,為了保全我們全家人的性命。”

幾個兒子感到十分驚訝,忙問其中的道理。

郭子儀嘆了一口氣,說道:“你們光看到郭家顯赫的聲勢,而沒有看到這聲勢有喪失的危險。我爵封汾陽王,往前走,再沒有更大的富貴可求了。月盈而蝕,盛極而衰,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們常說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讓我歸隱?再說,即使歸隱,也找不到一塊能夠容納我郭府一千余口人的隱居地呀。可以說,我現在是進不得也退不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緊閉大門,不與外面來往,只要有一個人與我郭家結下仇怨,誣陷我們對朝廷懷有二心,就必然會有喜歡落井下石、嫉賢妒能的小人從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時,我們郭家的九族老小都會死無葬身之地的。”幾個兒子聽了之后方才明白老父親的一番苦心。

郭子儀以不世之功,“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于建元二年(公元781年)六月十日,以85歲的高齡辭世。

郭子儀能夠一生常榮而不衰,是因為他懂得于最盛日掩藏自己鋒芒的道理。正所謂:“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能夠在危險的環境中伏藏,以謙卑的姿態做一名朝中的隱者,既得上級歡心,又能建自己的功業,還能保全自己及家人。如此才是最高明的隱者之道。

在我們的一生中,也許不會如郭子儀那樣成就驚天偉業,但是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境遇,如何于變幻繁復的環境中保全自己,真的需要高人一籌的智慧。郭子儀的立身之道給我們展現了韜晦智慧的精妙,值得我們去領悟、去思考。

倚弱賣弱,用“不爭”來換取別人的信任

實用精要

正如“倚老賣老”一樣,“倚弱賣弱”也是一種讓對手無處下手的策略。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深度透析

道光皇帝老邁之后,欲立皇子,奕年齡最長,但各方面都不如奕,于是一直拿不定主意。這天風和日麗,道光要帶領六個皇子去南苑打獵,意在考驗皇子們的文才武略和應變能力,以便確立皇儲。奕 和奕 都摩拳擦掌欲一較高下。

四皇子奕的老師杜受田足智多謀,他在四皇子身上下的工夫很大,希望他能登上皇位,自己也跟著沾光。可他也掂量過,奕與其他皇子比較起來,除了排行第四占了個有利的條件之外,其他方面都平常,甚至略遜一籌,如若稍一讓步,這皇位定然被六皇子奪去,為此急得他直打轉。

安德海看出了門道,上前問道:“你老人家滿臉愁容,定有為難之事,莫不是為明日南苑采獵之事?”杜受田心想,這孩子能看出我的心事,看來是個有心計的人,隨口道:“說下去!”安德海道:“我曾聽人講過,三國時曹操的長子曹丕和三兒子曹植也有相似之處,不過奴才記不太清了。”

杜受田頓時眼前一亮,知道該怎么做了。杜受田吩咐奕:你到時候就如此這般……

次日,道光帶領六個皇子來到南苑,傳旨開始圍獵。諸位皇子各顯身手,六皇子奕,幾乎箭無虛發,滿載而歸,而四皇子奕 卻是兩手空空,一無所獲。道光帝不由得龍顏大怒,大聲呵斥。奕 不慌不忙地奏道:“兒臣以為,目前春回大地,萬物萌生,禽獸正是繁衍之期,兒臣不忍殺生害命,恐違上天好生之德,是以空手而回,望父皇恕罪。”

道光聽罷,心想這倒是我沒有想到的,倘若讓他繼位,必能以仁慈治天下,不禁轉怒為喜,當下夸獎了四皇子的仁慈之心。又過了幾年,道光帝憂慮成疾,自知不久于人世,急喚諸皇子到御榻前答辯。消息傳開,四皇子和他的老師杜受田都知道這是最關鍵的一次較量了,能否登基就在此一舉。

安德海又獻上一計說:“萬歲爺病重,到御榻前之后什么也不用說,只說愿父皇早日康復就行,剩下的就是流淚,卻不要哭出聲來。”二人一聽大喜。次日,六位皇子被召至龍床前。果然,道光提出一些安邦治國的題目讓諸皇子回答,六皇子答得頭頭是道,道光甚為滿意,卻發現四皇子一言不發。道光一問,他頭一扭,淚如雨下說:“父皇病重,龍體欠安,兒臣日夜祈禱,唯愿父皇早日康復。此乃國家之幸、萬民之福。此時兒臣方寸已亂,無法思及這些。倘父皇遇有不測,兒臣情愿伴駕而行,以永侍身旁。”說完淚水漣漣,越擦越多。

道光聽了心中深受感動,心想此真孝子仁君,于是決定立四子奕為太子,這就是后來的咸豐皇帝。

可見,“不爭”也是一種資本,用“不爭”來換取別人的信任和感動,這怕是自以為是的“聰明人”難以做到的。所以,在人際場中切忌為了競爭而太過表現自己,有時候示弱也是一種能力。

遇事模糊表態才能成就不敗人生

實用精要

做人最怕人戳脊梁骨,說話表態最好不要遺人話柄。把糊涂當做一種境界,不敗的人生從慎言慎行做起。

深度透析

某校某班在一次高考中,數學和外語成績突出,名列前茅。校長在評功總結會上這樣說:“數學考得好,是老師教得好;外語考得好,是學生基礎好。”

在座的老師聽罷議論紛紛,都認為校長的說法有失公正。有位姓劉的老師起身反駁:“同一個班,師生條件基本相同。相同的條件產生了相同的結果,原是很自然的事,卻得到不公平的待遇,實在令人費解。原有的基礎與而后的提高,有相互聯系,不能設想學生某一學科基礎差而能提高得快,也不能設想學生某一學科基礎好而不需要良好的教學就能提高。校長對待教師的勞動不一視同仁,將不利于團結,不能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劉老師的這一席話說到大家心里去了,可劉老師畢竟挑戰了校長的尊嚴,大家都很擔心,會場一時陷入了沉默,這時校長笑了起來,他說:“大家都看到了吧,劉老師能言善辯,真是好口才。很好,很好!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老師們看校長沒有惱怒,都松了一口氣,會場的尷尬氣氛緩解了。

盡管別人猜不透校長說這話的真實意思,卻不得不佩服他的應變能力。他為自己鋪了臺階,而且下得又快又好。聽了校長對劉老師質問的回答后,沒有人再就此問題對校長進行反駁了。

遇到別人的質疑或者追問時,模糊表態是一種很有效的策略。輕輕一閃,就會把對方千斤的力量化于無形,同時還為自己爭取到思考對策的寶貴時間。另外,模糊表態的姿態會給對方制造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使其不會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懷疑。

有些時候,“明白直露”的說話方式不是傷人就是害己,然而默不作聲又不免讓人認為是想做老好人。倘若迫于情勢,你不能不有所表態的話,最好還是“模糊表態”。例如,你可以說:“這件事比較棘手,讓我看看再說。”這樣,就給自己以后的態度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获嘉县| 乌什县| 瓦房店市| 浮山县| 三原县| 济宁市| 乌恰县| 枝江市| 邯郸市| 松溪县| 崇仁县| 临武县| 方城县| 潮安县| 宣恩县| 肥城市| 夏河县| 安远县| 磐安县| 英超| 广安市| 富锦市| 英吉沙县| 铁岭市| 高州市| 壶关县| 凤台县| 淮滨县| 新营市| 佛教| 同心县| 阿拉尔市| 龙井市| 株洲市| 洛阳市| 海宁市| 阿克| 伊宁市| 江华|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