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社交,會做更要會說
- 懂的人都不說的社交心理學(書立方·心享悅讀)
- 趙翔編著
- 2075字
- 2016-06-12 15:14:42
語言的魔力有多大,實在無須累贅。記得一部明代小說中有個口才了得的劉四媽,堪稱女隨何、雌陸賈,說得羅漢思情、嫦娥想嫁。她說著長,道著短,全沒些破敗。就是醉夢中,也被她說得醒;就是聰明的,也被她說得呆。看看這些描述就知道這個劉四媽不簡單了,可這還畢竟只是小說。法國大作家弗朗索瓦茲·薩岡教導我們:“生活難以名狀,文學形式刻板。”可見,劉四媽再厲害,也只不過是應對作家設置好的腳本罷了,要是遇上變幻莫測的真實版社交,恐怕也難以招架。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繁多的時代,別說吸收領會你的話語了,就連接收到你的信息都算不錯了。想想那些開大會的領導吧,他們苦口婆心、大費唇舌,可最終你聽得進多少呢?確實,你的很多話在說完不到半小時,就早被別人拋到九霄云外了。人們不是常說,要是有一個人,能把你發給他(她)的每條短信記下來,那就與之相愛吧。是啊,在這樣信息飛速的時代,還會有幾個人把你的話當作話呢?
正因如此,身處這個時代的我們,更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說話水平,更嫻熟地組織語言。雖說我們未必能“說得羅漢思情、嫦娥想嫁”,但至少也要讓自己傳達的信息停留至少幾小時,否則,我們就是在白費唇舌。
那么,怎樣說話才能激活別人的思路,讓他們樂滋滋地記憶一段時間呢?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得了解自己的短時記憶是啥樣的。
心理學家按照記憶持存的時長,把記憶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種。其中,感覺記憶只持續幾秒鐘的時間;短時記憶也不長,區區一分鐘左右;只有當信息轉成長時記憶后,我們才能較長時間地保持。在面對那些枯燥乏味的信息時,我們常常“左耳進、右耳出”,這實則是短時記憶不喜歡這些信息,懶得將它們加工為長時記憶。
有人曾經當著大家的面,一口氣說出10個單詞。這些單詞包括“噩夢”、“夢”、“失眠”、“安眠藥”、“睡寶”等。說完后,他要求聽者在一分鐘內寫下自己聽到的單詞。主持這個小游戲的人驚訝地發現,聽者很少有全部寫對的。讀者有空不妨找幾個人來做做這個游戲,不過從游戲中得到啟示更為重要。
只要你稍稍觀察人們寫出來的詞便會發現:第一,大多數人只能寫出第一個詞和最末一個詞。第二,人們會聽到常常聽到的詞。比如“睡寶”是他們在廣告里常聽到的詞,因此被很多人寫出來了。第三,大多數人會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補充單詞,即使這些詞從未被提及。比如,他們會按照這些單詞的主題寫出一個“睡眠”來,而這個詞根本未曾念過。這幾點發現一定能給人不少啟示吧。人際溝通大師凱倫·伯格為我們總結了一些關鍵的話語組織規則,讓我們大大提高自己的話語影響力:第一,一定要確保所說的內容與談話對象的切身關系。想想看,和男同事講婦科病治療方法,與八十歲的老太太談論高考物理技巧,向初中生傳授育兒經……聽上去都莫名其妙,怎么可能有太大收效呢?然而,不清楚這個道理的人比比皆是,他們費盡力氣、喋喋不休,但最終只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第二,話語一定要簡單。《大話西游》上面的唐僧大家都怕,為什么呢?因為他廢話太多,整天嘰嘰歪歪、磨磨嘰嘰,就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忍不住讓他閉嘴。哎,生活已經夠復雜了,如果不是聽者想聽,千萬不要跟別人大談抽象的概念。你逢人就講黑格爾啊宏觀調控啊,別人心中只會暗想“干我什么事?我又不是來聽百家講壇的!”更具體來說,多用名詞和動詞,少用形容詞。比如,你就說“空氣不錯”遠遠要比“我聞到雨后泥土的芬芳”來得正常。
第三,開門見山地說話。對于現代人來說,你可別繞山繞水兜圈子,別人的時間你傷不起啊!談話成敗往往決定于最初30秒,所以你要在這段時間抓住對方的注意力。當然了,講個笑話可不是好方法,那樣很容易把對方的思緒引到別的地方去。
第四,運用首尾原則。心理學里有“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兩種記憶效應,這也就是上面游戲中的第一點發現。千萬不要前面來個長引言,等對方的思緒被引開后,你又開始專心敘述重點,到最后又來一堆冠冕堂皇、無甚意義的客套話結尾。我們在談話時,一定要把重點內容放在開頭和結尾。
第五,重復重復再重復。腦白金的廣告確實煩人,那幾個可笑的卡通人物似乎過幾分鐘就跳到觀眾眼前。可是,大家討厭歸討厭,最終卻在罵聲中記住了這個品牌。因此,在我們作演講時,重復一下某些關鍵詞是很有必要的。當然了,一味地單調重復多少會讓人想起惱人的植入廣告,我們也可以通過總結來重復。
第六,把信息圖像化。都說我們這個時代是個“讀圖時代”,不錯,大腦確實更喜歡圖片而非文字。一篇冗長的文字介紹丟在我們面前,常常會讓我們本能地反感。因此,盡量把你要說的內容圖像化,把它們描繪成一幅圖景,這樣會讓對方印象更加深刻。
最后,注意互動。領導們的大會讓我們膩味的一大原因,就是他們老在自顧自地講話,而缺少互動。互動能讓雙方更積極主動地交流,這樣一來,信息也更容易傳遞到對方腦袋。
要練就良好的社交口才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時間實戰練習。不過一定要記住,在人際交往中,做好未必就好,說好更重要。
小TIP
語言不僅是社交的一種工具,如果你用得好,更是一種有效的社交武器。從人類記憶的特點入手,運用一系列話語技術,你一定能增加自己的語言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