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常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注云:「今元作令商改。」
若筆不言文,不得云經典非筆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不,黃侃云:不字為為字之誤」今按不字乃果字草書形近之誤,此承頻說而為言也,故改為果字,序志贊「文果載心,」句法同。
立齋按:此二句反轉為言以見義,以若字為重,無關于為之與果也,不可因黃氏之疑,便擅改從。且果字何據稱草書形近之誤乎?今按此二句原無誤字,且意無隔閡,詞句亦協,黃氏疑之者誤,而王氏改從者亦非也。
分經以典奧為不利。
梅本凌本黃本利并作刊。分字下黃注云:「疑有脫誤。」王校引黃侃云:「分當作六。」案黃說是,今改。
立齋按:分之為言者;經分為六,或辨經之文,以典奧為不刊也,黃侃言當作六,及王校從改皆非。
九變之實匪躬。
梅本實作貫。注云:元作實。楊云:「漢書引逸書,九變復貫,如言之選。匪躬作匪窮。注云:「匪窮元作躬,孫改。」
立齋按:漢武帝詔書有詩云:「九辨復貫,知言之選。」應邵曰:「逸詩也。」師古注:「貫事也。」梅本作逸書誤,從貫從窮是。
落落之玉,或亂乎石;碌碌之石,時似乎玉。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按老子卅九章,不欲碌碌若玉,落落如石。」此文祿祿落落,疑當互易。
立齋按:落落又作珞珞,句出老子不誤,王校云互易者非。
無者亦繁。
梅本凌本黃本無并作蕪。梅注云:「元作無,朱改。」
立齋按:朱改是。
詭者亦典。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詭典文不成義今改。
立齋按:典疑作異。后漢書班固傳:「殊形跪,制。」注:「詭、異也。」與上文淺露句可協,王校非。
不必盡窕槬之中。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槬下有桍字。
立齋按:黃本桍字衍。
動用揮之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扇當作羽,說詳注訂。
豈能控引清源。
梅本清下注云:「當作情。」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情是。
無術任心。
梅本無作棄。注云:「元作筑。」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無筑皆通,筑字誤。
及多少之非惑。
梅本凌本黃本非并作并。梅本注云:「元作非許改。」
立齋按:許改是。
何妍蚩之能制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蚩當作媸。」
立齋按:蚩媸互通,說見前,王校改非。
纆牽忌長。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注云:「元作纏,許改。」
立齋按:梅本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