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兒童百科全書
- 張榮華
- 898字
- 2019-01-03 12:58:17
浣 熊
從身體結構上來說,浣熊的面部特別像狐貍,眼睛周圍有一圈黑色的條紋;身體比較矮胖緊湊,尾巴上有一圈一圈的環形條紋。成年浣熊的體重一般為5~8千克,隨著地理位置和季節的不同,體重變化很大,雄性的體重平均比雌性重20%~30%。
大多數情況下,浣熊在2~4月份產崽,具體時間根據所處緯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在交配后9個星期分娩,每胎產4~6只幼崽。幼崽通常在出生后的第1個春季性發育成熟,但是雌性達到成熟階段比雄性稍晚,有些個體到第2個春季才會交配生育。有些雌性浣熊可能一年要生育兩胎,不過這種情況不多見,往往是在第1胎幼崽很小就全部死亡的情況下出現的,因此,生殖繁育的季節可能會從春天延長到秋天。
盡管浣熊非常善于爬樹,但除了在樹洞中做窩之外,研究人員通過無線電追蹤技術還發現,它們也會選擇地洞、灌木叢、人們廢棄不用的破舊建筑、地下室、原木堆、干草堆做窩。它們選擇巢穴的標準,除了要能防備猛獸的捕食外,還要考慮可能性、合適度等。
浣熊的“飲食習慣”是雜食性,幾乎能得到什么就吃什么。大多數地區的浣熊都在晚上尋找食物,搜尋食物的時候一般是在湖邊、溪水邊或是沼澤地,因為那里的魚類、螯蝦、蝸牛、蛤蜊、水棲昆蟲和其他種類的食物比較多。浣熊有時也會跑到比較高的地方搜尋食物,特別是在水果成熟的季節,它們會爬到很高的地方吃堅果、漿果、植物種子等等;它們有時候也吃陸棲昆蟲、蚯蚓和人們儲存的糧食。新鮮的玉米對于浣熊來說是一種美食,在人們快要把玉米收割之前,它們會在玉米田里偷吃。

兩只普通浣熊在樹枝上相遇了。這種普通浣熊現在的分布范圍很廣,適應能力很強,即使在人類控制的環境中也能生存。如在冬天的時候,它們就藏在人類不住的破舊建筑物中,靠吃人們存儲在倉庫中的糧食為生。
浣熊主要在夜間活動,集中在日落之后和午夜之前。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浣熊在冬季里基本上不出來活動,雖然它們不是在進行真正的冬眠,但它們會待在同一個巢穴內不出來,直到夜間的溫度上升到0℃以上的時候,它們才會出來活動。冬天常常有許多只浣熊共同待在一個窩里,有報道說,甚至有多達23只的浣熊共同待在一個窩里的情形。這種行為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浣熊的社會組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