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上下五千年(超值全彩白金版)
- 宛華主編
- 1114字
- 2019-01-02 20:13:25
紙上談兵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將白起向韓國進攻,切斷了上黨郡(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和韓都的聯系。在形勢危急的情況下,上黨的韓軍將領打發使者去趙國請降。趙孝成王(趙惠文王的兒子)派軍隊接收了上黨。過了兩年,秦國又派王帶兵把上黨團團圍住。
趙孝成王得知消息,連忙派廉頗率領20多萬大軍去援救上黨。他們到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時,聽說上黨已經落入秦軍之手。
王轉而進軍長平。廉頗連忙叫兵士們修筑堡壘,堅守陣地準備作長期抵抗的打算。
王無計可施,只好派人回報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請范雎出主意。范雎說:“要打敗趙國,必須把廉頗調開。”范雎沉思了一會兒,想出了一條計策。

⊙長平之戰示意圖
過了幾天,趙孝成王聽到左右紛紛議論,說:“秦國就是怕讓年輕有為的趙括帶兵;廉頗老了不中用了,眼看就快投降啦!”
公元前258年
中國大事記:
平原君使楚,門客毛遂自薦跟隨,取得外交勝利。
他們所說的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自幼愛學兵法,談起用兵之道,口若懸河,自以為天下無敵,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趙王聽信了左右的議論,叫人把趙括找來,問他能不能打敗秦軍。趙括說:“秦國的大將白起比較難對付。但是王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不過是廉頗的對手。要是換上我,打敗他輕而易舉。”
趙王聽了很高興,就拜趙括為大將,去接替廉頗,這個決定遭到了藺相如的反對,可是趙王聽不進去藺相如的勸告。
趙括的母親也給趙王上了一道奏章,不贊成趙王派她兒子去換廉頗。趙王把她召了來,問她什么原因。趙母說:“他父親臨終時再三囑咐我說,‘趙括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兒戲似的,派不上用場。將來大王不用他還好,如果用他為大將的話,只怕趙軍斷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請求大王千萬別讓他當大將。”
趙王說:“你不要管了,我已經決定了。”
趙括替換廉頗的消息傳到秦國,范雎知道自己的反間計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代替王為上將軍,去指揮秦軍。白起一到長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幾個敗仗。趙括不知是計,帶兵拼命追擊秦軍。白起把趙軍引到預先埋伏好的地區,把趙括的兵馬圍在當中,趙括無計可施,他想帶兵向外突圍,被秦軍亂箭射死。
40萬趙軍,全部葬送在紙上談兵的主帥趙括手里。
·《國語》·
雜記西周、春秋時,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人物與事跡,以及言論的國別史。亦稱《春秋外傳》。舊說為春秋末魯人左丘明所作,與《左傳》同為解說《春秋》經的姐妹篇。近代學者研究證實,春秋時有稱為瞽的盲史官,專門記誦、講述古今歷史。瞽講述的史事被后人筆錄成書,稱為《語》,按國別區分即為《周語》《魯語》等,總稱為《國語》。西晉時曾在魏襄王墓中發現大量寫在竹簡上的古書,其中有《國語》三篇言楚、晉事,說明戰國時該書已流行于世。今本《國語》大約就是這些殘存記錄的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