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桃李情懷芬芳校園
不一般的千年府學
——蘇州中學觀感
從1035年范仲淹捐宅辦學到今天,蘇州中學走過了近千年的歷程。踏進蘇中的第一眼你就會看見“勸天下之學,育天下之才”的醒目碑刻。深入校園,磅礴典雅的建筑氣勢和幽靜溫馨的學習環境,使你不由得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午飯后在食堂里圍坐在一起討論問題對蘇中的學生來說已經達成了高度的自覺。宿舍設計浪漫且符合學生生活要求,尊經閣、府學碑在落日的余暉下顯得古典而厚重,紅白樓前后簇擁,左右相攜不落俗套。蘇州中學留給我最深的印記是他的四個富有特色的亮點。
一是學術性:蘇州中學發展節點的每一階段都留有國學大師不遺余力投身教育的蹤影。自1904年改辦新學以來,國學大師羅振玉、王國維、錢穆,語言學大師呂叔湘,美術大師顏文樑,史學大師呂思勉,地理學家胡煥庸,教育家孫起孟等都曾在蘇中執教,蔡元培、胡適等名家亦曾到蘇中講學、授課。
二是拔尖性:蘇州中學的發展歷史薪火相傳,從未中斷,培養了一大批時代精英。他們中既有秦邦憲等中共早期領導人,也有為我國體育事業作出杰出貢獻的袁偉民,擔任省部級領導的有70多名,擔任大學校長的有40多名。不僅有葉圣陶、顧頡剛、胡繩、匡亞明、吳作人、陸文夫等大師名家,還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博士和錢偉長等40余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蘇州中學還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年輕的拔尖創新人才。其中的佼佼者有:31歲即榮獲美國麥克阿瑟基金“天才獎”的華人科學家、哈佛大學物理化學雙聘教授莊小威(女),24歲即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的蔡天西(女),全美Pew學者獎獲得者美國密執安大學教授許朝暉,世界上最著名的財經雜志《福布斯》封面人物、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目前中國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郁亮等。
三是國際性:當中國教育還在漆黑中匍匐前進的時候,蘇州中學在20世紀20年代已經從美國引進并推廣了最先進的杜威教育思想,一路走來感受很深的是他的全球視野,很高的國際化辦學水平。學校和日本、新加坡、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十多所著名大學(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和知名中學(如英國倫敦德威學院、新加坡立化中學等)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積極拓展學生發展的國際通道,每年有10%左右的學生通過學校的國際合作項目出國留學。2007年又成功引進了英國劍橋國際高中課程。一大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創新人才已從蘇中走向世界,在哈佛、劍橋、牛津、耶魯、斯坦福、普林斯頓等世界一流大學的校園中不乏蘇中學子矯健的身影。
四是集團化:蘇中目前實行一校三區運作模式,呈現出大手筆、集團化的發展模式。學校的集團化發展模式是建立在優質教育的輻射和延伸基礎上的。1996年創辦的以初中為主體的蘇州立達中學(2005年改制為國有控股的股份制蘇州立達學校),現已成為蘇州市民首選的初中教育品牌學校。創辦于2003年、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蘇州中學園區校,以其“多元文化教育”“地球學習村”“全寄宿制和小班化教學”“校園濕地文化”“對外漢語推廣”等鮮明特色,成為了社會關注的新焦點、學子向往的新天地、國際融合的新典范。
另外,學校目前實行“管理重心到年級、德育重心到班級、教學重心到個人(教師和學生)”的重心下移管理策略。倡導辦學“有底蘊,更要有底氣”。針對學生發展提出“要學會創業,先學會創社”的理念,將學生社團作為孕育領袖和創業者的搖籃。這些辦學經驗都值得我們借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