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兒童百科全書
- 張榮華
- 913字
- 2019-01-03 12:58:19
長頸鹿
長頸鹿帶給人的極其強烈的印象主要來源于它脖子的拉長,尤其是它相對短小的身體與報道中脖子的長度相聯系時,這種反差會更為強烈。
顯而易見,長頸鹿垂直拉長的脖子的職能意義在于更容易地接近樹冠的嫩枝葉。在進化過程中,每逢食物短缺的危急時刻,有著更高視野的長頸鹿在與短頸的吃嫩枝葉的動物競爭時將顯得更有優勢,因為它們可以充分享用高層的樹葉。更為高大的長頸鹿不易因為缺乏食物而斃命,這樣,它們的基因也就有了更多的機會延續到下一代。長頸鹿的長脖子被認為是自然選擇學說中教科書般經典的例子,盡管以前從來沒有人確切地證明過它們的長脖子是否真的可以使長頸鹿吃到更多更好的食物。

盡管長頸鹿的高度可以使它較為容易地吃到樹頂上的葉子,并因此避免與其他動物的食物競爭,但它卻必須最大限度地彎曲它的前腿去喝水洼里的水。這種情況下,它很容易被敵人偷襲。幸好由于可從食物中獲得大部分水分,它很少喝水。
不過為了這么長的脖子,長頸鹿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一頭成年長頸鹿的心臟大約在它蹄子上方2米處,距它的大腦約3米。這就意味著長頸鹿每條腿下組織的毛細血管都要承受很大的血壓。對于其他的現存動物來說,這將會導致過濾性水腫,血液會在壓力下沖破毛細血管壁。但是,長頸鹿纖細的下半肢的毛細血管有一層特殊的由繃緊的上皮組織組成的厚鞘,它們在有效地保持血管外高壓的同時抵消了血管內的壓力。這個效果跟戰斗機飛行員穿的航天服是一樣的,可以防止飛機沖向高空時因為高速加速而帶來的血液沖向腿部造成的暫時性失去知覺。
長頸鹿的解剖學特征還有幾個反常的地方,比如其循環系統是個“泵”,它產生的壓力可將血液送往大腦(在心臟處產生215毫米汞柱的壓力),這差不多是一頭牛平均水平的兩倍。然而,它大腦處的血壓卻維持在90毫米汞柱的水平,這與一般的大型哺乳動物并沒有什么區別。還有另外一個令人驚訝的地方:當長頸鹿低下頭喝水的時候,按照常理,向下奔涌的血液會沖向大腦,導致血管爆裂,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因為長頸鹿的頸動脈處有一個壓力調節機制,即在大腦附近,大量的毛細血管網從頸動脈處分離出來形成網狀結構;與此同時,長頸鹿喝水時彎腿屈膝的特殊姿勢也使得它的胸腔更接近地面,這樣就減小了心臟和大腦之間的高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