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告別池塘,可能面對干涸;鳥兒告別竹籠,可能面對死亡;石子告別高山,可能面對寂寥,但他們有自己的信念,因此他們選擇了告別,閃耀著豪邁的膽魄之光,開始尋求最適合自己的地方的征程……
名師點評:
文章內容寫出了作者對人生的大感慨、大領悟,新穎大氣,立意高遠。文章開頭排比巧妙引出論點——“告別是一種膽魄”,文中列舉告別故事進行證明具有說服力。結尾表明作者的態度,首尾呼應,結構嚴謹。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要加強對古文詩句的閱讀背誦,多收集一些大氣的詩詞,并是自己做到“心系天下事”,這樣才能寫出立意深遠的文章。
3、避實就虛
回家
佚名
一次孔子的幾個學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陪著孔子聊天,孔子讓他們各人談談志向。輪到曾皙談的時候,曾皙表示,自己與前幾位的志向不同。孔子讓他不妨說說。曾皙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長嘆一聲,表示自己非常贊賞曾皙這種超俗的志向。
我感興趣的,不是曾皙誓不從政的志向,而是他給我們描繪的那種接近天堂般的生活方式。你看,暮春三月,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小孩,在水邊洗洗澡,在臺上吹吹風,一路吟誦著詩歌回家。這多愜意,多有詩意啊!
本來,這些不過是一種比較本原、質樸的清潔活動,正如我們過去在河塘中洗衣一樣。但當我們越來越多地遠離大自然,越來越久違這種質樸的時候,“浴乎沂”就成了一種遠逝的頗有意味的文化記憶。
當代生活中,我們的生活和理想是越來越“現實”了,在匆匆忙忙的步履中,我們常常看到的是人們為了某個職業或某個社會角色在“表演”,而常常被忽略的恰恰是我們每個人心靈的聲音。我們缺少的不是物質待遇,而是內心的充實、安寧。
所以,心靈的回家,而今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去“修身”,去感知河山,感知花鳥,感知雪月,感知自然時序的交替。
當然,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達芬奇密碼”,如果想讓心靈“回家”,我們必須給它一個安頓之處,那應該是你的精神寄托。我想只有這樣你才會建設起一個“本心根據地”,無論世事如何變化,你都不至于隨波逐流。
讓我們的心淡定下來,讓它“回家”,回到它最初的起點。讓我們跨越千年的滄桑,靜坐在孔圣人面前,一起感受“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生活。
名師點評:
作者倡導“讓心靈回家”,建立“本心根據地”,讓自己不迷失,不隨波逐流,這個立意深刻、新穎,體現出作者不俗的眼光。文中的回家是指回歸到自己的精神家園之中,用的是回家的比喻義,避實就虛,取材立意的角度與眾不同。寫作中我們要加強對生活的關注,例如:作者寫“心靈可以回家”,精神找到歸宿;我們可仿寫“善良可以出走”,體現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感情的冷漠。諸如此類很多,映照出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某些迷失,認真體會生活,避實就虛寫出新穎文章。
4、大題小做
品味出不同的人生
佚名
這世界什么最美?有人說是花,因為嬌嫩;有人說是樹,因為挺拔;有人說是藤,因為墜韌。答案當然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的標準不同的角度,答案也是不同的,讓我們品味出不同的人生。
一束鮮花,嬌艷欲滴。悲傷的人說“感時花濺淚”,高興的人說“花兒對我笑”,憂郁的人說“林花謝了春紅”,欣喜的人說“人面桃花相映紅”。有人說花有情,“落紅不是無情物”,有人說花無情,“浪蕩桃花逐水游”。花沒有變,變的是人的心緒,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看一束花可以看一個人,看他的脾氣、品位、性格,看他的心情與氣質。
大千世界,人們總是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回答這些問題的同時,他們也答出了自己的心靈。蘋果為什么落地?有人捧著蘋果樂滋滋地啃上一口,回答——等我來吃,而牛頓卻回答出了萬有引力。大陽為什么東升西落?有人回答太陽繞著地球轉,而哥白尼卻回答太陽中心說。盲人可以看見什么?有人疑惑地搖了搖頭,而海倫凱勒卻答出了流傳于世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們無意苛求答案的完美,但正是對這些問題的品味、探討,使我們人類的生活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然而,面對人生的問卷,我們的回答也許艱難得多。我們掙扎于利益的驅使與良心的鞭策,困擾于對自己心靈的審判。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有人隨浪花沉浮,他們必將消逝,而老人桑地亞哥卻為了心中不死的信念與巨鯨搏斗,如天地間的巨人精神常留。面對車上歹徒持槍搶劫,有人畏懼不前,或悄悄躲開,但更有人大吼一聲挺身向前。面對西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氣,有人心安理得地享受都市里涼爽的空調,而孔繁森卻選擇將生命深植于高原……從這些回答,這些用實際行動作出的無聲的回答之中,我們深深地品味出了不同的人生,我們深深地品味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
不同的答卷詮釋不同的人生,更啟迪看我們深深的思考。我們要選擇的是守護心中那盞不滅的燈,向著光明的彼岸前行。我們有權利選擇不同的人生道路,正如我們有權利對眾多的問題作出見仁見智的回答,但是我們要記住,這樣的人生,有我們自己的品味,有道德的品味,有祖國人民的品味,有歷史久久的品味。
名師點評:
文章最大的亮點就在于在立意方面能大題小作。文章品人生卻選擇具體的小事物和現象來表現其對不同人生的理解。即表達了中心,又凸現了新穎的寫作方法。怎樣恰當的運用大題小做的方法呢?這就需要我們學會限制作文題目,例如文章要求寫父輩,我們可以寫“父輩的艱辛,父輩的輝煌”等等,著重寫一點而渲染全文。仔細揣摩,加以運用。
5、書寫熱點
我理想中的農村生活
佚名
古有陶淵明式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怡然自得,舒適安寧;
今有胡錦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藍圖,充滿希望,富庶安康,幸福快樂。
無論古今,一切渾然,我愛這樣的新式生活……
花園式的村寨
一到村口,便可看到村道綠樹成蔭,百花競放,婀娜多姿,猶如人間舞臺上的模特大賽。春有千花百草競秀賽美;夏有萬木爭榮,郁郁蔥蔥,似千軍萬馬,威風凜凜,雄姿勃發;秋有各種瓜果,壓彎枝頭;冬有白雪披裹,萬里無垠,雪姑娘頻頻微笑,一展芳容。這里的建筑都是綠化型的,整潔絢麗,沒有一絲污染。村子里隨處可見一排排房屋掩映在綠樹之中,形成“百樹護房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公園式的俱樂部
漫步在農民俱樂部周圍,人與走獸到處有,人與自然共和諧。理想中的鄉村世界雖然沒有專門的動物園,但街頭巷尾,屋檐亭院,各種飛禽走獸飛來竄去,時而凌空展翅,時而盤旋低飛,無憂無慮,無拘無束,嬉戲各家院落之間,呼朋引伴,霎是可愛,人常戲動物,動物常依人。好一派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生活圖景,其樂融融。
科技園式的別墅
這里不僅自然化,而且科技化。紅房綠瓦,碧樹藍天,屋里屋外,各種設施齊全,且一年四季人們可以根據各自的需要和不同季節隨時改變自家房貌。不必擔心房會陰暗、潮濕、建設布局不合理。全自動電腦控制,隨時可以根據各自生活習慣和個人喜好,調整到自己感覺最滿意的、最舒適的程度。不僅瓦房農舍有此功能,人們的衣食住行也是豐富多彩,色形味俱佳。在這里,上月球不是夢想,下海底不再是幻象,一切均可在科技手段的調控下。
創新式的校園
孩子教育不容忽視,這里的教育也別具一格。孩子不必再背著重重的包,啃著厚厚的書,念著枯燥無味的知識,這里強調實踐,主要是自主學習。通過學生自我實踐,自我探究,注重學以致用。教師只對學生的活動稍加點撥,學生思維活躍,無需死記硬背。自我創新,自我想象能力極強。
我的新式生活固然不太現實,但這都是我理想的生活。我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未來的某一天,我的夢將不再是一個夢。我飽含期待……
名師點評:
文章立意新穎高遠,內容富有濃烈的時代氣息。作者敏銳抓住當下我們黨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話題,緊扣黨現階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熱點背景,合理想象,大膽聯想,把理想中的農村生活畫面細致而生動地描繪出來,從而表達出對農村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跳出課堂的局限,關注新聞,走進生活,用心體會現實的變化帶給我們的影響。”這是寫好熱點作文的基本要求。
三、立意素材咖啡館
素材1:
兔子棄長補短,以它的弱項代替擅長的奔跑,不禁令人啞然失笑。可你又何嘗不是呢?我的西安!
巍巍的城墻是你千年不變的滄桑容顏;淙淙的護城河是你歷經千辛,卻依然盈盈的眼波;蔥蔥的驪山是你一如既往的青絲。周朝古拙的銅鼎是你堅硬的骨骼;秦朝耀眼的兵馬是你卓爾不群的身姿;唐朝宏大的石經是你閃爍的思想。
是啊!這些都是你的長項,是你屹立于世界的基石,是你趕超歷史的滾滾車輪。
而你卻忽視了這世人眼中的長處,你拼命地用冰冷的水泥建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用一塊塊玻璃反射著刺人眼睛的白光;用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嘈雜著人們的心。
你想像紐約一樣成為國際化大都市,你想像雅典一樣用裸體的雕塑營造地中海風情的幻想;你還想像巴黎一樣用柔柔的艷波聚一份浪漫……
你用別人的東西裝點自己,自己卻埋沒在了復制當中……
……
西安,這才是真正的你,如一杯茶幽香沁脾,如一壇酒醇香永久。
西安,多么希望你能脫掉那不屬于你的難看的水泥外衣,換上一件只有你才有的古色古香卻又歷久彌新的寬袍大袖!
這才是真正的你,西安!
(選自《西安的無奈》)
立意點評:
當多數考生由兔子想到自己和他人時,作者卻一反常態,由兔子想到了一座城,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輝煌古都,這樣的視野與立意不能不讓人嘆服。
素材2:
螢火蟲的智慧在于:從不在白天炫耀自己的光芒,也絕不在黑暗里泯滅自己的光輝。雖然微小,卻通體發光。它一生只有一個信念,要把心中的追求點燃。
螢火蟲若要同日月爭輝,勢必會顯得暗淡無光。相反,在黑夜中,它卻化作夜的眼睛,靈動而空明。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自己的位置,生活中并沒有旁觀者的席位,只要勇于發揮自己的特長,成功就會在前進的道路上等著你。
……
在佛語中,大千世界,我們都是蕓蕓眾生,沒有任何區別。若想開辟出別樣的天地,就需要我們勇于發揮自己的特長。這其中更需要我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持,也需要我們的智慧。
螢火蟲的智慧……
(選自《螢火蟲的智慧》)
立意點評:
本素材前兩段切入點巧妙,由螢火蟲切入,由“蟲”及“人”,然后表明立意,發人深省。
素材3:
哲人云:“愛可以使一朵鮮花變成一座花園,也可以使一滴水變成一條小溪。”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人的心靈需要翱翔于藍天,接受風刀霜劍的洗禮;需要游弋于大海,接受驚濤駭浪的考驗;需要馳騁于荒原,接受荊棘沼澤的磨礪……所有這一切,都足以讓一顆心遍體鱗傷、疲憊不堪,唯有真情的愛能將這傷口撫平,使心靈恢復活力,因為,愛是甜蜜的。
然而,愛在給人以安慰、鼓勵和支持的同時,卻悄無聲息地給心靈那銳利的目光遮上了一層幕布。正如花叢給人以芬芳艷麗,卻擋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給人以清澈空靈,卻倒映出虛假的幻景;美酒給人以香醇清冽,卻模糊了眼中的目標。
甜蜜,有時也能成為一種負擔。
……
安享甜蜜,放下負擔,慨然前行!
(選自《甜蜜負擔》)
立意點評:
此文立意不凡,人情的“親”可以說是一種面子,“甜蜜”也是一種面子,作者并沒有按照一般考生的思路,大發感慨,列舉事實,而是別出心裁地用了“甜蜜負擔”來立論,從另一個角度為我們揭示了過于注重面子帶來的“傷害”。
素材4:
……
吳王夫差被越王勾踐所滅,就有人歸罪于西施太美麗;陳后主被隋軍所滅,就人有歸罪于張麗華唱《后庭花》。于是,“紅顏禍水”似乎成了定論,貂蟬、楊玉環、陳圓圓等,她們的笑貌成了罪孽,人們總是認為亡國是這些紅顏造成的,女人長著一張國色天香的臉勾引“英雄”,又妖言蠱惑“英雄”們沉淪,一切都是女人的錯。
是真的嗎?既然大家都知道漂亮的女人會讓人墮落,那些所謂的英雄為何不避而遠之,反而自甘向美人投懷送抱?既然知道她的話有蠱惑的嫌疑,那些所謂的英雄們為什么還要言聽計從?手腳是你的,嘴眼是你的,頭腦是你的,發出錯誤的命令是你,做出錯誤的事是你,更何況,女人畢竟是女人,在英雄馳騁的天下,女人只是裙帶,只是附屬,為什么英雄的悲劇都最終歸咎于女人呢?
如果女人真是禍水,那么男人便是這禍水的源頭。女人本不屬于政治與戰爭,女人只屬于男人與感情,她們至多就是對某個英雄用情多了些,可這又是什么罪過呢?
……
(選自《“紅顏”真是“禍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