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際交往心理學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鄭秀編著
- 5973字
- 2019-01-03 02:38:40
第?章 化解他人敵意的示好心理學
即便內心不滿,也要積極去擁抱你的對手
實用精要
放下自私和虛榮,主動接受對方。“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要你誠心接交,對方也會坦誠相待,你就會從對手身上學到長處,從而更有利于自己的發展。
深度透析
競爭對手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但我們應該如何去對待我們的對手呢?許多人都視對手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
志和文成為對手,是因為穎。也許是命運注定,畢業后,他倆被分配在同一部門工作。他倆的爭斗讓穎生厭,結果誰也沒有得到穎的愛情,得到的,只是彼此的怨恨。這怨恨使他倆留一個心眼去盯對方,一旦發現對方有什么紕漏,就毫不留情地捅出去。他倆的目標很明確。
志無可挑剔地當上科長的時候,文也同樣當上了股長。
他倆就這么相互盯著,相互攀升。
當志當上了處長時,文也當上了科長。
志當處長,有許多人送錢送禮物給他,他不敢要,他覺得文的一雙眼睛盯著他。有一回,他實在忍不住,心動了,收了人家送來的3000元。夜里,他做了個夢,夢見文高興得哈哈大笑,說:“這回你完了,3000元已經夠處罰條件了,你完了。”他嚇出一身冷汗,第二天就把錢送到紀檢部門去了。
文的機會也同樣多。
……
就這樣,他們以無可爭議的清廉和才干,上了更高的職位,且得到了人們的尊敬。
眼下,他倆都到了要退休的年齡。
一天,兩人相見,互望著對方,禁不住緊緊擁抱,且激動得熱淚盈眶。是的,沒有這樣的對手,誰敢說途中會怎樣?!
一生平安,得益于對手的“呵護”。
他們都深深地感激對方。
如果你能當眾擁抱你的敵人,就說明你的心懷已經能容天下所不能容。在你與他人相處時,能容天下人、天下物,出入無礙,進退自如,這正是成就大事業的本錢。
事實上,要當眾擁抱你的敵人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只要你能克服心理障礙,你可以這么做:
在肢體上擁抱你的敵人,例如,擁抱、握手……尤其是握手,這是較普遍的社交動作,你伸出手來,對方好意思縮手嗎?
在言語上擁抱你的敵人,例如,公開稱贊對方、關心對方,表示你的誠懇,但切忌過火,否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一個能容忍對手發展的人,不但是一個胸襟寬廣的人,還是一個具有遠見的人。讓競爭對手時刻在背后激勵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不能有片刻懈怠,努力向前發展,實現雙贏目的,實在是再好不過。
巧用“背后鞠躬”策略,消除對方的敵意
實用精要
在人際心理學中,有一種被稱作“背后鞠躬”的勸說術,讓第三者佯作無意地向對方道出你的善意或友好的想法,往往能夠讓彼此不睦的人際關系來個大轉折。
深度透析
有一次,有人在林肯總統面前搬弄是非說,外交部長埃德溫·斯坦頓曾罵林肯是個該死的傻瓜。誰知,林肯聽了以后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像閑話家常一般地說:“如果斯坦頓說我是個該死的傻瓜,那么我很可能真的是,因為他辦事一向都很認真,他說的十有八九都是正確的。”林肯的這番話很快傳到了斯坦頓的耳朵里,斯坦頓聽到他人轉述過來的這番話的時候,感動極了。他在第一時間內跑到林肯面前,向林肯表示了自己崇高的敬意。
林肯正是利用了“背后鞠躬”的方法使斯坦頓改變了態度。為什么“背后鞠躬”能夠取得這樣的效果呢?
心理學家認為,與當面表達善意相比,“背后鞠躬”往往能產生更加顯著的效果,主要原因有3方面:
第一,人際交往遵循“相悅定律”,即誰喜歡你,你往往就會對誰報以同樣的好感。因此,當你向對方“鞠躬”的時候,往往能夠換回對方的“鞠躬”。
第二,采用“背后”的方式,能夠繞過對方的心理防備區。如果你親口向對方表達善意,即使你完全是出于真心的,也很有可能被對方冠以“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之名,進而對你所表達的善意產生排斥,甚至加重心理防備,使得你的善意完全失去效用。相反,如果信息是從第三者口中獲得的,對方就不會懷疑其可信程度,因為對方會想:“什么好處也撈不著,他沒有必要對我說謊。”因此,借由第三者向對方傳遞善意,能夠使你的誠意顯得更加真切、可信。
第三,防止對方的負面自我概念產生消極作用。在人際交往中,對方對你的敵意很有可能是出自于對你的羨慕或者嫉妒。在這種情況下,對方對自己的自我概念持負面態度,即認為自我形象不好、不值得他人喜愛。如果對方有這樣一種心理,那么當你向對方說“你很好,我喜歡你”時,對方很有可能認為你在消遣他,進而使關系更加惡劣。
此外,心理學家還指出,當人具有正面或中性的自我概念時,會對他人的善意報以同樣的善意。然而,當人具有負面自我概念時,“相悅定律”的效果會大大降低。
采用第三者轉述的方式,就能夠穿過對方的這兩個消極關卡。因為,他面對的對象是第三者,而他在第三者面前是不會有負面自我概念的。
在生活中,如果對方的敵意不是源于彼此間的利害得失,那么,“背后鞠躬”策略通常能有效化解對方的敵意。總之,如果對方是因為討厭你才敵對你,又或者是因為嫉妒你才敵視你,那么,借第三者的口傳遞“喜愛、友善”的信息,告訴對方你“欽佩他、羨慕他、尊敬他”,往往能夠給彼此的關系帶來轉機,有效地化解對方的敵意,其效果定能讓你大吃一驚。
站在對方立場說話,才能消除對方的戒心
實用精要
當我們和別人商談事情時,我們不應該先自我確定標準和結論,應該先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仔細想想,詢問對方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他認為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直接講一番大道理來逼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這樣就會消除對方的敵意,更容易讓對方聽你的話。
深度透析
很多時候,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你會發現,你跟他有了共同語言,他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惡,都變得可以理解甚至顯得可愛。在各種交往中,你都可以從容應對,要么伸出理解的援手,要么防范對方的惡招。許多人不懂得如何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和說話,這是導致很多事情做不成功的一大原因。
你若能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說話,能給他人一種為他著想的感覺,這種技巧常常使你的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要做到這一點,“知己知彼”十分重要,唯先知彼,而后方能從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成功的人際交往語言,有賴于發現對方的真實需要,并且在實現自我目標的同時給對方指出一條可行的路。
某精密機械工廠生產一種新產品,將其部分部件委托另外一家小型工廠制造,當該小型工廠將零件的半成品呈送總廠時,不料全不合該廠要求。由于新產品上市迫在眉睫,總廠產品負責人讓小廠盡快重新制造,但小廠負責人認為他是完全按總廠的規格制造的,不想再重新制造,雙方僵持了許久。這時總廠廠長在問明原委后,便對小廠負責人說:“我想這件事完全是由于公司方面設計不周所致,而且還令你吃了虧,實在抱歉。今天幸好有你們幫忙,才讓我們發現了產品的缺點。只是事到如今,產品總是要上市的,你們不妨將它制造得更完美一點,這樣對你我雙方都是有好處的。”那位小廠負責人聽完,欣然應允了。
站在對方立場上說話確實不容易,卻不是不可能。許多口才不錯的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因為若不如此做,談話成功的希望就可能是很小的。真正會說話的人,善于從他人的角度來設想,并且樂此不疲。然而,他們也并非一開始就能做得很好,而是從一次次的說服過程中吸收經驗、汲取教訓,不斷培養這種習慣,最后才達到這種境界的。因此,只要你愿意,這并不是件太難的事。
美國“汽車大王”福特曾說過:“如果說成功有秘訣的話,那就是站在對方立場上認識和思考問題。”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和說話,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就會消除對方的敵意,同時也更能讓人感動,更能讓人接受你的思想。
尊重敵人,使其成為自身的動力
實用精要
事實證明,在有競爭對手“叮咬”的時候,人往往能保持旺盛的勢頭,加速前進,最終讓自己壯大起來。所以要尊重你的敵人,關鍵時刻伸手幫一把,最終才能讓其成為自身的動力,幫助自身發展。
深度透析
在北方某大城市里,諸多電器經銷商經過明爭暗斗的激烈較量,在彼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后,有趙、王兩大商家脫穎而出,他們又成為最強硬的競爭對手。
這一年,趙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采取了極度擴張的經營策略,大量地收購、兼并各類小企業,并在各市縣發展連鎖店。但由于實際操作中有所失誤,造成信貸資金比例過大,經營包袱過重,其市場銷售業績反倒直線下降。
這時,許多業內外人士紛紛提醒王說,應主動出擊,一舉徹底擊敗對手趙,進而獨占該市電器市場的最好商機。王卻微微一笑,始終沒有采納眾人提出的建議。
在趙最危難的時機,王卻出人意料地主動伸出援手,拆借資金幫助趙涉險過關。最終,趙的經營狀況日趨好轉,并一直給王的經營施加著壓力,迫使王時刻面對著這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有很多人曾嘲笑王的心慈手軟,說他是養虎為患。可王卻沒有絲毫后悔之意,只是殫精竭慮,四處招納人才,并以多種方式調動手下的人拼搏進取,一刻也不敢懈怠。
就這樣,王和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既是朋友又是對手,彼此絞盡腦汁地較量,雙方各有損失,但各自的收獲卻都很大。多年后,王和趙都成了當地赫赫有名的商業巨子。
面對事業如日中天的王,當記者提及他當年的“非常之舉”時,王一臉的平淡:擊倒一個對手有時候很簡單,但沒有對手的競爭又是乏味的。企業能夠發展壯大,應該感謝對手時時施加的壓力,正是這些壓力,化為想方設法戰勝困難的動力,進而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著一種危機感。
現實世界里,我們總說“消滅敵人”、“擊垮敵人”,可事實上,敵人、對手的存在,有時比消滅他們更有利,利用敵人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生存。
沒錯,人生需一定的激勵。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沒有外力的刺激或震蕩,便會得過且過,無聲無息地走完平庸的人生之旅。所以,想成功,我們就要學會給敵人一席之地,主動接受外在的激勵,化壓力為動力,以使我們的心智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使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瑰麗雄奇。
現實生活中,我們任何一個人,若敵人給自己施加點壓力,都會向目標的方向前進得更快。不過,你也不能給敵人過大的空間,因為一旦他的實力蓄積到足夠強大時,可能就嚴重威脅到你的生存。聰明者,應學會遏制敵人發展,但不要消滅敵人。
以德報怨,讓對方的敵意如冰消逝
實用精要
《詩經·衛風》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就是說,你對我好,我對你更好。倘若胸懷寬廣,對自己的對手也能“投以木桃”,那你的對手也一定感激涕零,視你為恩人一般。日后定會選擇時機報答你,給予你幫助,讓你獲得更大的成功。
深度透析
一位名叫卡爾的賣磚商人,由于另一位對手的競爭而陷入困境之中。對方在他的經銷區域內定期走訪建筑師與承包商,告訴他們卡爾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磚塊不好,生意也即將面臨歇業。
卡爾對別人解釋說他并不認為對手會嚴重傷害到他的生意。但是這件麻煩事使他心中生出無名之火,真想“用一塊磚來敲碎那人肥胖的腦袋作為發泄”。
“有一個星期天早晨,”卡爾說,“牧師布道時的主題是:要施恩給那些故意為難你的人。我把每一個字都吸收下來。就在上個星期五,我的競爭者使我失去了一份25萬塊磚的訂單。但是,牧師教我們要善待對手,而且他舉了很多例子來證明他的理論。當天下午,我在安排接下來一周的日程表時,發現住在弗吉尼亞州的一位我的顧客,正因為蓋一間辦公大樓需要一批磚,而所指定的磚的型號不是我們公司制造供應的,卻與我競爭對手出售的產品很類似。同時,我也確定那位滿嘴胡言的競爭者完全不知道有這筆生意機會。”
這使卡爾感到為難,是遵從牧師的忠告,告訴對手這次生意的機會,還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讓對方永遠也得不到這筆生意呢?
卡爾的內心掙扎了一段時間,牧師的忠告一直在他心中。最后,他拿起電話撥到競爭對手家里。
接電話的人正是那個對手本人,當時他拿著電話,難堪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卡爾還是禮貌地直接地告訴他有關弗吉尼亞州的那筆生意。結果,那個對手很感激卡爾。
卡爾說:“我得到了驚人的結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關我的謊言,而且還把他無法處理的一些生意轉給我做。”
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對于昔日的對手,打擊報復只能為自己埋下更多的禍根,而善待我們的對手,不但能夠感化他們,還會為我們自己的事業掃除一定的障礙。
為對手鼓掌,化干戈為玉帛
實用精要
成功的處世是要懂得欣賞你對手,為他叫好。尤其是你平日相處得很緊張、很不快樂的人成功了,這時候,你為他鼓掌,會化解對方對你的不滿和成見,改變他對你的態度,打開你們之間的心結,從而使他下次不再與你作對。
深度透析
當我們自己取得成功的時候總是興奮不已,希望有人為自己鼓掌。可是當你的對手,包括你的“假想敵”和“假想對手”取得成功的時候,你該怎樣去面對呢?是嫉妒還是欣賞?是大聲叫好還是不屑一顧?
清末,黎元洪在湖北時,一直位于張彪之下。
張彪是張之洞的心腹,娶了一個張之洞心愛的婢女,人稱“丫姑爺”。但張彪嫉賢妒能,對黎元洪十分反感,加之當時報紙亦贊揚黎元洪而貶低張彪,張彪心懷不滿,常在張之洞面前進讒言,詆毀黎元洪。
張彪在進讒言的同時,還以上級的職位百般羞辱黎元洪,想讓黎元洪不能忍受恥辱而離開軍隊。張彪的手法非常惡劣,曾經在軍中將黎元洪罰跪,并當著士卒的面,將黎的帽子扔在地上。黎元洪忍受著百般欺辱,不動聲色,臉上毫無怒容,張彪也對他無可奈何。然而,黎元洪亦非甘為人下者。他明知張彪欺侮自己,卻不與之爭鋒,而是“平斂鋒芒,海涵自負,絕不自顯頭角,以防異己者攻己之隙”。
張之洞任命張彪為鎮統制官,但軍事編制和部署訓練卻要黎元洪協助張彪。張彪不懂軍事,黎元洪嘔心瀝血,為之訓練。成軍之日,張之洞前往檢查,見頗有條理,就當面稱贊黎元洪,黎元洪卻稱謝說:“凡此皆張統制之部署,某不過執鞭隨其后耳,何功之有?”張彪聽了黎元洪這話,心中十分感激,二人關系逐漸融洽。
1907年9月,張之洞任軍機大臣,東三省將軍趙爾巽補授湖廣總督。趙爾巽看不起張彪,要以黎元洪取代張彪,黎元洪堅辭不肯。
同時,黎元洪又面見張彪,告之此事,建議他致電張之洞,讓張之洞為其設法渡過難關。張彪一聽,心中大驚,立即讓其夫人進京活動,張之洞來函,才保全了他的職位。張彪對黎元洪十分感激,張之洞亦認為黎元洪頗有誠心。
張之洞很看重黎元洪的“篤厚”,嘆謂:“黎元洪恭慎,可任大事。”實際上,黎元洪心里清楚,雖然張之洞已離開了湖北,但在北京當軍機大臣,仍可影響到湖廣總督的態度,如果黎元洪在張之洞離鄂之后,即取其寵將職位以自代,不但有忘恩負義的嫌疑,甚至會影響自己的前途。
更為重要的是,黎元洪通過“忍”以及幫助張彪,使張彪改變了對自己的態度,這樣,等于在湖北又添一個助手,有利于增強自己的實力,在關鍵時刻能夠幫自己的忙。
1911年10月上旬,瑞平出任湖廣總督,對黎元洪極不信任,但此時黎元洪與張彪關系早已改善,因此并未影響到黎元洪的官職。
黎元洪故意為本有敵意的張彪叫好,率先化干戈為玉帛,從而使眼前的墻變成了一條路。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你為對手大聲叫好,用力多鼓掌,這種付出不會讓你有什么損失,反而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利益。成功的處世,就要懂得為對手叫好,這樣對手也會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