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豚
群體生活的水豚,生活在大草原上,平均體重為50千克,屬于食草類中不同尋常的動物。人們只能在南美洲有水源的地方找到群居生活的它們。作為豪豬亞目的成員,水豚實際上是體型最大的嚙齒目動物。

一只南美洲水雉在水豚的身體上尋找寄生蟲。水豚大部分時間在水中生活,能在水中潛行很遠。它的小眼睛和小耳朵被認為是為適應水中生活而做的改進。
食性
水豚基本上只吃草,主要以長在水中或水邊的草為生。它們對食物的吸收很好,能吃熱帶地區(qū)旱季末的短而干枯的草。由于它們所吃的草很大程度上是由纖維素組成的,而這些纖維素不易被任何哺乳動物體內的消化酶所消化,所以水豚有一個很大的稱之為盲腸的發(fā)酵室。然而,由于盲腸介于小腸和大腸之間,水豚不能吸收由微生物分解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水豚求助于食糞動物的策略——重新消化糞便,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微生物分解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因此,每天上午在它們休息的幾個小時內,水豚能重復吸收它們白天和黑夜所吃食物的營養(yǎng)。一般情況下,它們上午休息,在中午炎熱的時候跳入水中,傍晚時分吃草。夜晚時而休息,時而覓食,但是從來不長時間睡覺,只在白天時不斷地打盹。
社會行為
水豚多為群居,一群一般有10~30只,其數(shù)量的多少根據(jù)棲息地不同而不同,草長得比較茂盛而且草種相同的地帶群就大些。很少出現(xiàn)只有2只配對生活的,但有一定比例的成年雄性水豚獨自生活,或與一個或多個群體保持松散的聯(lián)系。在干旱的季節(jié),成群的水豚聚居在水塘旁邊,形成100只或更大的群。當雨季到來時,這個比較大的群會分開成最初的小群。水豚的社會組織可持續(xù)3年或更久。
水豚的群體是聯(lián)系密切的社會單位,有比較固定的核心成員。一個典型的水豚群體有1只居領導地位的雄性水豚(它的“莫里洛腺體”非常大),1只或多只雌性成年水豚,幾只幼崽和未成年水豚,1只或幾只次級的雄性水豚。雄性水豚之間有嚴格的等級劃分,一般通過彼此角逐來確定地位的高低。居領導地位的雄性水豚帶領下級看守群體的邊界,但是很少發(fā)生戰(zhàn)斗。雌性水豚比較能相互容忍,盡管其社會聯(lián)系、等級地位或其他方面的具體細節(jié)人們還不太清楚。每個集群的地盤都是專屬于它們自己的,因此可以看做是它們的領地,由所有成年成員共同看守,反擊同類外來者的攻擊。無論是其他的雄性水豚還是雌性水豚,只要進入它們的地盤,都會被驅逐出去。
當掠食者接近群體時,第一個察覺到的水豚會發(fā)出報警的吠聲,其他成員一般會警覺地站著;如果掠食者很近,或第一個察覺到的水豚持續(xù)發(fā)出警報聲,其他的水豚就會快速跳到水里面,成年水豚會圍成一個圈包圍住小水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