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節合二十四氣而胎木。宛如從甲而乙。起陰之氣以轉生陽。所以益氣也。(之頤) 同犀角丹砂牛黃琥珀天竺黃金箔茯神遠志鉤藤竹瀝。治驚邪魘寐。及癲癇狂亂等疾。 同杞子甘菊決明子谷精草生地五味黃柏密蒙花木賊女貞。治肝腎虛而有熱。以致目昏生翳。 產后煩悶。汗出不識人。羚羊角燒末。東流水服方寸匕。未愈再服。 墮胎腹痛。血出不止。羚羊角燒灰三錢。豆淋酒下。
瀕湖悉數羚角之功五。未能暢其所以然。要知人畜之臟腑。不甚相歧。角乃骨之余。而腎之所合者骨也。經曰。腎在體為骨。在氣為堅。羚角稟于骨之至堅。本經首言明目。而即繼之以益氣起陰者。以腎雖陰中之至陰。然坎中有離。實為腎氣。陰陽有一之或戾。
則腎氣便不足。不足者。不能致其氣于肝。而肝亦不能為腎行其化。是物具體于腎。致用于肝。肝本陰之具足者以升陽。即由陽之具足者以引陰。如瀕湖所數去翳。舒筋。安魂。散瘀。
降火。五者之所以然。當在是也。抑所謂益氣起陰者。固腎具肝之體。而所謂五能者。肝還行腎之用也。惟茲物于肝之體用俱金。故于厥陰為要藥。經曰。一陰為獨使。厥陰之生化無閼。而心肺脾皆在此托始矣。
凡肝心二經虛而有熱者。宜之。無熱不宜用。(仲淳)入厥陰伐生生。之氣。不宜久用。
多用 凡單用不復有驗。須不拆原對。以繩縛之。鑿取旋用。勿。犯風。鑿未盡處。
須紙。重裹。恐力散也。一說。密裹藏懷中。取出搗。易碎。
鹿麋
小者鹿。大曰麋。(茸之大小即以此別)麋似鹿而色青黑。肉蹄。目下有二竅為夜目。 牡者有角而無齒。(無上齦齒。若下齦則牝牡咸有。)其〔麋鹿茸角總論〕 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長。其次角難長。最后骨難長。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堅。惟麋鹿角自生至堅。無兩月。大者重二十余斤。其堅如石。計一日夜須生數兩。凡骨之生長神速。無過于此。此骨血之至強者。 夏至鹿角解。乘陰氣之始以生茸。冬至麋角解。乘陽氣之始以生茸。皆怒長而為角。革故所以鼎新也。故角之力用最專。
而而生于秋。受氣于陽而長于陰。故為挾陽之陰。其以二至解角者。緣所受之精氣。與陰陽之進氣相應耳。 鹿體陽。(其肉食之燠)以陽為體者。以陰為末。麋體陰。(其肉食之寒)以陰為體者。以陽為末。角末也。本經言鹿角補陰。麋角補陽。是以二至日節氣所進者。為云萬物乘天地之氣以為進退。方來者進。是乘其生氣也。 鹿。陽也。臥則其鼻反向尾閭。能使陽得交于下之陰而督脈通。龜陰也。其首每向腹而閉息。能使陰得交于下之陽而任脈通。
是皆稟靈于造化者也。 麋鹿茸角俱以杜仲為之使。畏大黃。忌桃李。
鹿茸味甘咸酸。氣微溫。氣薄味濃。陽中之陰。入手厥陰少陰足少陰厥陰經。走命門心包絡及腎肝之陰分。(經曰。包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胞中為精血之所聚。而其脈固絡于心。心胞絡主血會。所以能療男子泄精尿血。及女子崩漏也。)峻補陰氣。(與麋茸之甘熱而專補命門真陽者。有異。)生精益髓。強志健骨。療虛勞灑灑如瘧。一切虛損羸弱。四肢酸疼。腰脊痛腳膝無力。或耳聾目暗。虛眩頭暈。男子泄精溺血。女子崩漏。赤白帶下。散石淋癰腫。疽癢。及骨中熱。久服耐老。
附方 精血耗涸。耳聾口渴。腰痛白濁。上燥下寒。不受峻補者。鹿茸酒蒸。當歸酒浸。
各一兩。焙為末。烏梅肉煮膏。搗丸梧子大。每米飲服五十丸。 虛痢危困。(因血氣衰弱者)鹿茸酥炙一兩。為末。入麝香五分。以燈心煮棗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三五十丸。室女白帶。(因沖任虛寒者)鹿茸酒蒸焙二兩。金毛狗脊白蘞各一兩。為末。用艾煎醋。
打糯米糊丸。梧子大。每溫酒下五十丸。日二。 頭中眩暈。甚則屋轉眼黑。或如物飛。或見一為二。用茸珠丹甚效。或用鹿茸半兩。無灰酒三盞。煎一盞。入麝香少許。溫服。
茸初生。一茶之頃。已成茄形。遲半日。便如馬鞍歧起。愈小愈嫩。雖綿帛觸之。亦損破也。破則力大減。 紫茄茸太嫩血氣未具。其實少力。堅者又太老。惟長四五寸。形如馬鞍。茸端如瑪瑙紅。至破之肌如朽木者。最善。 鹿茸收時。陰干易臭。惟破之火干。大好。 先以酥勻涂茸上毛。烈焰中灼之。(不則火焰傷茸)候盡。再以酥涂微炙。
或酒炙及麋茸氣味甘熱。 性熱補陽。(較鹿茸之微溫而多補陰者為異)健骨扶陰痿。治丈夫冷氣及風。筋骨疼痛。老人骨髓虛竭。補益尤妙。(可作粉常服。煎膠亦妙。) 夫麋屬陰。而茸角屬陽。乃陰中之陽也。峻補陽氣。當先入腎之命門。先哲多言功勝鹿茸者。以其助陽益氣。易于見功耳。 須知麋鹿茸角。其所以分者。在二至陰陽之殊氣。而其所以分而合者。在陽質而必應乎陰之氣。陰質而必應乎陽之氣。是以鹿茸非不益陽。但陽中之陰以陰為主。而益陰者自能健陽。麋茸非不益陰。但陰中之陽以陽為主。而強陽者亦自能益陰也。人身陽中之陰。雖陰生于陽。然必陰為先導。而火乃得交于水。因陰之降以引陽也。其陰中之陽。雖陽生于陰。然必陽為先導。而水乃得交于火。因陽之升以引陰也。總妙于陽降陰升。而生化因之以不息。明乎此。然后以陰陽之分治。陰陽之偏勝。而輔佐得宜可耳。
麋茸功效雖宏。然須按脈沉細。相火衰弱者。始宜用。其角亦然。
同鹿茸。
鹿角生用則散熱行血。消腫辟邪。熟用則入腎補肝。益陽和血。(至煉霜熬膏。則專氣味咸溫補陰氣。與茸同。而功力少緩。(故之革不如鼎之新也)療骨虛勞極。補絕傷。秘精髓。除腰脊痛。女子妊娠腰痛下血。又活瘀和血。大勝于茸。治留血在陰中。及少腹血急痛。除女子胞中留血不盡欲死。(或墮胎血瘀。或胎死腹中。)更主血閉無子。諸惡瘡癰腫熱毒。磨醋敷之。
附方 骨虛勞極。面腫垢黑。脊痛不能久立。發落齒枯。甚則喜唾。用鹿角酒浸焙二兩。
牛膝酒浸焙一兩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酒下。 腎虛腰痛。如錐刺不能動。鹿角屑三兩。炒黃研末。空心。溫酒服方寸匕。日三。 妊娠下血不止。鹿角屑當歸各半兩。水三盞。煎減半。頓服。不過二服。 妊娠腰痛。鹿角截五寸長。燒赤。投一升酒中。又燒又浸。如此每次細研。空心。酒服方寸匕。
夫腎主骨主髓。髓者骨之充也。鹿角乘至陰之初氣。而精血隨之以怒生。是其為骨之充者。無過此獸。所以能秘精髓。腰者腎之府。人身之髓。腎固主之。由脊骨中相貫。
故 要黃色堅重尖好者。 生角屑同他藥煎服。散瘀行血。醋磨汁。涂瘡瘍癰腫熱毒。或水磨汁服治。脫精尿血。酒浸焙或炒黃。補虛和血。或燒灰酒服。治血虛而滯。(瀕湖) 寸截泥裹。于器中大火燒一日。如玉粉也。
麋角氣味甘熱。 補陽道絕傷。益氣補髓。暖腰膝。治丈夫冷氣及風痹。(功勝鹿角。煮膠亦勝白膠。) 麋角強陽之功。亦差緩于茸。與鹿角但分陰陽。而補髓之功不異。以腎中之任。
不外于督也。麋角較大于鹿角。為陽能生陰耳。其活瘀和血不及鹿角者。因補陽屬氣。不似補陰之入血。故丈夫冷氣及風痹者宜之。 陽盛陰虛者忌服。
鹿角膠(本經名白膠)味甘咸。氣溫平。氣薄味濃。降多升少。入足厥陰少陰手少陰厥陰經。 主治傷中。勞絕羸瘦。補中益氣。婦人血閉無子。(本經)男子損臟氣。氣弱勞損。吐血下血。女子崩中不止。漏下赤白。安胎去冷。治男女肝腎虛損腰痛。并腰膝酸軟及痛。(甘緩能通血脈)又治尿精尿血。 同牛膝丹皮麥冬地黃蘇子郁金白芍當歸童便續斷。治勞傷吐血。 同地黃山藥山萸鹿茸杞子五味車前麥冬杜仲骨脂巴戟蓮須。治腎虛陽痿。精寒無子。加入當歸紫石英。
治婦人血閉子宮冷。服之受孕。 虛勞尿精。白膠二兩。炙為末。酒二兩和尿血。白膠三兩炙。水二升。煮一升四合。分服。 妊娠下血。以酒煮白膠二兩。消盡再服。
鹿角生與熟并熬膠。俱應入腎。以角亦骨類。為骨之合也。即六極審屬骨虛。
止用鹿角牛膝二味。則其所入可知。生者活血勝于補虛。熟者補虛勝于活血。若熬成膠。則一于補矣。鹿以陽質而挾陰之氣。其角膠因烹煉之久。俾陰氣熔化于陽中。于人身氣血生化之源。裨益良多。本經故主傷中勞絕羸瘦也。然更云補中益氣。又似專功于氣者。蓋人身之胃屬陽。(經云。陽者胃脘之陽也。)而胃之三脘。皆在任脈。是至陽原本于至陰也。鹿角之勃生怒長。正屬陽中陰氣。其稟專。其進銳。更經烹煉。則由陰 陽之氣化。乃得致于中氣。
以為天地升降之樞。是茲味之補中益氣。正其能療勞絕羸瘦者爾。(生角本為陽中之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