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河流、湖泊和濕地

對于植物、動物和微生物而言,淡水是最受歡迎的生活地之一。有一些生物掙扎在小水坑中,有些則在淡水和海洋間作長距離的旅行。

如果把地球上的水縮至一桶,那么河流、湖泊和濕地中所含有的水還不能填滿一個頂針。但是,由于地球體積如此之大,因此,淡水環(huán)境資源仍是極其豐富的。比如俄羅斯的貝加爾湖幾乎有2 000米深,而亞馬孫河則有6 500千米長。每年,有500億噸雨水匯入大海。與海水相比,淡水通常營養(yǎng)物質豐富,因此對于生物而言是很好的生活環(huán)境,但是,淡水會在夏季干涸,在冬季結冰,而在河流中,生物則有被沖走的危險。

小小的開端

湖泊和池塘是研究自然的好去處,因為里面生活著難以計數(shù)的生物。這些水世界成員中也有動物,但是就像在陸地上一樣,生命最終是需要依靠植物的,因為植物為動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食物。在淡水中,最小的“植物”是微生藻類,漂浮在水表,雖然它們的體型很小,但是繁殖速度很快,有時會使整個水面呈現(xiàn)綠色。這些微小的綠色生物是微型動物的食物,而這些微型動物則是更大的一些獵食者,比如新孵化出來的小魚的食物。有一種很常見的池塘動物叫水螅,可以兩全其美——它的身體中含有數(shù)千個單細胞藻類,同時,這也是它們的食物。水螅也有觸須,用來抓住周邊經(jīng)過的小型動物。水螅也可以動,但是速度很慢,因此需要非常提防獵捕者,如果有任何危險來襲,它們就會迅速把觸須收起,直至危險過去。

蘆葦和蘆葦床

大部分水生植物都有根,因此它們可以在水底固定。有些水生植物一生都在水下度過,但是大部分都會向上生長,從而可以開花。蘆葦是其中最為成功的水生植物之一,是一種長得很高的草本植物,可能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開花植物。蘆葦從北極一直向南長到澳大利亞,生活在池塘和溝渠,以及淺淺的湖泊和礁湖中。只要空間足夠,它就會形成被水浸透的蘆葦床,一直蔓延到肉眼明顯可見的范圍內。

蘆葦床上并不適宜行走,但卻是鳥類藏身的好去處。八哥和燕子僅是用之宿夜,而其他鳥類則還在在蘆葦床上尋找食物繁殖后代。蒼鷺和麻鴉在地上筑巢,而鶯則筑在干燥的高處——這位技術嫻熟的建筑師能夠用枯葉為材料,以蘆葦為支架,筑起一種杯形的鳥巢。

在水表面漂浮

水雉的腳趾特別長,可以將蓮花的葉子作為漂浮的平臺使用。世界上一共有8個不同種類的水雉,主要生活在世界上氣候比較溫暖的地方。圖中這一種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十分常見。

睡蓮的生長方式與眾不同,與蘆葦不同,它們的莖部很柔軟,葉子的造型非常適合于漂浮在水面上。睡蓮可以生活在幾米深的水下,每年春季從水底向上生長,當它們的葉子到達水面時,它們就會展開平鋪在水面上。有些睡蓮的葉子只有硬幣那么大小,但是最大的葉子屬于一種來自南美洲的大型睡蓮,可以達到供兒童嬉水的淺池那么大小,四周還有15厘米高的邊。睡蓮的葉子中含有空氣細胞,就像是泡沫包裝紙那樣,而且其表面有一個蠟層,可以使得落在上面的雨水自行滑落。這些特性使得睡蓮的葉子不可能沉到水下去,因此成為了蜻蜓歇腳的好去處。對水雉(體型很小,但是腳超大的水鳥)而言,睡蓮葉也是很好的墊腳石。魚類也將睡蓮葉作為安全屏障,躲避大鳥的追蹤。

睡蓮花會吸引大量的昆蟲,其中甲蟲是它們的常客。有些睡蓮花會在日落的時候閉合起來,將“訪客”困在其中,整個夜間,昆蟲會沾上大量的花粉,當?shù)诙旎ǘ湔归_的時候,昆蟲也就把花粉帶了出去。

漂流物

一些淡水植物會在底部斷開,然后便在水面上生活,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浮萍了。浮萍看上去就像小小的綠色藥片,它們是世界上最小且最簡單的開花植物。其中,最小的品種來自澳大利亞,只有鹽粒那么大小,它們沒有葉子或者莖,只有圓圓的植物“身體”,而且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有一條纖細的根。死水潭和陰暗的溝渠是浮萍生長的理想環(huán)境,那里,成百上千株浮萍覆蓋了整個水面。當秋季到來的時候,這種植物就會沒入水中,以免被凍傷,直至來年重新浮出水面。

在世界上比較溫暖的地方,死水潭中有大量漂浮類蕨類植物。與陸生蕨類不一樣,這些蕨類植物的體形小而扁平,葉子上還常常覆蓋著防水的“茸毛”,降雨的時候,雨水會自行滑落,這樣,植物便不會沉入水中。有一種水生蕨類通常生活在灌滿水的稻田里,這種植物非常有用,因為其含有的細菌可以為土地施肥。

另一種體形較大的水生植物被稱為“水葫蘆”,繁殖能力更強。水葫蘆最早出現(xiàn)于南美洲流速較慢的水域,但是由于其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所以被植物愛好者帶到了世界各地。不幸的是,這種美麗植物的繁殖能力似乎超出了人類的想象,在一些地方甚至成為了一種災害。在非洲的維多利亞湖,水葫蘆覆蓋了幾百平方千米的淺水區(qū),它們窒息了其他野生植物,還悄悄地爬上了船只。科學家正在努力控制它們,但是由于這種植物分布實在太廣,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世界上最大的漂浮植物是紙莎草,其高度可以達到4米。紙莎草來自非洲,早在4 000多年前,埃及人就學會了如何將紙莎草壓制成紙張。一般情況下,這種植物生長在水域的邊緣地帶,但有時候,它們也會成堆地形成島嶼狀,漂出好幾米之遠。在尼羅河上游的漂浮植物堆中,甚至還居住著人類,而有些則將之用于畜牧場周圍簡易的圍欄。

回到水中

淡水生活環(huán)境比較分散,因此動物需要找到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來進行繁殖。飛行的昆蟲能夠很好地應付這個問題,因為它們可以很容易地從一個地方飛到另一個地方。

蚊子可以通過感知空氣中的潮氣而找到水的所在,但是很多其他昆蟲包括蜻蜓在內,都是依靠視力來尋找的。偶爾,它們也會犯錯,比如龍虱,有時會在月光照耀的夜晚一頭撞到花房上,因為它們將閃亮的玻璃錯當成池塘的水面了。

對于青蛙和蟾蜍而言,繁殖期開始于它們返回到曾經(jīng)作為蝌蚪生活過的池塘或者湖泊中時。雄蛙通常會先行到達,然后通過響亮的蛙鳴聲來吸引雌蛙前來交配。當雌蛙到來后,很多雄蛙會一擁而上,爭奪交配的機會。交配期結束后,青蛙和蟾蜍都會離開這個水域,留下蝌蚪自己成長。

青蛙和蟾蜍通過將周圍環(huán)境編織成一張記憶地圖來指引自己找到目標所在。由于它們的視力不佳,所以這張記憶地圖需要通過嗅覺來起效。如果一只青蛙或者蟾蜍被移至幾千米外的地方,它們通常會找到一個新的地方進行繁殖。不過,兩棲動物的記憶力似乎特別好,因為即使在過了3~4年后,它們還是能夠找到最初的家。

長途跋涉者

兩棲動物并不是世界上最快的遷徙者,它們每年的旅程很短。但是河流和湖泊中生活著動物王國中一些很厲害的旅行者,其中包括那些可以分別生活在淡水和海洋中的魚。這些魚之所以要在兩地巡游,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兩地的優(yōu)點:對于它們的大部分而言,淡水中是比較安全的繁殖地,而海洋中則是尋找食物的更好去處。不過奇怪的是,這條規(guī)則也并不適用于所有的魚,因為有些魚的生活習慣是剛好相反的。

歐洲鰻正從地面滑向池塘。鰻的體表覆蓋著一層黏液,可以防止身體變干。

大西洋大馬哈魚回到淡水中產卵,3~4年后,成年的大馬哈魚第一次依靠味覺的指引回到原來自己成長的淡水河流域中。向著產卵地回游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但是它們在整個過程中卻不吃東西。成魚產下卵后,有些會因為身體太虛弱而死去,而大部分則能夠重新回到廣闊的海洋中。

神奇的旅行

大西洋大馬哈魚可以洄游1 000千米之遠,而歐洲鰻甚至可以游得更遠。與大馬哈魚不同,這種像蛇一樣的魚類,其生命開始于西太平洋一個被稱為馬尾藻海的水域中。從那里,幼鰻順著洋流向東北方向游動,兩年多后來到歐洲大陸沿岸。一旦到達后,它們便開始向河流的上游游去,最終到達它們可以慢慢生長的河流或者濕地中。它們的“童年期”可以長達30年之久,發(fā)育完全后,便開始繁殖下一代。

繁殖的時候,歐洲鰻便游向河流的下游,開始了以繁殖地為目的的遙遠的單程旅行。這些成年的鰻長著銀色的外皮和大大的眼睛,說明它們游動在海洋的深處。但是并沒有人確切知道它們究竟在多深的海里游動,也不知道它們經(jīng)過的是哪一條路線,因為神奇的是,沒有一條成年的歐洲鰻在海洋中被捕獲過。

淡水濕地

在河流和湖泊中有很多開闊的水面,因此能夠很容易地發(fā)現(xiàn)其中的動物。但是濕地則不同了,那里的水面常常是隱藏在植物下的,這為野生物提供了很多藏身之處。沼澤是濕地環(huán)境的代表之一,此外還有從北極的泥炭沼到潮熱的熱帶沼澤地的幾十個不同類型的濕地。

對于人類而言,濕地有時是非常危險的,里面有毒蛇和充滿陷阱的泥潭。但對于動物和植物而言,這個被水浸透的環(huán)境卻是非常理想的棲息之地。美國佛羅里達州大沼澤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濕地之一,其中生活著250多個不同種類的鳥類和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之一——美洲短吻鱷。位于非洲南部的歐科范果三角洲甚至生活著更多種類的生物,這塊濕地是由一條內流河形成的,其居民包括河馬、大象和瞪羚,以及一些世界上體型最大也是最聒噪的青蛙和蟾蜍,黑色的蒼鷺也常在這里出沒——唯一在自己的翅膀陰影下捕魚的鳥類。

干 旱

在世界上的涼爽地區(qū),濕地全年都不會干涸。但是在熱帶,一些濕地在每年都有幾個月的干旱期。隨著水平面慢慢下降,植物枯萎了,動物則被逼迫到越來越狹窄的空間里生活。當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的時候,鳥類飛走了,但是水生動物卻需要另外的生存方式。

在佛羅里達州大沼澤地,美洲短吻鱷通過給自己挖一個“私家池塘”來解決這個問題,當其他地塊已經(jīng)干涸的時候,這個池塘中依然有水。整個濕地中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池塘,而美洲短吻鱷并不是唯一的居住者,還有魚類、烏龜和青蛙也來避難。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鱷魚通常都是將自己埋藏在泥漿中,通常只有一對鼻孔暴露在外面,像美洲短吻鱷一樣,它們可以在幾個月不吃不喝的情況下生存下去。

生活在濕地中的魚類非常善于在淺水中生存,但是當干旱真正來臨的時候,它們也會采取緊急措施——鯰魚可以從一個池塘爬行到另一個池塘,而肺魚則把自己埋在泥漿里,在身體外面包裹上薄泥層,只要泥漿保持濕潤,它們就可以通過呼吸空氣而生存下去。其他種類的魚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它們會成百上千地死去,但是,它們留下了自己的卵,當大雨來臨時,這些魚卵就能孵化出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海市| 札达县| 广灵县| 岳西县| 游戏| 南澳县| 兴城市| 万山特区| 瑞昌市| 玛纳斯县| 宜章县| 阳泉市| 古田县| 惠来县| 威宁| 阿城市| 玛多县| 来凤县| 绵竹市| 新河县| 高淳县| 杭州市| 南昌县| 齐齐哈尔市| 凤庆县| 施秉县| 合江县| 莱阳市| 蒙阴县| 岑溪市| 修武县| 洛阳市| 阳东县| 雷州市| 七台河市| 正镶白旗| 哈密市| 开化县| 贡山| 上栗县| 定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