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地奇觀,都是誰的杰作(6)
- 世界歷史未解之謎大全集
- 宿春禮 邢群麟
- 3238字
- 2016-02-29 16:27:51
關于上述種種神秘圖案,考古學家們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古人為宗教需要而作;有人認為是古人體育活動的場所;還有人堅持認為是古代天文日歷;更有人根據傳說大膽地將神秘圖案與外星人聯系起來。
據當地的傳說,在過去的某一個時期,一群不明來歷的智慧動物,在今天納斯卡城近郊的一塊無人居住的荒原上登陸,并為他們的宇宙飛船在那里開辟了一座臨時機場,設置了一些著陸標記。這之后,不斷地有他們的飛船在這里著陸和起飛。這群宇宙來客在完成了他們的使命后,又離開地球回到自己的行星上去了。當時的印加部落,曾親眼目睹了這些宇宙人的工作,并且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考古學家們根據這個傳說推測:如果納斯卡荒原是登陸點,畢斯柯灣上的三叉戟是登陸指標,那么,在納斯卡的南邊也應有一些指標才對。果然,在距納斯卡二百五十英里的玻利維亞英倫道鎮的巖石上,人們發現了許多巨大的指標。在人跡罕見的泰拉帕卡爾沙漠的山坡上,有一幅很大的機器人圖案。這幅機器人圖案約有70米高,機器人有長方形的頭顱,上面有12根一樣長的天線般的東西豎立著,從臀部到大腿間,有像超音速戰斗機那種粗短的翅膀般的三角鰭連接在身體的兩邊。這幅圖案距納斯卡荒原大約805公里。因此,考古學家們推測,這些圖案也許與宇宙來客有關。
從這些目前已經發現的巨型圖案出發,考古學家們推測,這些圖案可能與天外來客有關。或者另外一種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古印加人已經掌握了高超的飛行技術,他們在人跡罕至的荒原上建造飛機場,在附近標注上顯著的航空標志,用以指導他們的航行方向以及降落的地點。那么,認為畢斯柯灣的巨型三叉戟圖案就是古印加人的航空標志,也就無可厚非了。
巴西“七城”之謎
巴西“七城”遭遇的毀滅性的破壞猶如今天的核武器實驗場,在這樣的一座死亡之城,這些現象都是怎樣產生的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能拿出被公眾認可的原因。
在巴西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古跡。這其中,充滿神秘色彩的“七城”就是一個巨大的謎團,這個謎團到現在也沒有能夠解開,因此吸引了眾多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蜂擁而至。
“七城”在巴西特雷西納的北邊,位于小城皮里皮里和里奧隆格之間。它的緯度差不多是在赤道上,離海邊只有300 多公里。初到“七城”的人會發現,這里并不雜亂,沒有一般古跡那樣被層層堆積的石頭建筑物,沒有帶著尖尖的棱角和人工雕刻條紋的獨石柱,而是透著一種神秘的死亡氣息。如今的“七城”遺址,其樣貌和《圣經》中所描述的被上天用烈火和硫黃消滅掉的罪惡之地十分相似。這里沒有輝煌,有的只是寂靜,令人恐怖的是,這里石頭被可怕的力量熔化了,仿佛大火瞬間燒過一樣,一切都毀滅了。在這里,稀奇古怪的石頭造型遍地都是,被分成數段的怪物巨獸的尸骨別別扭扭地刺向天空。然而,雖然經過很長時間的發掘,科學家在“七城”里還沒挖掘出人的尸骨。這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七城”已經消失了,人們已經不可能看到它本來的面貌了,從考古學家精心繪制的復原的平面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七城”周圍的界線是一個相當精確的直徑為20公里的圓圈。 在這個圓圈里,“七城”被清清楚楚地分成七個區。在這七個區里,考古學家可發現碉堡、街道、神廟、籬笆、地下槽罐、大墻等遺跡。然而 “七城”的神秘所在自有其不同的特點。首先,“龜甲”狀地貌是“七城”荒野中有著特殊魅力的東西,由于缺乏研究,人們對這個地區何以出現這種地貌解釋不通。再者,使考古學家和科學家詫異的是,巖石層中露出了許多被壓成碎骨狀的金屬塊,在尚未倒塌的墻壁上還可見到呈長長點滴狀的銹跡,并且這些銹跡仍在蔓延著。在這樣的一座死亡之城,這些現象都是怎樣產生的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能拿出被公眾認可的原因。
然而,最令考古學家和科學家無法理解的是,在巖壁上有許多圖畫,有圓圈、輪子(帶輪輻的)、太陽、圓圈中的圓圈,圓圈中的四角,十字和星辰的變體。有一幅畫是這樣的:首先是一條直線,在線下擺動著4個如同五線譜頭的球體。由于史前的人不認識記譜符號,這些東西肯定是另一種意思。畫上有一個古印度浮雕,雖然它所顯示的是9個“百線譜頭”在中線之下,兩個在中線之上。印度研究人員根據梵文鑒定這塊浮雕描繪的竟然是一種飛行器。這些巖畫中最具特色,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畫有宇航員的一面墻,兩個戴著圓形頭盔的人物,在他們上方有一個東西,仿佛飛碟,在兩個人物之間繞著一道螺旋線,其邊上還有一個人形象…… 看了這些巖畫,人們不禁要問,是誰在巖壁上畫了那些畫?那些畫又意味著什么?難道“七城”的居民真的見過宇航員和飛行器?這些宇航員來自哪個星球?他們來到“七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七城”曾經相當繁榮,它又是怎么一下子變成一片廢墟的呢?
寂靜的“七城”已經不可能回答這些問題了,它只能靜靜地躺在那里,任由人們去尋找答案。“七城”難道又是跟外星人有關?難道是外星人的飛碟發射場?是飛碟發射的巨大火焰使這里變成了一堆廢墟嗎?誰能解開這個歷史之謎?
叢林大石球——巨人的玩具
在美洲人跡罕至的叢林中,竟然有許多幾十噸的石球,有人戲稱之為巨人玩的石球。然而,是誰雕琢了它們呢?
20世紀30年代末,美國人喬治·奇坦在哥斯達黎加人跡罕至的三角洲熱帶叢林以及山谷和山坡上,發現了約200 個好似人工雕飾的石球。這些石球大小不等,大的直徑有幾十米,最小的直徑也在兩米以上,制作技藝精湛,堪稱一絕。加拉卡地區有一處石球群多達45枚,另外兩處分別有15枚和17枚,排列無一定規則,有的成直線,有的略成弧線。據怪異現象專家米切爾·舒馬克研究,有些石球顯然是從山上滾落下來,碰巧排成直線的。
這些躺在不同地區,大小不一的石球,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科學家們對這些石球進行了詳細認真的測量,發現這些石球表面上的各點的曲率幾乎完全一樣,簡直是一些非常理想的圓球。這些石球有什么用,沒有人能夠加以正確的闡釋。
據考查,這些謎一樣的石球,差不多都是用堅固美觀的花崗巖制作而成。令科學家和考古工作者迷惑不解的是,這些石球所在地的附近并沒有可以提供制作它們的花崗巖石料,在其他地方也找不到任何原始制作者留下的蹤跡。而對這樣奇特的現象,使人們不得不提出一連串頗費猜測的難題:是什么人在什么時候制作了這些了不起的巨大石球?所必需的巨大石料如何運到這里?究竟用什么工具加以制作?哥斯達黎加的史冊中并無記載。16世紀西班牙曾入侵此地,但西班牙人并不知道這里有大石球。
對大石球做過周密調查的考古學家們都確認,這些石球的直徑誤差小于百分之一,準確度接近于球體的真圓度。從大石球精確的曲率可以知道,制作這些石球的人員必須具備相當豐富的幾何學知識,具有高超的雕琢加工技術,還要有堅硬無比的加工工具以及精密的測量裝置。否則,便無法想象他們能夠完成這些杰作。誠然,遠古時期,生活在這里的印第安人大多數都是雕琢石頭的巧匠能手。然而,有一點無疑必須肯定,琢磨如此碩大的石球必須付出艱巨的勞動,從采石、切割到打磨,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不斷地轉動石塊,要知道這些石球重達幾十噸,這無論如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道這些大到幾十米的石球就是他們的祖先在缺乏任何測量儀器的情況下,運用原始簡陋的操作工具一刀一刀地雕琢而成的嗎?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事。
在哥斯達黎加的印第安人中間,長期流傳著許多古老的神奇傳說,其中就有宇宙人曾經乘坐球形宇宙飛船降臨這里的故事。因此,不少人在對上述奇跡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便猜想這些大石球與天外來客有著直接聯系。依照他們的看法,這些天外來客降臨這里后,在較短的時間內制作了這些大石球,并將它們按照一定的位置和距離進行了排列,布置成模擬某種空間天象的“星球模型”。但是,今天有誰能理解這個“星球模型”的真正涵義呢?又有誰能知曉在這些大石球中,哪一個代表這些天外來客生活的故鄉呢?
有的考古學家推測,這些大石球是遠古時代當地人信奉的太陽神、月亮神等的雕像;有的考古學家認為,大石球可能是古人墓葬的標志,因為曾在古墓穴中發現過小石球。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石球便成了考古學中的一個謎團。