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上下五千年(超值全彩白金版)
- 宛華主編
- 1103字
- 2019-01-02 20:13:34
晁錯削藩
漢景帝即位后,也采用休養生息的政策,治理國家。景帝當太子的時候,有個管家的官員叫晁錯,挺有才能,大家都稱他“智囊”。后來,漢景帝把他提升為御史大夫。
秦朝實行的是郡縣制,但是漢高祖打下天下后,分封了20多個諸侯國。這些諸侯都是漢高祖的子孫。到了漢景帝時,諸侯的勢力變得強大起來,土地又多,像齊國就有70多座城。有些諸侯不受朝廷的約束,簡直成了獨立王國。
晁錯見各諸侯國的發展態勢很有可能造成國家分裂的危險,就對漢景帝說:“吳王私自開銅山鑄錢,煮海水取鹽,招兵買馬,動機不純。不如趁早削減諸侯國的封地。”
漢景帝有點猶豫,說:“削地只怕會引起他們造反。”
晁錯說:“諸侯想造反的話,削地會反,不削地將來也會反。現在造反,禍患小;將來他們勢力大了,再反起來,禍患就大了。”
漢景帝覺得晁錯的話很有道理,便下定決心,削減諸侯的封地。過了不久,朝廷找了些理由,削減了諸侯的封地。有的被削去一個郡,有的被削掉幾個縣。

⊙晁錯像
正當晁錯與漢景帝商議要削吳王濞的封地時,吳王濞先造起反來了。他打著“懲辦奸臣晁錯,救護劉氏天下”的旗號,煽動其他諸侯一同起兵造反。
公元前107年
世界大事記:
古羅馬軍事統帥馬略開始軍事改革。
公元前154年,吳、楚、趙、膠西、膠東、甾川、濟南七個諸侯王發動叛亂。歷史上稱為“七國之亂”。
叛軍聲勢很大,漢景帝驚恐之余,想起漢文帝臨終時的囑咐:國家有變亂,就讓周亞夫帶兵出征。于是,他拜善于治軍的周亞夫為太尉,統率36名將軍去討伐叛軍。
那時候,朝廷中有人妒忌晁錯,說七國發兵完全是晁錯的過錯,如果殺了他,七國就會退兵。接著,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彈劾晁錯,說他大逆不道,應該殺頭。漢景帝看了這個奏章,竟昧著良心,批準了。
這樣,一心想維護漢家天下的晁錯,竟莫名其妙地被殺了。
漢景帝殺了晁錯,下詔書要七國退兵。這時候,吳王濞已經打了幾個勝仗,奪得了幾座城池。他聽說要他拜受漢景帝的詔書,冷笑說“:現在我也是個皇帝,為什么要拜受別人的詔書?”
這時,漢軍營里有個叫鄧公的官員,到長安向景帝報告軍情。漢景帝問他:“你從軍營里來,知不知道晁錯已經死了?吳楚答應退兵了嗎?”
鄧公說:“吳王一直有造反的野心。這次借削地的借口發兵,哪里是為了晁錯呢?陛下把晁錯殺了,恐怕以后沒人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漢景帝這才知道自己錯殺了晁錯,但后悔已來不及。虧得周亞夫善于用兵,把吳、楚兩國的兵馬打得一敗涂地。這兩個帶頭叛亂的國家一敗,其余的五個國家也很快垮掉了。
漢景帝平定了叛亂,仍舊封七國的后代繼承王位。但是從那以后,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國里征收租稅,取消了他們干預地方行政的資格,大大削弱了他們的權力,漢朝的中央集權才得以鞏固。

⊙平定七國之亂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